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汪振康专利>正文

洪、雨水调蓄系统及调蓄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82488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洪、雨水调蓄系统及调蓄方法,该系统包括进水模块、蓄水模块和排水模块,蓄水模块包括:蓄水单元,其为一个或多个相互连通设置;导水单元,其一端与至少一个所述蓄水单元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排水模块连通;蓄水单元向导水单元的排水阻力小于蓄水单元向其他方向排水的排水阻力。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上述设置,在导水单元的引导和汇集作用下,能够快速的将蓄水单元中的水分引导至排水模块,与向周边土壤渗透的方式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排水效率极大的得到了提高,而且导水单元的设置也能够极大的克服蓄水模块内部的毛细张力,进一步的提高排水程度,从而提高了蓄水模块下一次蓄水的蓄水量,能够满足更加复杂的需求。能够满足更加复杂的需求。能够满足更加复杂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洪、雨水调蓄系统及调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蓄排水
,尤其涉及洪、雨水调蓄系统及调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水管理的新概念,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干燥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雨水在城市中自由迁移。
[0003]2012年以后,我国的海绵城市研究也逐步加快,并在近些年得到大力发展,申请日为2020年7月的一篇授权公布号为CN2021866244U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即公开了一种采用生态多孔纤维棉的海绵城市渗蓄结构,其主要的构造粗砂层、生态多孔纤维棉、中粗砂找平层,并设置导水管插入生态多孔纤维棉中,利用生态多孔纤维棉的蓄排水作用,将雨水先吸收储存,需要时再缓慢释放。
[0004]但是上述方案中对于雨水的调蓄效果过度依赖生态多孔纤维棉与周围土壤之间的渗透作用,难以根据外部要求及时提高水分调蓄的速度,适应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雨水调蓄系统过度依赖渗透的方式、无法改变调蓄速度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洪、雨水调蓄系统及调蓄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洪、雨水调蓄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水模块、蓄水模块和排水模块,所述蓄水模块包括:
[0007]蓄水单元,其为一个或多个相互连通设置;
[0008]导水单元,其一端与至少一个所述蓄水单元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排水模块连通;
[0009]所述蓄水单元向所述导水单元排水的排水阻力小于所述蓄水单元向其他方向排水的排水阻力。
[0010]优选的,所述导水单元设置于所述蓄水模块的下方或侧方,并与所述蓄水模块的底部连通设置。
[0011]优选的,所述导水单元安装于所述蓄水模块内的底部位置,且所述导水单元与所述蓄水模块连通。
[0012]优选的,所述导水单元包括引导部,所述引导部贴合固定于所述蓄水模块的底部。
[0013]优选的,所述导水单元为形成于所述蓄水单元下方或侧方的汇水空腔,所述汇水空腔的安装位置低于所述蓄水单元的底部。
[0014]优选的,所述导水单元包括引导部和汇水空腔,所述蓄水模块的底部与所述引导部的上部抵接、以使蓄水模块中的水分进入引导部中,所述汇水空腔与所述引导部的底部连通、以使引导部中的水分进入汇水空腔中。
[0015]优选的,所述导水单元为插接于所述蓄水模块底部的汇水管,所述汇水管上开有多个与所述蓄水模块连通的通孔,所述蓄水模块中的水分从通孔进入所述汇水管内。
[0016]优选的,所述引导部的底部面积小于其顶部面积,并呈三棱柱状、棱锥状、棱台状、圆台状、圆锥状中的一种。
[0017]优选的,所述引导部设置有多个,所有所述引导部的底部面积之和小于所述蓄水模块的底部面积。
[0018]优选的,所述引导部为具有孔隙结构的材料制备。
[0019]优选的,所述蓄水单元设置为相互连通的多个,所述导水单元设置于其中一个蓄水单元上;或,所述导水单元设置有多个并分散分布于多个蓄水单元上。
[0020]优选的,所述排水模块包括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一端为洪、雨水出口,另一端与所述导水单元连通,所述排水管道上设置有调节流量大小的调节装置。
[0021]优选的,所述蓄水单元设置为相互连通的多个,且至少一个所述蓄水单元上设置有测量水位的测量装置。
[0022]优选的,所述蓄水模块还包括通气管道,所述通气管道一端与至少一个所述蓄水单元内部连通、另一端与系统外部连通。
[0023]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洪、雨水调蓄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0024]获取一个或多个区域在下一个调蓄周期内的调蓄水量,并根据该调蓄水量设定一个或多个区域的调蓄目标量;
[0025]根据所述调蓄目标量,调整该区域或多个区域的排水参数;
[0026]所述排水参数至少包括排水时间、排水速度和排水程度中的一个。
[0027]优选的,每个所述区域内均设置有洪、雨水调蓄系统,所述调蓄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水模块、蓄水模块和排水模块,所述蓄水模块包括:
[0028]蓄水单元,其为一个或多个相互连通设置;
[0029]导水单元,其一端与至少一个所述蓄水单元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排水模块连接;
