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裂缝观测装置以及裂缝分析规避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2253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2:38
本申请提供一种微小裂缝观测装置以及裂缝分析规避方法,微小裂缝观测装置包括:固定组件,其能够安装在建筑墙体上裂缝的两侧;测量尺,其设置在所述固定组件上,并能在所述固定组件上滑动,并用于测量裂缝;平横杆,其设置在所述固定组件上,用于检测测量尺的水平。裂缝分析规避方法是将微小裂缝观测装置设置在混凝土墙体的裂缝处,通过观测到的数据,从而判定裂缝产生的可能原因以及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了后期施工中裂缝的产生,为提升主体结构混凝土施工质量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混凝土施工质量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混凝土施工质量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小裂缝观测装置以及裂缝分析规避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微小裂缝观测装置以及裂缝分析规避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工程中,裂缝是常见的一种现象,裂缝不仅影响着整体建筑的美观和正常的使用,还会导致建筑结构的刚度和强度,甚至造成工程事故的发生。
[0003]裂缝的产生原因多种多样,如何避免产生裂缝成为行业内的重要需求。但是,现有技术中,缺少对裂缝的分析以及针对性的规避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小裂缝观测装置以及裂缝分析规避方法,以解决或者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种技术问题。
[0005]在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微小裂缝观测装置,包括:
[0006]固定组件,其能够安装在建筑墙体上裂缝的两侧;
[0007]测量尺,其设置在所述固定组件上,并能在所述固定组件上滑动,,并用于测量裂缝;
[0008]平横杆,其设置在所述固定组件上,用于检测测量尺的水平。
[0009]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
[0010]第一固定座,其用于固定所述测量尺的第一端;
[0011]第二固定座,其用于滑动限制所述测量尺;
[0012]若干卡箍,各所述卡箍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上,且各所述卡箍两两对应设置,各对应设置的两个所述卡箍能够同轴安装所述平衡杆。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座经一安装件固定所述测量尺,所述安装件为一矩形件,所述安装件通过至少两个螺钉固定所述测量尺。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座经一游标尺固定所述测量尺,所述游标尺经螺钉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座上,所述游标尺与所述第二固定座之间设有间隙。
[0015]进一步地,所述平衡杆包括一水平气泡装置,用于检测水平度。
[0016]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组件通过双面胶粘接在建筑墙体上。
[0017]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裂缝分析规避方法,应用以上所述的微小裂缝观测装置,包括:
[0018]步骤一,获取裂缝长度,确定安装微小裂缝观测装置的数量;
[0019]步骤二,将各微小裂缝观测装置固定在墙体上的裂缝位置处,定期测量并记录各位置裂缝的宽度;
[0020]步骤三,根据裂缝发展的趋势,获得多种类型的裂缝,分析各种裂缝产生的原因;
[0021]步骤四,根据各种裂缝的产生原因,分别采取相对应的规避措施。
[0022]进一步地,各类型的所述裂缝包括:上窄下宽呈竖直分布的裂缝和上下同宽呈竖直分布的裂缝。
[0023]进一步地,针对上窄下宽呈竖直分布的裂缝包括如下原因以及规避措施:
[0024]产生的第一原因为:混凝土强度未达龄期前施加荷载,造成墙体或梁身上部受压下部受拉,受拉强度达到抗拉极限数值,下部混凝土开始产生裂缝,并逐渐延伸至上部;
[0025]针对第一原因的规避措施为:在混凝土龄期未到且强度未达到相应承载能力前,避免在混凝土上部进行堆载或施工活动;
[0026]产生的第二原因为:钢筋混凝土墙体或梁身受底部配筋率的影响,混凝土在钢筋之前先承受拉应力,墙体或梁身底部产生混凝土裂缝,裂缝由底部延伸至顶部;
[0027]针对第二原因的规避措施为:校核钢筋混凝土构件中配筋率与混凝土强度两者之间的相互协作关系,将配筋率大小与相应强度的混凝土进行配比,使得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受力。
[0028]进一步地,针对上下同宽呈竖直分布的裂缝包括如下原因以及规避措施:
[0029]产生的A原因为:钢筋混凝土在自身应力作用下,产生应力释放,使得混凝土在薄弱部位产生裂缝;
[0030]针对A原因的规避措施为:采用跳仓法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或留设后浇带以缓解此裂缝的产生;
[0031]产生的B原因为:大量混凝土施工或者高强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水化热较高从而在混凝土构件中产生由内到外的裂缝;
[0032]针对B原因的规避措施为:在施工过程中埋设测温管及根据需求设置降温管,同时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做好相应的养护工作。
[0033]本申请具有的有益效果:
[0034]本申请提供的微小裂缝观测装置以及裂缝分析规避方法,通过微小裂缝观测装置,能够很好的观测和记录裂缝的发展周期和发展规律。并通过观测到的数据,从而判定裂缝产生的可能原因以及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了后期施工中裂缝的产生,为提升主体结构混凝土施工质量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
附图说明
[0035]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
[0036]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微小裂缝观测装置的主视图;
[0037]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微小裂缝观测装置的仰视图;
[0038]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裂缝分析规避方法的流程图。
[0039]其中,1

