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热式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2190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热式烹饪器具。该电热式烹饪器具包括底座和烹饪容器,所述底座包括外壳、安装在外壳内的支架和电加热装置,所述电加热装置包括通电释放远红外线的石墨烯发热体;所述石墨烯发热体支撑在所述支架上,石墨烯发热体形成与所述烹饪容器的受热面相对的加热面;石墨烯发热体形成至少两个电极,电极与电源电连接。该电热式烹饪器具利用石墨烯发热体释放的远红外线进行加热。与现有使发热材料的加热原理不同,利用石墨烯材料,通电后直接释放远红外线,可以直接加热烹饪容器,具有更高的加热效率,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达到烹饪所需要的温度,缩小加热等待时间,更好提高烹饪器具的使用体验,扩大烹饪器具的适应性。扩大烹饪器具的适应性。扩大烹饪器具的适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热式烹饪器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活电器用品,特别涉及一种电热式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0002]当前有很多种烹饪器具,其中,电热式烹饪器具应用更加广泛。一般来讲,电热式烹饪器具包括底座、烹饪容器(锅体)和与烹饪容器配合使用的盖体。底座包括外壳及为整个烹饪器具提供支撑的支架,并配置适合的电加热装置。烹饪容器形成烹饪食物或汤料的容纳空间。盖体与烹饪容器的上口配合,以保持烹饪容器的相对封闭。
[0003]电加热装置包括电路控制组件、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电热模块等等。根据实际需要,电热模块可以选用适当发热元件,通过适当的方式(如电阻加热、电弧加热或电感加热等等)将电能转换为热能;一盘来讲,电阻加热应用更加广泛;例如,可以通过铸造方式将电阻丝与适当的金属结合形成电热盘。电路控制组件通常包括温度调节手柄、温控器,温控器控制电热模块开关状态,并控制电热模块能效转换效率(功率);通过调节手柄改变温控器的调节轴(如旋转调节轴),可以控制电热模块工作状态及功率。为了保证加热效率,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使烹饪容器底面与电加热模块(如电热盘)的加热面保持接触。
[0004]当前使用的发热元件加热过程较长,加热到适合的烹饪温度至少需要几分种。这就限制了电热式烹饪器具使用效率;且加热完毕,温度降低也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特别是烹饪容器较小的场景下,等待时间较长。
[0005]当前,如何提高电热式烹饪器具的加热效率,缩小加热等待时间,是当前本领域技术人员努力追求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热式烹饪器具,利用该电热式烹饪器具,其发热元件可以在更短的时间之内达到烹饪温度,提高电热式烹饪器具的加热效率,缩小加热等待时间。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热式烹饪器具包括底座和烹饪容器,所述底座包括外壳、安装在外壳内的支架和电加热装置,所述电加热装置包括通电释放远红外线的石墨烯发热体;所述石墨烯发热体支撑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石墨烯发热体形成与所述烹饪容器的受热面相对的加热面;石墨烯发热体形成至少两个电极,所述电极与电源电连接。该电热式烹饪器具利用石墨烯发热体释放的远红外线进行加热。与现有使发热材料达到高温,再释放光子的加热原理不同,利用石墨烯材料,通电后直接释放远红外线,可以直接加热烹饪容器,具有更高的加热效率,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达到烹饪所需要的温度,缩小加热等待时间,可以更好提高烹饪器具的使用体验,扩大烹饪器具的适应性。
[0008]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石墨烯发热体包括基板和附着在所述基板表面的石墨烯发热层。所述石墨烯发热层可以通过粘接、烧结、涂覆的方式之一附着于所述基板上。这样可以将基板和石墨烯发热层分别制造,以获得更优效果。比如,可以微晶玻璃、硼硅玻璃、陶瓷
或适当的金属等材料制作基板。
[0009]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石墨烯发热体的加热面至少部分附着感温油墨层。这样,在石墨烯发热体通电释放远红外线,感温油墨层会因为远红外线作用而受热,进而变色。这样可以提供显示或警示作用,提高电热式烹饪器具使用便利性,同时提高电热式烹饪器具安全性。
[001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石墨烯发热体的加热面不同区域附着不同的所述感温油墨层。不同的所述感温油墨层感温产生不同的变色,这样可以形成显示功能,同时起到指示和警示作用。
[0011]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基板为远红外线透射板,所述石墨烯发热层位于所述基板的外表面。这样可以避免石墨烯发热层直接接触烹饪容器,进而保证石墨烯发热层的使用寿命,同时保证使用安全性。
[0012]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石墨烯发热体外部设置隔热层。这样可以减少释放远红外线的流失,减少对电热式烹饪器具其他部件(如电控器件)的不利影响,保证电热式烹饪器具的可靠性。
