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管腔IV施用套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2134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管腔IV施用套装,该套装包括内径为第一值的第一管腔。第二管腔与该第一管腔配对,并且该第二管腔的内径为大于该第一值的第二值。合流器将来自该第一管腔的远端的流输出和来自该第二管腔的远端的流输出合并以在出口管腔中形成单个流输出。注射端口与该第一管腔相交,从而为在与该第二管腔的该流输出合并之前通过该第一管腔的该流提供注射通道。射通道。射通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双管腔IV施用套装
[0001]相关专利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5月9日提交的名称为“IV施用套装(IV Administration Set)”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2/845,769、于2019年5月17日提交的名称为“IV施用套装(IV Administration Set)”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2/849,742、于2019年6月6日提交的名称为“IV施用套装(IV Administration Set)”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2/858,133、于2020年2月7日提交的名称为“IV施用套装(IV Administration Set)”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2/971,435和于2020年5月7日提交的名称为“双管腔IV施用套装(DUAL LUMEN IV ADMINISTRATION SET)”的美国专利申请16/869,009的优先权,这些专利申请中的每一篇均通过引用全文并入本文。

技术介绍

[0003]在现代社会,在医疗过程中,尤其是涉及麻醉的医疗过程中,经由静脉(IV)滴注管线向接受手术的患者施用生理盐水和其他与健康或麻醉学相关的药物是很常见的。由于个体之间存在许多物理差异,药液和药物施用(以下称为“IV施用”)的技术和差异是复杂的。然而,在各种不同类型的程序中,为适应差异而采取的程序性步骤往往是相当常规的。也就是说,一旦施用者了解了个体的需要,基本上要做的就是监测患者并根据情况使用适当的程序性步骤在恰当的时间施用正确的量或剂量的药液/药物。
[0004]然而,自设想和实现IV施用以来的许多年里,用于这种程序性IV施用的设备几乎没有变化。当然,在材料技术、抗菌能力和所使用仪器的一些结构改进方面已经取得了进展。此外,随着施用者对身体功能的了解增加,施用过程中的差异也有所改善。然而,即使是最熟练的施用者也仍然会在无意中出错,而这些错误在设备得到改进的情况下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
附图说明
[0005]具体实施方式参考附图进行阐述。在这些图中,附图标记的最左边数字标识首次出现该附图标记的图。在不同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似或相同的项目。此外,附图可以被认为是提供了各个附图中各个部件的相对尺寸的近似描绘。但是,附图并非按比例绘制,并且在各个附图之内以及在不同附图之间的各个部件的相对尺寸可能与所描绘的有所不同。具体地,为了清楚起见,一些附图可以将部件描绘为一定的尺寸或形状,而其他附图可以将相同的部件描绘为更大的比例或不同的形状。
[0006]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双管腔程序性IV施用套装。
[0007]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另一种双管腔程序性IV施用套装。
[0008]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示例性冲洗泵。
[0009]图4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管腔辊夹具的侧视图。
[0010]图4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图4A中管腔辊夹具的顶视图。
[0011]图4C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图4A中管腔辊夹具的底视图。
[0012]图5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图2的程序性IV施用套装的药液输入端部分。
[0013]图5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图2的程序性IV施用套装的IV端部分。
[0014]图6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微管腔注射端口。
[0015]图6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宏管腔注射端口。
[0016]图7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注射端口清洁装置。
[0017]图7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另选的注射端口清洁装置。
[0018]图8示出了经由双管腔IV施用套装向患者施用IV药液和/或药剂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概述
