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性纳米白炭黑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82500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性纳米白炭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工业硅酸钠配制成质量浓度为50~100g/L的二氧化硅水溶液;在二氧化硅水溶液中加入两种分散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十二烷基硫酸钠,利用酸溶液调整反应体系的PH,经陈化反应后得到沉淀二氧化硅;对沉淀二氧化硅离心,移去上清液,获得的凝胶沉淀经酸化反应后漂洗,加入硬质酸和硬脂酸钠作为改性剂,并加水至体系内固液比为1:20,均匀搅拌加热至60~80℃,并保持60~80min,然后过滤、湿研、干燥,最后得到改性纳米白炭黑。最后得到改性纳米白炭黑。最后得到改性纳米白炭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性纳米白炭黑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橡胶配合剂的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改性纳米白炭黑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纳米白炭黑的化学名称为水合二氧化硅,又名微粒硅酸、二氧化硅、胶体二氧化硅,其化学分子式一般为SiO2·
nH2O,是一种白色、无味的非晶太粉状物,熔点为1750℃,相对密度约为2.0

2.6,吸附法比表面积约为73.4

500m2/g。纳米白炭黑的特殊结构决定其具有多种显著的优异性能在橡胶、涂料、塑料等多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0003]目前,白炭黑的生产方法可以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种,干法主要指气相法,湿法主要指沉淀法,气相法制备白炭黑主要为化学气相法(CVD),是将SiCl4在氧气和氢气的气氛中燃烧而得,由气相法制得的纳米白炭黑,其颗粒粒度约为10

25nm,含水量小于2%;气相法制备白炭黑的优点在于生产工艺精简,反应条件易控,得到的白炭黑可以达到99.8%的极高纯度,而且产品的比表面积高,产物具有高反应活性,但是气相法白炭黑在下游领域中的应用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不足之处,其一,气相法制得的白炭黑与橡胶基体等有机相的相容性差,而较高的比表面积极易导致团聚,同时表面较少的羟基数量为改性带来困难,气相法制得的白炭黑很难获得良好的分散性;其二,气相法产率低,成本高,产品价格昂贵,难以在后续领域中大量应用。沉淀法制备白炭黑主要是将硅酸盐(主要为硅酸钠)加入无机酸(通常使用硫酸或者盐酸)溶液中和沉淀反应的来生产白炭黑,由沉淀法制得的纳米白炭黑,其颗粒粒度约为20