[0013]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石墨烯发热体外部还设置有反射板,所述反射板的内表面形成反射远红外线的反射表面。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远红外线流失,提高加热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反射将远红外线聚集到烹饪容器,提高电热式烹饪器具热效率。
[0014]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反射表面与所述石墨烯发热体之间具有间隙。这样可以减少反射板与石墨烯发热体的热传导,降低反射板温度,保证远红外线反射、汇聚效果。
[0015]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石墨烯发热体加热面形成与所述烹饪容器外表面对应的凹形加热腔。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石墨烯发热体易成型的特性,形成凹形加热腔,进而为热量汇聚,提高加热效率提供方便。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电热式烹饪器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所示电热式烹饪器具分解示意图;
[0018]图3为图1所示电热式烹饪器具,石墨烯发热体加热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进行描述。本文件中,使用的“内”、“外”等方位词是以烹饪容器或锅体为参考确定,靠近烹饪容器或锅体中心位置为“内”,相反的方向为“外”。
[0020]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电热式烹饪器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电热式烹饪器具分解示意图。
[002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热式烹饪器具包括底座100、烹饪容器200和盖体300。底座100作为基础部件,为烹饪提供支撑,同时形成安装电加热装置、电控器件的基础机构。烹饪容器200为电热式烹饪器具核心部分,容纳食物,提供烹饪空间。烹饪容器200底面或外表面与电加热装置形成的加热面相对或相接触,以接受热量,对烹饪空间的食物进行烹饪处理。盖体300可以与烹饪容器200上开口选择性地配合,以在烹饪期间,保持烹饪空间的相对封
闭。
[0022]如图所示,底座100包括外壳110、安装在外壳内的支架120和电加热装置130。外壳110一方面支撑在预定的作业平台上。支架120固定在外壳110内,以为安装电加热装置130、电控器件或其他部件提供基础。
[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加热装置130包括通电释放远红外线的石墨烯发热体131。其中。石墨烯发热体131支撑在所述支架120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石墨烯发热体131形成板状结构,形成与所述烹饪容器200的受热面(Q)相对的加热面P。石墨烯发热体131形成至少两个电极,所述电极与电源电连接。所述石墨烯发热体131大小一般与烹饪容器200匹配。
[0024]在进行烹饪作业时,可以使石墨烯发热体131通电,并释放远红外线。利用石墨烯发热体131释放的远红外线进行加热,使烹饪容器200内食物受热,实现烹饪的目的。与现有使发热材料达到高温后再释放光子辐射、对流及传导加热的原理不同,利用石墨烯材料,通电后直接释放远红外线,可以直接加热烹饪容器,具有更高的加热效率,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达到烹饪所需要的温度,缩小加热等待时间,可以更好提高烹饪器具使用体验,扩大烹饪器具的适应性。
[0025]请参考图3,该图为图1所示电热式烹饪器具,石墨烯发热体131加热原理示意图。本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热式烹饪器具,包括底座(100)和烹饪容器(200),所述底座(100)包括外壳(110)、安装在外壳(110)内的支架(120)和电加热装置(13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装置(130)包括通电释放远红外线的石墨烯发热体(131);所述石墨烯发热体(131)支撑在所述支架(120)上,所述石墨烯发热体(131)形成与所述烹饪容器(200)的受热面(Q)相对的加热面(P);石墨烯发热体(131)形成至少两个电极,所述电极与电源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式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发热体(131)包括基板(1311)和附着在所述基板(1311)表面的石墨烯发热层(13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热式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发热层(1312)通过粘接、烧结、涂覆的方式之一附着于所述基板(1311)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热式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发热体(131)的加热面(P)至少部分附着感温油墨层。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小伟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艾燊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