一种新型的仿绣线皮革面层的装饰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3125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仿绣线皮革面层的装饰材料,属于皮革装饰材料技术领域,包括装饰材料,所述装饰材料主要包括PVC人造革、海绵层和防滑底布,PVC人造革的下侧设置有海绵层,海绵层的下侧设置有防滑底布,PVC人造革、海绵层和防滑底布为复合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利用压力机或吸力机对皮革进行吸纹或压纹,达到很好的制备效果,利用模具挤压有效覆盖线纹,不仅提高了产能、且生产过程中不会出现大量噪音,且吸纹或压纹后材料表面外观上能达到和绣花机一样的外观效果,不需要再使用绣花机进行缝制,进而有效消除了针眼,避免污水通过针眼渗入至海绵夹层内,不会造成海绵发霉发臭,无法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法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仿绣线皮革面层的装饰材料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皮革装饰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仿绣线皮革面层的装饰材料。

技术介绍

[0002]装饰材料是人们居家或者商业建筑内部装饰经常使用到的一种材料,比如牛皮、皮毛作为装饰材料运用于室内装饰和家具设计,中国专利公开一种专利号为CN201911057573.7的一种全水性人造皮革多重处理工艺,该方案中记载了“对人造皮革进行后期处理,即将进行纹理处理后基础人造皮革进行后期处理,后期处理指印刷、喷涂、辊涂、刮刀、抹色、贴膜、扎花或揉纹处理中的任一种或几种。其中:印刷、喷涂、辊涂和刮刀处理过程中双版印刷机、喷涂机、辊涂机和刮刀机的温度为100

120℃,速度为15

35m/min,橡胶轮气压压力≥0.5MPa,喷涂的上料量为20

40g/m2,辊涂的上料量为55

70g/m2,刮刀的上料量为7

42g/m2,为了达到更佳的上色效果,抹色采用手工抹色,贴膜指进行金属花膜的转移粘贴,扎光是为了提高人造皮革的光泽度,揉纹则是为了使基础皮革产生纹路效果。经上述处理工艺制得的人造皮革,其耐干擦不低于4级,耐湿擦不低于3级,耐曲折为常温不低于5万次,且手感、亮度和颜色均较好,与天然皮革的各项性能相近,可广泛应用于箱包、鞋子、沙发、家庭软装和洗车内饰等领域”但是传统皮革在经过绣花机绣花后的材料经过水擦拭后,线会起毛变色,最大的问题是抹布中的污水会随针眼渗入海绵夹层中不易晾干,从而导致海绵会发霉发臭,严重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需要一种请示时可以用水浸泡表面、用毛刷随意擦拭,且易清洗同时防水的皮革,同时针对皮革处理的传统绣花机,其产能低,噪音大,绣花生产过程中会出现断线,脱线等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传统皮革在经过绣花机绣花后的材料经过水擦拭后,线会起毛变色,最大的问题是抹布中的污水会随针眼渗入海绵夹层中不易晾干,从而导致海绵会发霉发臭,严重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的仿绣线皮革面层的装饰材料。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仿绣线皮革面层的装饰材料,包括装饰材料,所述装饰材料主要包括PVC人造革、海绵层和防滑底布,PVC人造革的下侧设置有海绵层,海绵层的下侧设置有防滑底布,PVC人造革、海绵层和防滑底布为复合状态。
[000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海绵层能够替换为XPE层,PVC人造革、海绵层和防滑底布的面积大小相同。
[0006]一种新型的仿绣线皮革面层的装饰材料的制作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操作步骤:S1、防水处理,在PVC人造革的一面上涂抹蜂蜡,利用蛋白酶与动物油脂的配合去除皮革表面的胶原蛋白;
S2、抗菌处理,在PVC人造革表面开设大量细小纹路,设置纹路的深度为0.1mm,并在纹路中涂抹粘胶剂,将金属粉末均匀洒在纹路中,配合粘胶剂金属粉末更好的沾附在PVC人造革内部;S3、防潮处理,将石蜡油融化并注入猪油混合,随后利用高温加热并持续搅拌至混合油融化,并将混合油均匀涂抹在防滑底布的一面上,等待油脂冷却凝固,此时混合油稳定附着于防滑底布上,随后在防滑底布涂抹混合油的一面上放入大量氯化钠并将氯化钠摊平,随后将海绵层附着在防滑底布上,而混合油层与氯化钠位于防滑底布与海绵层之间;S4、复合制备,将PVC人造革、海绵层和防滑底布放置在一起,随后利用复合技术和设备将其复合在一起制成原材料;S5、加热材料,准备加热烤箱,将复合后的原材料放入至加热烤箱内进行烤制,皮革和海绵受热后可塑性能增强,使皮革层和海绵层热软化至可定型的程度后将其取出;S6、压纹制作,将钢制模具安装在压力机内,将软化后的原材料取出,并放置在传送带上,随着传送带输送至压力机内进行压纹处理,随后制得装饰材料,压力机对原材料的压力强度为:F=KCσδ,其中,K:系数1.5,F:挤压力,C:受压断面周长mm,σ:材料强度Mpa,δ:原材料厚度mm,通过控制对原材料的压力强度,能够根据不同型号材料有效制得不同品质的装饰材料;S7、吸纹制作,将陶瓷模具安装在吸力机内,将软化后的原材料取出,并放置在传送带上,随着传送带输送至吸力机内进行压纹处理,随后制得装饰材料;S8、冷却收卷,控制装饰材料紧贴模具旋转半圈后冷却定型,最后进行收卷。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S5中,设置加热烤箱的温度为150