40nm,含水量一般小于7%;沉淀法制备白炭黑的优点在于生产成本低廉,原料来源广泛,因此,在工业生产中有着非常普遍的应用,但是相较于气相法制备的白炭黑而言,沉淀法生产的白炭黑纯度普遍不高,亲水羟基含量高,在橡胶中的分散性更差。若将白炭黑直接应用在实际生产中,存在以下问题:1、纳米白炭黑表面有自由羟基、双生羟基、蒂合羟基,使得其有较强的亲水性及较高的表面能而极易发生团聚,与有机材料复合时出现分散性和相容性都较差,不利于提高有机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与力学性能;2、作为无机填料时需使用表面活性剂来改变纳米白炭黑颗粒表面物理结构及化学环境,进而降低表面能;3、作为补强剂时,纳米白炭黑吸油值过高,比表面积相对过大,导致其会吸附在橡胶中的其他填料中并相互作用进而降低填料的分散性,降低橡胶的硫化速率。因此,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往往需要对白炭黑进行一系列的改性处理才可以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高纳米白炭黑的分散性和相容性,降低吸油值,本申请提供一种改性纳米白炭黑的制备方法,在制备过程中直接加入改性剂,使得纳米白炭黑的沉淀反应和改性反应同时进行,不仅缩短纳米白炭黑的制备时间,同时提高制得的白炭黑的分散性,降低吸油值。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性纳米白炭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1)将工业硅酸钠配制成质量浓度为50~100g/L的二氧化硅水溶液;在二氧化硅水溶液中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十二烷基硫酸钠提前复配形成的分散剂,利用酸溶液调整反应体系的pH,经陈化反应后得到沉淀二氧化硅;
[0008](2)对沉淀二氧化硅离心,移去上清液,获得的凝胶沉淀经酸化反应后漂洗,加入硬脂酸和硬脂酸钠作为复合改性剂,并加水至体系内固液比为1:20,均匀搅拌加热至60~80℃,并保持60~80min,然后过滤、湿研、干燥,最后得到改性纳米白炭黑。
[0009]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分散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十二烷基硫酸钠的用量均为二氧化硅质量分数的1.5%。
[001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反应体系的pH为8~9,反应温度为50~70℃,均匀搅拌60~80min后陈化反应20~30min。
[001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复合改性剂硬脂酸和硬脂酸钠的用量均为二氧化硅质量分数的2.5%。
[0012]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酸化采用硫酸溶液、盐酸溶液或硝酸溶液中的一种,酸化反应pH为5~6,酸化反应时间为20~30min。
[0013]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湿研为湿法剪切磨,研磨介质为工业乙醇。
[0014]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1、本专利技术在制备纳米白炭黑的过程中直接加入硬脂酸和硬脂酸钠作为复合改性剂,使得纳米白炭黑的沉淀反应和改性反应同时进行,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在制成成品后加入改性剂,就需要增加制成白炭黑水溶液的步骤。本专利技术使得沉淀反应和改性反应同时进行,节省了步骤和时间。加入的硬脂酸和硬脂酸钠复合改性剂可以很好的包覆在白炭黑粒子表面,硬脂酸和硬脂酸钠复配可以起到协同改性作用,从而有效降低其吸油值。
[0016]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反应过程中加入复配分散剂:将阳离子型分散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与阴离子型分散剂十二烷基硫酸钠进行复配,通过试验得出单一采用这种复配的分散剂比其它阳离子分散剂如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分散效果好。单一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作为分散剂所制得的纳米白炭黑样品粒度约为50

80nm,单一采用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作为分散剂所制得的纳米白炭黑样品粒度约为30

60nm,颗粒团聚较为严重;十二烷基硫酸钠是阴离子型分散剂,单一采用比其它阴离子型分散剂如月桂酸钠、六偏磷酸钠等分散效果好。其中,单一采用月桂酸所制得纳米白炭黑样品粒度约30

60nm,单一采用六偏磷酸钠所制得的纳米白炭黑粒度约为30

50nm,这两者颗粒总体分散程度稍差。以上试验数据均是采用冷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得出的结果。从试验中得出,通过这两种阴阳离子分散剂复配,同时在后续凝胶沉淀过程中加入复合改性剂,使制得的改性纳米白炭黑具有较高的分散性和较低的吸油值,利用复配的分散剂制得的纳米白炭黑的粒度为30

45nm。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制备改性白炭黑的流程示意图;
[0018]图2为未添加分散剂及改性前(常规法)的电镜扫描图;
[0019]图3为依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制成的改性纳米白炭黑的电镜扫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内容更加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不仅限于此。
[0021]实施例1
[0022]一种改性纳米白炭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3](1)将工业硅酸钠配制成质量浓度为50g/L的二氧化硅水溶液10L;置于反应釜中,在二氧化硅水溶液中分别加入两种分散剂,7.5g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7.5g十二烷基硫酸钠,利用稀硫酸溶液调整反应体系的p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性纳米白炭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工业硅酸钠配制成质量浓度为50~100g/L的二氧化硅水溶液;在二氧化硅水溶液中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十二烷基硫酸钠提前复配形成的分散剂,利用酸溶液调整反应体系的pH,经陈化反应后得到沉淀二氧化硅;(2)对沉淀二氧化硅离心,移去上清液,获得的凝胶沉淀经酸化反应后漂洗,加入硬脂酸和硬脂酸钠作为复合改性剂,并加水至体系内固液比为1:20,均匀搅拌加热至60~80℃,并保持60~80min,然后过滤、湿研、干燥,最后得到改性纳米白炭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纳米白炭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分散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十二烷基硫酸钠的用量均为二氧化硅质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焕
申请(专利权)人:龙岩市荣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