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将微生物、病毒高效地灭活的灭活装置以及灭活方法。灭活装置具备:紫外线照射部,对存在人或动物的设施或交通工具内的表面、空间,照射包含将微生物和/或病毒灭活的波长的紫外线的光;以及控制部,对由紫外线照射部进行的光的照射以及非照射进行控制。从紫外线照射部射出的所述光中所含的紫外线为190nm~235nm的波长区域的光。控制部根据从紫外线照射部照射的光中所含的紫外线的波长进行控制,以使由紫外线照射部进行的光的发光动作与非发光动作交替地反复进行。的发光动作与非发光动作交替地反复进行。的发光动作与非发光动作交替地反复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灭活装置以及灭活方法
[0001]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21年2月26日、申请号为202110219521.6、名称为“灭活装置以及灭活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将有害微生物、病毒灭活的灭活装置以及灭活方法。
技术介绍
[0003]医疗设施、学校、政府机关等人员频繁聚集的设施、汽车、电车、巴士、飞机、船等交通工具处于有害微生物(细菌、霉菌等)、病毒容易繁殖的环境中。这些有害微生物、病毒特别容易在上述设施中的狭窄的空间(病房、厕所、电梯内等封闭空间)内繁殖。
[0004]另外,上述设施或交通工具内的空间存在使微生物、病毒的感染扩大的风险提高的隐患。
[0005]上述那样的有害微生物在上述空间的地面、墙壁等表面上、出入上述空间的人(有时为动物)的内部增殖、或者在上述空间内浮游。
[0006]该倾向在医疗设施内特别显著。即,在住院患者用的病房、病房内的厕所、与门诊接待相邻的厕所等狭窄的空间内,散布来自患者的感染性微生物。而且,被散布的感染性微生物附着在构成该狭窄的空间的表面(地面、墙壁等)、或在空间内浮游。因此,会感染进入该空间(厕所等)的下一个人(其他患者、来访者等),根据情况,感染症有时也会在医疗设施内蔓延。
[0007]另外,在上述设施或交通工具内的空间中,也存在由于人(有时为动物)的呼气、飞沫而感染他人、通过皮肤或粘膜的直接接触、或者经由门把手、扶手、开关、按钮等的表面的接触感染而导致感染症蔓延的情况。
[0008]为了改善以上那样的状况,在人(有时为动物)聚集的设施(特别是医疗设施)、交通工具中,需要对上述那样的有害微生物(例如感染性微生物)进行清除污染(杀菌)的措施。
[0009]在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7-528258号公报)中,公开了对清除污染对象空间照射紫外线(UVC光)来对该空间进行清除污染的清除污染装置。该清除污染装置在感测到上述清除污染对象空间内的人不存在时,向该空间内射出紫外线。
[0010]另外,在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0/0032859号说明书)中,公开了在电梯中设置人感传感器、门传感器,在上述传感器感测到电梯内没有人且门被关闭的状态时,向电梯内射出杀菌用的紫外线。这里,射出的紫外线的波长设为约240nm与约280nm之间的波长。
[0011]现有技术文献
[0012]专利文献
[0013]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7
‑
528258号公报
[0014]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0/0032859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思路
[0015]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16]有害微生物在设施或交通工具的空间内繁殖或浮游大多是因为具有有害微生物的人(患者)或动物出入上述空间。由此,原本这样的设施中的清除污染在人或动物出入设施内或交通工具内的空间时也进行是有效的。
[0017]然而,具有适于清除污染的波长的紫外线的照射会对人或动物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如上述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7-528258号公报)、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0/0032859号说明书)所公开的那样,在使用紫外线照射清除污染的清除污染系统中,考虑到人或动物的安全性,构成为,在不存在人或动物时进行紫外线的照射,在照射区域存在人的情况下停止紫外线的射出。
[0018]因而,在上述以往的清除污染系统中,无法高效地进行设施或交通工具内的清除污染。另外,无法进行人(患者)或动物的表面的清除污染,因此需要考虑人(患者)或动物的行动范围,将应清除污染区域扩大至大范围。
[0019]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有害微生物、病毒高效地灭活的灭活装置以及灭活方法。
[0020]用来解决课题的手段
[0021]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灭活装置的一方式为将微生物和/或病毒灭活的灭活装置,其具备:紫外线照射部,对存在人或动物的设施或交通工具内的表面、空间照射光,该光包含将所述微生物和/或病毒灭活的波长的紫外线;以及控制部,对由所述紫外线照射部进行的所述光的照射以及非照射进行控制,从所述紫外线照射部射出的所述光中所含的紫外线为190nm~235nm的波长区域的光,所述控制部以不超过所述紫外线对人体的允许累计光量的方式,控制成由所述紫外线照射部进行的所述光的发光动作与非发光动作交替地反复进行,并且,所述控制部将所述紫外线照射部的一次发光动作时间相对于所述紫外线照射部的一次发光动作时间与所述紫外线照射部的一次非发光动作时间的总和控制在16.7%以下。