第一固定座,2

第二固定座,3

平衡杆,4

卡箍,5

安装件,6

螺钉,7

水平气泡装置,8

游标尺,9

测量尺,10

双面胶。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以下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实施例。在各个附图中,相同的元件采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为了清楚起见,附图中的各个部分没有按比例绘制。
[0041]在第一方面,参考图1和图2,本申请提供一种微小裂缝观测装置,包括:固定组件,其能够安装在建筑墙体上裂缝的两侧;测量尺9,其设置在所述固定组件上,并能在所述固定组件上滑动,用于测量裂缝;平横杆,其设置在所述固定组件上,用于检测测量尺9的水平。
[0042]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固定组件,使测量尺9安装在混凝土墙体上,通过平衡杆3检测测量尺9的水平,通过测量尺9能够观测裂缝的宽度,在裂缝变化时,固定组件会随同混凝土墙体移动,从而使得其与测量尺9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进而通过测量尺9实现对裂缝的观测。
[0043]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座1,其用于固定所述测量尺9的第一端;第二固定座2,其用于滑动限制所述测量尺9;若干卡箍4,各所述卡箍4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座1和第二固定座2上,且各所述卡箍4两两对应设置,各对应设置的两个所述卡箍4能够同轴安装所述平衡杆3。
[0044]通过将第一固定座1和第二固定座2分别固定在裂缝的两侧,各卡箍4分别设置在各固定座的上下两侧面上,从而能够水平的安装平衡杆3,并且平衡杆3在两侧固定座的各卡箍4内能够滑动。
[0045]所述第一固定座1经一安装件5固定所述测量尺9,所述安装件5为一矩形件,所述安装件5通过至少两个螺钉6固定所述测量尺9。第二固定座2经一游标尺8固定所述测量尺9,所述游标尺8经螺钉6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小裂缝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组件,其能够安装在建筑墙体上裂缝的两侧;测量尺,其设置在所述固定组件上,并能在所述固定组件上滑动,,并用于测量裂缝;平横杆,其设置在所述固定组件上,用于检测测量尺的水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小裂缝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座,其用于固定所述测量尺的第一端;第二固定座,其用于滑动限制所述测量尺;若干卡箍,各所述卡箍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上,且各所述卡箍两两对应设置,各对应设置的两个所述卡箍能够同轴安装所述平衡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小裂缝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座经一安装件固定所述测量尺,所述安装件为一矩形件,所述安装件通过至少两个螺钉固定所述测量尺。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小裂缝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座经一游标尺固定所述测量尺,所述游标尺经螺钉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座上,所述游标尺与所述第二固定座之间设有间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小裂缝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杆包括一水平气泡装置,用于检测水平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小裂缝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通过双面胶粘接在建筑墙体上。7.一种裂缝分析规避方法,应用权利要求1

6任一项所述的微小裂缝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一,获取裂缝长度,确定安装微小裂缝观测装置的数量;步骤二,将各微小裂缝观测装置固定在墙体上的裂缝位置处,定期测量并记录各位置裂缝的宽度;步骤三,根据裂缝发展的趋势,获得多种类型的裂缝,分析各种裂缝产生的原因;步骤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岩松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