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颖良专利>正文

一种能减小冷冲压模具修边工序产生碎屑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3121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冷冲压模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能减小冷冲压模具修边工序产生碎屑的结构,包括上模组件与下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与下模组件之间设置有钣金件,所述上模组件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上模废料刀与压料板,所述下模组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模废料刀,所述上模组件与下模组件之间设置有修边刀,所述修边刀包括下模修边刀与上模修边刀,所述上模修边刀固定连接至上模组件的底部,所述下模修边刀固定连接至下模组件。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刀口切入钣金件时序的控制来消除模具修边碎屑的产生,从而解决了修边模具碎屑频繁压伤钣金件的问题,降低因碎屑压印造成的擦模停机,还能减小模具的维护保养使用成本。减小模具的维护保养使用成本。减小模具的维护保养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减小冷冲压模具修边工序产生碎屑的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冷冲压模具
,具体为一种能减小冷冲压模具修边工序产生碎屑的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冷冲压是加工金属材料中最普遍的一种加工方式,特别在一些承受主要应力及外观零件中占有很大比重,其中在汽车行业中冲压件更是汽车车身的重要零部件,产品在冲压成型时,修边工序碎屑一般产生于废料切刀和两不同的冲压方向交刀这两个部位,对冲压件的表面质量影响较大,在生产过程中,修边刀产生的大量碎屑被带至冲压件表面导致模具零件及冲压件表面被碎屑压伤,影响零部件的外观质量,这种外观质量问题很难通过简单的打磨抛光处理,返修难度大,严重的甚至无法修复,增加生产成本,并且产生的这些碎屑掉落在模具活动部件中能严重影响到模具的正常使用寿命,增加模具的维护保养使用成本。
[0003]冷冲压行业的碎屑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困扰着模具从业人员的一大难题,目前虽然国内外模具行业对修边碎屑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且提出了很多的解决方案,但这些方案均不但增加了模具的制造难度调试成本模具维护费用,且效果并不明显,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碎屑的产生,本实用主要通过精确调整各冲切刀的切入时序,能从根本上解决碎屑的产生。可以在模具设计时期按照图示的时序要求进行设计,并不需要增加机构增加和模具制作成本,具有低成本改进大收益的特点,与现有的减小碎屑技术方案相比进步巨大,没有增加结构成本,并且发挥经济效益相当明显的特点。
[0004]为此我们推出了一种能减小冷冲压模具修边工序产生碎屑的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r/>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减小冷冲压模具修边工序产生碎屑的结构,具备利用对刀口切入钣金件时序的控制来消除模具修边碎屑的产生,从而解决了修边模具碎屑频繁压伤钣金件的问题,降低因碎屑压印造成的擦模停机,还能减小模具的维护保养使用成本。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上述利用对刀口切入钣金件时序的控制来消除模具修边碎屑的产生,从而解决了修边模具碎屑压印的问题,降低模具的维护保养使用成本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减小冷冲压模具修边工序产生碎屑的结构,包括上模组件与下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与下模组件之间设置有钣金件,所述上模组件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上模废料刀与压料板,所述下模组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模废料刀,所述上模组件与下模组件之间设置有修边刀;所述修边刀包括下模修边刀与上模修边刀,所述上模修边刀固定连接
至上模组件的底部,所述下模修边刀固定连接至下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的底部与下模组件的顶部均设置有斜契,所述上模组件设置有上模刀块与上模斜契刀块。
[0009]优选的,所述上模废料刀与修边刀时序B尺寸为0.2~5MM。
