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黑膏药
[0001]本技术属于膏药
,尤其是涉及一种黑膏药。
技术介绍
[0002]黑膏药系指药材、食用植物油与红丹炼制成膏料,摊涂于裱背材料上,供贴敷于皮肤的外用剂型。其有保护、封闭和治疗作用,膏层较厚,作用持久。
[0003]外用膏剂的透皮吸收机理:治疗经络等疾病时,一般多以人体经络穴位为贴用部位。贴于体表的膏药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的作用。同时药物在穴位处通过皮肤渗透达皮下组织,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从而发挥较强的药理作用,对创伤,皮肤疾病,黏膜病变的治疗,均有防腐消炎止痛等局部作用。此外,有些刺激性强的药物,强刺激通过神经反射,可以调节肌体功能促进抗体形成,提高人体免疫力。同时,药物穿通皮肤及黏膜后,经过血管或淋巴管进入体循环,可产生全身性药物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传统黑膏药都是使用高温提取的制备方法,严重破坏有效成分。
[0004]由于黑膏药需要贴附在人体皮肤上,且黑药膏与皮肤之间的粘性较大,当需要对黑膏药进行更换时,需要强行从黑膏药的边角处进行撕扯,在撕扯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撕扯力,从而会对患者造成疼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撕扯方便的黑膏药。
[0006]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黑膏药,包括载体层、药膏贴块和粘贴层,药膏贴块位于载体层和粘贴层之间,且药膏贴块位于载体层和粘贴层的中心处,载体层和粘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黑膏药,包括载体层(1)、药膏贴块(3)和粘贴层(2),药膏贴块(3)位于载体层(1)和粘贴层(2)之间,且药膏贴块(3)位于载体层(1)和粘贴层(2)的中心处,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层(1)和粘贴层(2)粘连并重叠设置,粘贴层(2)包括放置部(2
‑
6)和多个粘连条(2
‑
7),粘连条(2
‑
7)环绕粘贴层(2)的边沿设置;相邻所述粘连条(2
‑
7)上形成有折角(2
‑
1),折角(2
‑
1)与粘连条(2
‑
7)底部之间形成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膏药,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角(2
‑
1)由第一片体(2
‑
2)和第二片体(2
‑
3)组成,第一片体(2
‑
2)和第二片体(2
‑
3)为结构相同的三角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黑膏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片体(2
‑
2)与第二片体(2
‑
3)侧边相连,且第一片体(2
‑
2)与第二片体(2
‑
3)之间形成有部分重叠且粘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黑膏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片体(2
‑
2)和第二片体(2
‑
3)的侧边与粘连条(2
‑
7)相连,第一片体(2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晓林,刘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