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电混装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2385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电混装连接器。光电混装连接器包括:外壳;内壳,插装在外壳内,内壳上设有内壳凸台,内壳凸台用于与相应光电适配器的锁紧卡扣卡接;后壳,插装在外壳内且处于内壳的后部,后壳与内壳固定在一起;插芯组件,处于内壳内,用于与线缆的光纤连接;导电端子,分别设置在内壳的两侧或后壳的两侧;导电端子的前端设有导电接触部,导电接触部用于与相应光电适配器的导电弹片导电接触;导电端子的后端具有固定连接部,固定连接部用于与线缆的导体固定连接。由于导电端子与内壳凸台分开布置,内壳凸台与光电适配器的锁紧卡扣卡接后,不会与导电端子接触,即不会拉脱导电端子。即不会拉脱导电端子。即不会拉脱导电端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电混装连接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电混装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5G移动通信及下一代固定网络的发展,光纤广泛应用到各个场景中,如光纤到天线,光纤到摄像头,光纤到交通信号灯等。因此,在接入终端时往往需要同时铺设光缆、电缆,在终端处分别使用光纤连接器、电连接器进行光和电的连接传输,这样不仅操作复杂,多个连接器也会重复占用设备空间,造成终端设备体积太大。
[0003]申请公布号为CN111025490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光电复合连接器,包括外壳、内壳、插芯组件以及后壳,外壳套设在内壳外,内壳和后壳卡扣连接,插芯组件处于内壳和后壳之间,插芯组件用于向后壳施加向后的弹性作用力,即内壳受到向后的作用力;内壳具有两个凸台,两个凸台之间埋植有导电端子,导电端子的后端焊接有导体;在光电复合连接器与光电适配器连接时,光电适配器的导电卡扣与导电端子卡接,不仅实现光电复合连接器与光电适配器的固定连接,同时实现电信号的导通。
[0004]由于上述的内壳受到向后的作用力,在导电卡扣与导电端子卡接后,导电端子受到导电卡扣向前的拉力,这样容易造成导电端子拉脱,影响光电复合连接器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电混装连接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导电端子埋植在两个凸台之间,在受到导电卡扣向前的拉力后而容易造成拉脱的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中光电混装连接器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光电混装连接器,包括:外壳;内壳,插装在外壳内,内壳上设有内壳凸台,内壳凸台用于与相应光电适配器的锁紧卡扣卡接;后壳,插装在外壳内且处于内壳的后部,后壳与内壳固定在一起;插芯组件,处于内壳内,用于与线缆的光纤连接;导电端子,分别设置在内壳的两侧或后壳的两侧;导电端子的前端设有导电接触部,导电接触部用于与相应光电适配器的导电弹片导电接触;导电端子的后端具有固定连接部,固定连接部用于与线缆的导体固定连接。
[0007]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中光电混装连接器的导电端子与内壳凸台分开布置,且导电端子处于内壳凸台的后方,这样内壳凸台与光电适配器的锁紧卡扣卡接后,不会与导电端子接触,即不会拉脱导电端子;而导电端子的前端通过导电接触部与光电适配器上的导电弹片导电接触,导电端子的后端通过固定连接部与导体固定连接,满足电信号的传输要求。此外,两个导电端子处于后壳的两侧,使得导电端子受力均匀,且有利于增大导电端子的尺寸,增加导电端子与光电适配器的导电弹片接触可靠性。
[0008]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导电端子注塑成型在后壳内。
[0009]有益效果是:简化导电端子与后壳的成型工艺,保证导电端子的稳定性。
[0010]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后壳的前端两侧分别设有后壳凸台,所述导电接触部处于相应后壳凸台上。
[0011]有益效果是:这样设计,有利于导电接触部与导电弹片导电接触。
[0012]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后壳凸台为悬伸凸台,所述内壳上设有支撑台,支撑台用于对后壳凸台在内壳向内的方向限位支撑。
[0013]有益效果是:防止后壳凸台受力后在内壳向内的方向发生变形,保证电学性能。
[0014]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后壳上设有固定凹槽,所述固定连接部处于固定凹槽内。
[0015]有益效果是:这样设计,能够充分利用后壳的内部空间,有利于减小光电混装连接器的整体尺寸。
[0016]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后壳与内壳中的其中一个上设有卡钩,后壳与内壳中的另一个上设有卡槽,后壳与内壳通过卡钩和卡槽配合固定在一起。
[0017]有益效果是:这样设计,使得后壳与内壳的连接较为方便。
[0018]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后壳上设有光纤安装槽,光纤安装槽沿前后方向贯通设置。
[0019]有益效果是:这样设计,使得光纤不用提前穿入后壳内,可以通过光纤安装槽最后放入后壳内。
[0020]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后壳的后部设有线缆盖板,线缆盖板上设有灌胶孔。
[0021]有益效果是:线缆盖板用于将线缆限位在后壳上,通过灌胶孔向线缆盖板与后壳之间灌胶,以使线缆盖板、线缆以及后壳固定在一起,保证线缆的拉力。
[0022]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线缆盖板和后壳之间设有凹凸定位结构。
[0023]有益效果是:这样设计,使得线缆盖板与后壳之间不会发生移动,保证线缆盖板与后壳的位置精度。
[0024]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内壳凸台处于内壳的两侧,导电端子处于相应内壳凸台的后方。
[0025]有益效果是:将内壳凸台和导电端子设置在同一侧,使得连接器更加紧凑。
[0026]上述各优选的技术方案可以单独采用,在能够组合的情况下也可以将两个以上方案任意组合,组合形成的技术方案此处不再具体描述,以此形式包含在本专利的记载中。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专利技术光电混装连接器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剖视图;图3是图1的爆炸图;图4是图3中后壳与线缆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两个光电混装连接器与光电适配器插接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1、光电混装连接器;102、光电适配器;11、外壳;12、内壳;13、卡槽;14、插芯组件;15、后壳;16、光纤安装槽;17、灌胶孔;18、线缆盖板;19、尾护套;20、线缆;21、固定
凹槽;22、固定连接部;23、卡钩;24、导电接触部;25、后壳凸台;26、支撑台;27、内壳凸台;28、光纤;29、定位凸部;30、定位凹槽;31、导体;32、导电端子;33、锁紧卡扣;34、导电弹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29]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可能出现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可能出现的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可能出现的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光电混装连接器,包括:外壳(11);内壳(12),插装在外壳(11)内,内壳(12)上设有内壳凸台(27),内壳凸台(27)用于与相应光电适配器(102)的锁紧卡扣(33)卡接;后壳(15),插装在外壳(11)内且处于内壳(12)的后部,后壳(15)与内壳(12)固定在一起;插芯组件(14),处于内壳(12)内,用于与线缆(20)的光纤(28)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电端子(32),分别设置在内壳(12)的两侧或后壳(15)的两侧;导电端子(32)的前端设有导电接触部(24),导电接触部(24)用于与相应光电适配器(102)的导电弹片(34)导电接触;导电端子(32)的后端具有固定连接部(22),固定连接部(22)用于与线缆(20)的导体(31)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混装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32)注塑成型在后壳(15)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电混装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15)的前端两侧分别设有后壳凸台(25),所述导电接触部(24)处于相应后壳凸台(25)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电混装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凸台(25)为悬伸凸台,所述内壳(12)上设有支撑台(2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智乐田兵兵吕银雷陈刚李敬石晓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