[0020]本公开涉及IV施用套装(“IV套装”或“套装”)的各种实施方案。根据环境或用户的不同,根据本公开的IV施用套装的实施方案可在不同情况下被称为程序性IV施用套装、运停式IV施用套装、双管腔IV施用套装或冲洗式IV施用套装—这些名称中的每一者可在本文中涉及IV施用套装时互换使用。更具体地,本文的主题涉及双管腔IV套装。本文所述的双管腔IV套装的实施方案的优点在于,施用者(被授权经由该双管腔IV套装施用药液和/或药物的个体)能够在操作过程中与主药液递送腔分开施用药剂。因此,双管腔IV套装在药液和药物递送方面为患者和施用者提供了更高的效率、准确性、速度和精确度,而不与主药液递送腔相互干扰。这些益处可使IV施用根据患者身体的特定和瞬时或意外需求进行更精确地调整。由双管腔IV套装提供的其他优点可在本文中列出,也可不在本文中列出,但专业施用者在使用双管腔IV套装的实施方案时可认识到。双管腔IV施用套装的例示性实施方案
[0021]图1描绘了双管腔IV施用套装100的一个实施方案。从双管腔IV施用套装100的近端开始(即,为了进行描述,术语“近”在下文中指向双管腔IV施用套装100的位于“药液输入”端上的一部分,因此,“药液出口”端可被称为远端),该双管腔IV施用套装可包括:尖端102和滴注室104,用于附接到流体袋(未示出)以根据患者的需要施用生理盐水或其他类似生理盐水的药液。尖端102可与用于从生理盐水袋抽取药液的已知医用尖端相同或相似。另外,滴注室104可与用于现有IV套装的已知滴注室相同或相似。
[0022]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单条输入流管线106可从滴注室104延伸。由于本公开的特征部(即,两个不同尺寸的管腔)与常规单管腔IV施用套装相比有区别,因此单条输入流管线106可被称为宏尺寸IV管,其尺寸可与常规单管腔IV施用套装的单管腔管相当。此外,在一个未示出但专利技术人考虑到的实施方案中,可将输入流分成两条单独的输入管线,以直接满足双管腔IV施用套装100的双管腔。然而,这种输入流布置使用起来可能比较麻烦。因此,如上所述和所绘,单条输入流管线106可更方便地使用。
[0023]继续对图1中的附加特征部进行描述,单条输入流管线106在近端连接到滴注室104,并且可在远端连接到止回阀108。止回阀108可包括在双管腔IV施用套装100中以确保药液仅沿一个方向流动,从而防止回流。一般来讲,止回阀108可与现有的止回阀相同或相似。
[0024]分流器110被纳入以便于将药液从单条输入流管线106同时引导到双管腔IV施用套装100的第一管腔112和第二管腔114中。第一管腔112在本文中也可被称为“微管腔”以描
述第一管腔112相对于第二管腔114(或“宏管腔”)的相对尺寸。也就是说,由于第一管腔112的内径小于第二管腔114的内径,因此第一管腔112的流量容量小于第二管腔114的流量容量。因此,这并不意味着管腔的内径或外径必须具有“微”尺寸,尽管这也是一种可能性。注意,如图1所绘,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止回阀108可直接与单条输入流管线106串联。然而,在如图2所绘的一个另选实施方案中,止回阀(标识为20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双管腔IV施用套装(“套装”),所述套装包括:内径为第一值的第一管腔;与所述第一管腔配对的第二管腔,所述第二管腔的内径为大于所述第一值的第二值;合流器,所述合流器将来自所述第一管腔的远端的流输出和来自所述第二管腔的远端的流输出合并,以在出口管腔中形成单个流输出;和注射端口,所述注射端口与所述第一管腔相交,从而为在与所述第二管腔的所述流输出合并之前通过所述第一管腔的所述流提供注射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装,所述套装还包括冲洗泵,所述冲洗泵与通过所述第一管腔的所述流串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套装,其中所述冲洗泵设置在所述注射端口的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套装,其中所述冲洗泵在其流输入端包括球阀。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装,其中所述注射端口是第一注射口,并且其中所述套装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注射端口,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注射端口与所述第二管腔相交,从而为在与所述第一管腔的所述流输出合并之前通过所述第二管腔的所述流提供注射通道。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装,其中所述第一管腔与所述第二管腔在其各自的外表面之间至少部分地纵向耦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装,所述套装还包括分流器,所述分流器将来自单个流输入的输入分成进入所述第一管腔的第一流输入和进入所述第二管腔的第二流输入。8.一种双管腔IV施用套装(“套装”),所述套装包括:第一尺寸的第一管腔;与所述第一管腔配对的第二管腔,所述第二管腔的第二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尺寸;合流器,所述合流器将来自所述第一管腔的远端的流输出和来自所述第二管腔的远端的流输出合并,以在出口管腔中形成单个流输出;可挤压式冲洗泵,所述可挤压式冲洗泵与通过所述第一管腔的所述流串联设置;和注射端口,所述注射端口与所述第一管腔相交,从而为在与所述第二管腔的所述流输出合并之前通过所述第一管腔的所述流提供注射通道。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套装,所述套装还包括分流器,所述分流器将来自单条输入流管线的输入分成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C
申请(专利权)人:博纳斯创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