[0022]这样,通过对存在人或动物的设施或交通工具内的表面、空间照射包含紫外线的光,能够将存在于设施或交通工具内的表面、空间的、以及在人或动物存在的情况下存在于人或动物的表面的至少一个微生物、病毒灭活。另外,此时,由于进行交替地反复进行光的发光动作与非发光动作即所谓的间歇点亮,因此与以相同的紫外线照度进行连续点亮的情况相比,能够延长紫外线照射期间。因此,能够提高将飞散到空间内的微生物、病毒灭活的可能性,并且与连续点亮的情况相比,能够延长光源的使用寿命(直到需要更换光源为止的时间)。
[0023]而且,由于照射190nm~235nm的波长区域的光,因此能够抑制对人或动物的不良影响,并且能够将微生物、病毒灭活。另外,间歇点亮的条件根据照射的紫外线的波长而设定。紫外线照射对人体的影响的程度按紫外线的每个波长而不同,因此通过在与紫外线的波长对应的条件下进行间歇点亮,能够适当地抑制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高效地进行清除污染。
[0024]另外,在上述的灭活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紫外线照射部射出在波长200nm~230nm中具有中心波长的紫外线,特别是中心波长222nm的紫外线、中心波长207nm的紫外
线。
[0025]在该情况下,能够有效地阻碍菌的光恢复。因此,即使在发光动作后的非发光动作期间照射300nm~500nm的光,也能够在该非发光动作期间防止菌恢复,能够维持由发光动作带来的灭活效果。即,能够获得与连续点亮同等的灭活效果。
[0026]而且,在上述的灭活装置中,所述紫外线照射部的一次所述发光动作的累计光量可以控制在10mJ/cm2以下,也可以控制在5mJ/cm2以下。
[0027]这样,即使将每一次的累计光量抑制得较低,也能够发挥较高的灭活效果。具体而言,即使一次的紫外线照射量比能够将灭活对象的微生物、病毒灭活的照射量少,通过反复进行间歇的点亮,也能够将灭活对象的微生物、病毒适当地灭活。
[0028]另外,从光源射出的光的能量与距光源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例地衰减。因此,距光源越远,紫外线的照度越低。本专利技术中的“累计光量”是指,对试图将微生物、病毒灭活的特定的对象物(例如,设施或交通工具内的表面、空间)的紫外线的照射量。即,意味着在试图将微生物、病毒灭活的区域内,存在累计光量为10mJ/cm2以下、特别是5mJ/cm2以下的区域。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灭活装置,将微生物和/或病毒灭活,其特征在于,该灭活装置具备:紫外线照射部,对存在人或动物的设施或交通工具内的表面、空间照射光,该光包含将所述微生物和/或病毒灭活的波长的紫外线;以及控制部,对由所述紫外线照射部进行的所述光的照射以及非照射进行控制,从所述紫外线照射部射出的所述光中所含的紫外线为190nm~235nm的波长区域的光,所述控制部以不超过所述紫外线对人体的允许累计光量的方式,控制成由所述紫外线照射部进行的所述光的发光动作与非发光动作交替地反复进行,并且,所述控制部将所述紫外线照射部的一次发光动作时间相对于所述紫外线照射部的一次发光动作时间与所述紫外线照射部的一次非发光动作时间的总和控制在16.7%以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照射部射出紫外线,该紫外线在波长200nm~230nm具有中心波长。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灭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照射部射出中心波长222nm的紫外线。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灭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照射部射出中心波长207nm的紫外线。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灭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照射部的一次所述发光动作的累计光量被控制在10mJ/cm2以下。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灭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照射部的一次所述发光动作的累计光量被控制在5mJ/cm2以下。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灭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照射部的一次发光动作时间相对于所述紫外线照射部的一次发光动作时间与所述紫外线照射部的一次非发光动作时间的总和被控制在5%以下。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灭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照射部的一次发光动作时间相对于所述紫外线照射部的一次发光动作时间与所述紫外线照射部的一次非发光动作时间的总和被控制在1%以上。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灭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将根据照射的紫外线的波长确定的对人体的一天最大允许紫外线曝光量设为D
max
(mJ/cm2)、将人体的紫外线照射面上的照度设为W(mW/cm2)、将一天内进行所述发光动作的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五十岚龙志,大桥广行,奥村善彦,今村笃史,
申请(专利权)人:优志旺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