[0010]优选的,所述上模废料刀与修边刀时序A尺寸为5~300MM。
[0011]优选的,所述修边刀刀面D与冲压方向成55~85度。
[0012]优选的,所述上模直刀与斜契刀块交刀处刀口C尺寸为钣金件厚度。
[0013]优选的,所述上模斜契刀块交刀处E为0.5~2mm圆角。
[0014]优选的,所述上模刀块与上模斜契刀面E比刀面F处切入钣金件深0.5~3MM。
[0015](三)有益效果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减小冷冲压模具修边工序产生碎屑的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1、该能减小冷冲压模具修边工序产生碎屑的结构,通过对刀口切入钣金件时序的控制来消除模具修边碎屑的产生,从而解决了修边模具碎屑频繁压伤钣金件的问题,降低因碎屑压印造成的擦模停机,还能减小模具的维护保养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上模废料刀与钣金件结构正面局部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上模刀块与上模斜契刀块结构正面立体示意图;
[0020]图3为模具结构立体示意图;
[0021]图4为上模组件立体示意图;
[0022]图5为下模组件立体示意图。
[0023]图中:1、上模组件;2、下模组件;3、下模修边刀;4、下模废料刀;5、压料板;6、上模斜契修边刀;7、上模废料刀;8、斜契;9、上模刀块;10、上模斜契刀块;11、钣金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请参阅图1

5,一种能减小冷冲压模具修边工序产生碎屑的结构,包括上模组件1与下模组件2,上模组件1与下模组件2之间设置有钣金件11,上模组件1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上模废料刀7与压料板5,下模组件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模废料刀4,上模组件1与下模组件2之间设置有修边刀;
[0026]修边刀包括下模修边刀3与上模修边刀6,上模修边刀6固定连接至上模组件1的底部,下模修边刀3固定连接至下模组件2的顶部;
[0027]上模组件1的底部与下模组件2的顶部均设置有斜契8,上模组件1的内部设置有上模刀块9与上模斜契刀块10,当上模组件1继续向下运动上模废料刀7从刀尖向左A的距离最先接触钣金件11,随着上模组件1的下行上模废料刀7的刀尖接触钣金件11,旁路刀口还未切入,此时钣金件11废料区随着整个模具继续向下移动,废料区会产生顺着废料刀呈45度
方向撕裂或者完全不撕裂仅有的这两种状态,这两种状态下的所有钣金件11都是由上下模刀口来冲切完成,不存在二次剪切因此就无形成碎屑产生。
[0028]进一步的,当上模组件1继续向下运动上模斜契8在下模导滑面作用下驱动斜契8沿导滑面平行方向移动,直至上模刀块9接触钣金件11,钣金件11在上模刀块9刀面D与冲压方向成55~85度作用下刺穿钣金件11废料区,未对钣金件11随修边线向撕裂,随着模具继续向下运动斜契刀块10接触钣金件11,在以下三个时序:上模直刀与斜契刀块交刀处刀口C重叠量为钣金件厚度、斜契刀口10交刀处E倒0.5~2MM圆角、交刀处E比F处切入深度深0.5~3MM并且圆滑过度,共同影响下,钣金件完全由刀口冲切完成,无碎屑产生。
[0029]工作原理:当上模组件1继续向下运动上模废料刀7从刀尖向左A的距离最先接触钣金件11,随着上模组件1的下行上模废料刀7的刀尖接触钣金件11,旁路刀口还未切入,此时钣金件11废料区随着整个模具继续向下移动,废料区会产生顺着废料刀呈45度方向撕裂或者完全不撕裂仅有的这两种状态,这两种状态下的所有钣金件11都是由上下模刀口来冲切完成,不存在二次剪切因此就无形成碎屑产生,当上模组件1继续向下运动上模斜契8在下模导滑面作用下驱动斜契8沿导滑面方向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减小冷冲压模具修边工序产生碎屑的结构,包括上模组件(1)与下模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组件(1)与下模组件(2)之间设置有钣金件(11),所述上模组件(1)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上模废料刀(7)与压料板(5),所述下模组件(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模废料刀(4),所述上模组件(1)与下模组件(2)之间设置有修边刀;所述修边刀包括下模修边刀(3)与上模修边刀(6),所述上模修边刀(6)固定连接至上模组件(1)的底部,所述下模修边刀(3)固定连接至下模组件(2);所述上模组件(1)的底部与下模组件(2)的顶部均设置有斜契(8),所述上模组件(1)设置有上模刀块(9)与上模斜契刀块(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减小冷冲压模具修边工序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颖良
申请(专利权)人:刘颖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