[0030]所述蓄水单元向所述导水单元排水的排水阻力小于所述蓄水单元向其他方向排水的排水阻力。
[003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2]1、在导水单元的引导和汇集作用下,能够快速的将蓄水单元中的水分引导至排水模块,与向周边土壤渗透的方式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排水效率极大的得到了提高;
[0033]2、导水单元的设置也能够极大的克服蓄水单元内部的毛细张力,进一步的提高排水程度,从而提高了蓄水单元下一次蓄水的蓄水量,能够满足更加复杂的需求;
[0034]3、由于调节装置的设置,可以对蓄水单元排水的速度和排水的程度进行控制,即一方面可以调整蓄水单元一次排水的周期时间,以满足不同条件下对于调蓄水分的不同要求;另一方面,在导水单元和水位计的配合下,调节装置也可以在短时间内将蓄水单元中的水分排至规定的含量,从而达到对蓄水单元的蓄水量进行及时调节的效果,满足防洪排涝的要求;
[0035]4、每个系统中的蓄水模块均可以进行单独的调节排水的周期时长和蓄水的能力大小,从而在较大的范围如城市中,可以通过系统控制的方式对多个不同区域的多个洪、雨水调蓄系统进行宏观层面上的调节,设定不同蓄水模块排水的速度和程度上的优先级,从而消除城市排水峰值,降低雨水管网的排水压力,在既定的管网路线下,提高了城市整体能够适应的调蓄上限。
附图说明
[0036]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0037]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调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2是一个实施例中蓄水模块的示意图;
[0039]图3是另一个实施例中蓄水模块示意图;
[0040]图4是第三个实施例中蓄水模块示意图。
[0041]1、蓄水单元;2、导水单元;21、引导部;22、汇水空腔;4、支撑杆;5、排水模块;6、调节装置;7、排水管道;8、集水井;9、进水管道;10、通气管道;11、回填土层;121、找平层;13、种植土层;14、水位计。
具体实施方式
[0042]洪、雨水调蓄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水模块、蓄水模块和排水模块5,进水模块一端连通外部用于进水,另一端与蓄水模块内部连通,外部水分通过进水口进入或直接渗入蓄水模块中;排水模块5的一端与蓄水模块连接,另一端则与外部连通,用于将蓄水模块中的水分及时排出。通过三者的配合,达到对洪、雨水进行调蓄的作用。
[0043]其中,蓄水模块由一个蓄水单元1构成,或者由多个相互连通设置的蓄水单元1构成,具体数量应当根据设计的调蓄能力进行匹配。蓄水单元1采用具有蓄排水能力的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洪、雨水调蓄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水模块、蓄水模块和排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模块包括:蓄水单元,其为一个或多个相互连通设置;导水单元,其一端与至少一个所述蓄水单元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排水模块连通;所述蓄水单元向所述导水单元排水的排水阻力小于所述蓄水单元向其他方向排水的排水阻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洪、雨水调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单元设置于所述蓄水模块的下方或侧方,并与所述蓄水模块的底部连通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洪、雨水调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单元安装于所述蓄水模块内的底部位置,且所述导水单元与所述蓄水模块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洪、雨水调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单元包括引导部,所述引导部贴合固定于所述蓄水模块的底部。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洪、雨水调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单元为形成于所述蓄水单元下方或侧方的汇水空腔,所述汇水空腔的安装位置低于所述蓄水单元的底部。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洪、雨水调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单元包括引导部和汇水空腔,所述蓄水模块的底部与所述引导部的上部抵接、以使蓄水模块中的水分进入引导部中,所述汇水空腔与所述引导部的底部连通、以使引导部中的水分进入汇水空腔中。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洪、雨水调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单元为插接于所述蓄水模块底部的汇水管,所述汇水管上开有多个与所述蓄水模块连通的通孔,所述蓄水模块中的水分从通孔进入所述汇水管内。8.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洪、雨水调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的底部面积小于其顶部面积,呈三棱柱状、棱锥状、棱台状、圆台状、圆锥状中的一种。9.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洪、雨水调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设置有多个,所有所述引导部的底部面积之和小于所述蓄水模块的底部面积。10.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振康
申请(专利权)人:汪振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