180℃,并设置加热时长为3

4min。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S6

S7中,原材料经过雕刻有线纹的模具挤压或吸附后,把模具上的线纹效果和凹凸形状效果印记至皮革表面,同时也把模具上的凹凸形状效果印记至海绵层(或XPE层)。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S6

S7中,经过S5步骤处理后,将原材料投入至S6

S7中的其中一个步骤进行处理即可。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S6

S7中,把绣线后的皮革材料经过电脑扫描后得到绣线皮革材料1:1的花纹数据,按照数据经过铜板雕刻机雕刻出20公分
×
20公分的铜板,铜板上的线纹与绣线的皮革材料上的线纹相同,铜板的凹凸形状也与绣线皮革材料的凹凸形状相同,将铜板依次对接,使其形成1.6米

1.8米长的圆筒形模具,模具直径为30

50公分,且模具分为金属或者陶瓷两种材质。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金属模具常用钢和镍两种材质,陶瓷模具中有细小透气孔,用于生产过程更有力地吸附材料。
[0012]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中,利用压力机或吸力机对皮革进行吸纹或压纹,达到很好的制备效果,利
用模具挤压有效覆盖线纹,不仅提高了产能、且生产过程中不会出现大量噪音,且吸纹或压纹后材料表面外观上能达到和绣花机一样的外观效果,不需要再使用绣花机进行缝制,进而有效消除了针眼,避免污水通过针眼渗入至海绵夹层内,不会造成海绵发霉发臭,无法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同时经过对PVC人造革进行防水处理,利用油脂的渗透附着提高PVC人造革的防水效果,避免水渍入侵PVC人造革内部,配合设置的金属粉末,有效起到抗菌抑菌的效果,避免细菌在PVC人造革表面滋生而造成其易腐易烂的情况,进一步提高防水效果避免皮革出现损坏的情况,同时对针海绵层和防滑底布进行油脂防护处理,避免地面水汽从防滑底布入侵皮革,同时氯化钠的存在不仅能够吸附入侵水汽干燥防滑底布,同时能够达到对海绵层和防滑底布很好的灭菌效果,避免细菌滋生皮革腐烂影响美观或者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仿绣线皮革面层的装饰材料,包括装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材料主要包括PVC人造革、海绵层和防滑底布,PVC人造革的下侧设置有海绵层,海绵层的下侧设置有防滑底布,PVC人造革、海绵层和防滑底布为复合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仿绣线皮革面层的装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层能够替换为XPE层,PVC人造革、海绵层和防滑底布的面积大小相同。3.一种新型的仿绣线皮革面层的装饰材料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操作步骤:S1、防水处理,在PVC人造革的一面上涂抹蜂蜡,利用蜂蜡提高PVC人造革的防水性能;S2、抗菌处理,在PVC人造革表面开设大量细小纹路,设置纹路的深度为0.1mm,并在纹路中涂抹粘胶剂,将金属粉末均匀洒在纹路中,配合粘胶剂金属粉末更好的沾附在PVC人造革内部;S3、防潮处理,将石蜡油融化并注入猪油混合,随后利用高温加热并持续搅拌至混合油融化,并将混合油均匀涂抹在防滑底布的一面上,等待油脂冷却凝固,此时混合油稳定附着于防滑底布上,随后在防滑底布涂抹混合油的一面上放入大量氯化钠并将氯化钠摊平,随后将海绵层附着在防滑底布上,而混合油层与氯化钠位于防滑底布与海绵层之间;S4、复合制备,将PVC人造革、海绵层和防滑底布放置在一起,随后利用复合技术和设备将其复合在一起制成原材料;S5、加热材料,准备加热烤箱,将复合后的原材料放入至加热烤箱内进行烤制,皮革和海绵受热后可塑性能增强,使皮革层和海绵层热软化至可定型的程度后将其取出;S6、压纹制作,将钢制模具安装在压力机内,将软化后的原材料取出,并放置在传送带上,随着传送带输送至压力机内进行压纹处理,随后制得装饰材料;S7、吸纹制作,将陶瓷模具安装在吸力机内,将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江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雨雪洁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