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砂岩回灌能力评价的热储类型划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81978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砂岩回灌能力评价的热储类型划分方法,包括:步骤1,利用水动力学回灌量计算公式,确定砂岩回灌能力评价因子;步骤2,根据储层划分方法及注水井回注压力变化规律,确定砂岩热储回灌能力评价因子划分界限;步骤3,利用录井、测井和物性分析资料,统计热储渗透性,按照储层渗透性分类标准确定热储的渗透性类型;步骤4,统计热储单层砂岩厚度,按照单层砂岩厚度分类标准确定热储的回注难易等级类型;步骤5,综合利用热储渗透性及单层砂岩厚度这些砂岩回灌能力评价因子划分热储类型。该基于砂岩回灌能力评价的热储类型划分方法可操作性强,同时为下一步热储回灌量及回灌压力的确定、采灌井网的设计提供了更科学有效的依据。效的依据。效的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砂岩回灌能力评价的热储类型划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开发
,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基于砂岩回灌能力评价的热储类型划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胜利油田正在大力推进采灌模式的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但在利用过程中出现了回灌率低、回灌量逐渐减少、回灌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没有进行回灌能力评价导致采灌方案不合理,具体来说就是由于没有弄清热储砂岩的回灌能力差异性,没有考虑砂岩回灌能力不同对热储采灌方案的影响。
[0003]对于热储类型前人已从展布特征、储集空间、介质类型等不同角度进行了划分,但目前的热储类型划分方案并不能全面反映热储回灌能力的强弱,从而制约了砂岩热储地热资源以采灌模式为主的绿色可持续开发及利用。
[0004]在申请号:CN201510823903.4的中国专利申请中,涉及到一种沉积盆地型地热资源类型划分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利用钻井、测井、录井、地震这些数据资料划分沉积盆地构造带;步骤2,针对不同构造带确定地层岩性组合及厚度;步骤3,通过岩心取样测试明确各构造带不同岩性地层热导率;步骤4,获取构造带井筒测温数据,利用井筒测温数据确定地温梯度分布;步骤5,综合利用不同岩性热导率和地温梯度通过地热学公式计算大地热流值,明确大地热流值平面分布规律;以及步骤6,据平面大地热流值分布划分沉积盆地地热资源类型。该项专利的沉积盆地地热资源类型是基于热储温度恢复能力的划分方案,划分依据是低温回灌尾水回灌到热储中的温度恢复速率快慢,但没有考虑碎屑岩热储的回灌难易程度也就是回灌能力,回灌能力的评价是制约沉积盆地型碎屑岩热储能否实现采灌模式绿色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重要一环。为此我们专利技术了一种新的基于砂岩回灌能力评价的热储类型划分方法,解决了以上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利用单层砂岩厚度及热储渗透性来划分热储类型的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基于砂岩回灌能力评价的热储类型划分方法,该基于砂岩回灌能力评价的热储类型划分方法包括:步骤1,利用水动力学回灌量计算公式,结合地热开发实践,确定砂岩回灌能力评价因子;步骤2,根据储层划分方法及注水井回注压力变化规律,确定砂岩热储回灌能力评价因子划分界限;步骤3,利用录井、测井和物性分析资料,统计热储渗透性,按照储层渗透性分类标准确定热储的渗透性类型;步骤4,统计热储单层砂岩厚度,按照单层砂岩厚度分类标准确定热储的回注难易程度等级类型;步骤5,综合利用热储渗透性及单层砂岩厚度这些砂岩回灌能力评价因子划分热储类型。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0008]在步骤1,根据水动力学回灌量计算公式及地热开发利用实践经验,砂岩热储回灌能力的评价因子为渗透系数、热储利用厚度和回注压力,其中热储利用厚度受控于用热需求,渗透系数表征热储原始渗流能力强弱,回注压力参数表征热储回灌难易程度;由此决定热储回灌能力的评价因子为热储渗透性和回注压力;热储渗透率越小,回注压力越大,表明砂岩回灌能力越差。
[0009]在步骤1,水动力学回灌量计算公式为:
[0010]Q=2.73KMH/lg(R/r)
ꢀꢀꢀꢀꢀꢀꢀꢀꢀꢀꢀꢀꢀꢀꢀꢀ
(式1)
[0011]式中,Q-单井回灌水量,m3/d;
[0012]K-渗透系数,m/d;
[0013]M-砂岩厚度,m;
[0014]H-回注压力,水头高度,m;
[0015]r-井径,m,取0.065m;
[0016]R-影响半径,m。
[0017]在步骤2,根据油气储层评价方法,按照渗透率将热储划分为特高渗即渗透系数K≥2000md、高渗即渗透系数K的取值范围是500md≤K<2000md、中渗即渗透系数K的取值范围是50md≤K<500md三种。
[0018]在步骤2,引入单位回注压力概念进行注水井回灌压力变化规律的分析,单位回注压力为回灌单位体积水量的回注压力,分析单位回注压力与砂岩总厚度、单层砂岩厚度、热储岩性这些热储原始参数的相关关系,明确单层砂岩厚度与单位回注压力呈反比例关系,即单层厚度越大,单位回注压力越小,按单层厚度随单位回注压力变化情况将热储划分为厚层>20米、中厚层8-20米、薄层<8米三种。
[0019]在步骤2,单位回注压力的计算公式为:
[0020]p=P/V
ꢀꢀꢀꢀꢀꢀꢀꢀꢀꢀꢀꢀꢀꢀꢀꢀꢀꢀꢀꢀꢀꢀꢀꢀꢀ
(式2)
[0021]式中,p—单位回注压力(10-3MPa/m3);P—回注压力(10-3MPa);V—回注水量(m3)。
[0022]在步骤3,热储渗透性分类标准依据为油气储层评价方法,利用录井、测井和物性分析资料,统计热储渗透性,按照特高渗即渗透系数K≥2000md、高渗即渗透系数K的取值范围是500md≤K<2000md、中渗即渗透系数K的取值范围是50md≤K<500md,确定热储的渗透性类型。
[0023]在步骤4,统计热储单层砂岩厚度,按照单层砂岩厚度厚层>20米、中厚层8-20米、薄层<8米分类标准确定热储的单层厚度类型。
[0024]在步骤5,根据热储渗透性及单层砂岩厚度,按照回灌能力好即厚层特高渗、中厚层特高渗、厚层高渗,回灌能力中等即薄层特高渗、中厚层高渗、厚层中渗,回灌能力差即薄层高渗,中厚层中渗、薄层中渗划分标准,确定砂岩热储基于回灌能力评价的热储类型。
[0025]本专利技术的基于砂岩回灌能力评价的热储类型划分方法,适用前提是已经有一定勘探开发井资料并且地热开发利用区块已经明确,能够进行回灌能力评价,该基于砂岩回灌能力评价的热储类型划分新方法,解决了砂岩热储回灌难易程度评价的问题,且为回灌量、回灌压力等参数的确定提供了评价方法,避免了由于回灌参数确定不准导致的回灌不彻底或者热储压力降低、采水温度降低等问题,整个方法可操作性强,实现了基于砂岩回灌能力评价的热储类型划分,为提高地热资源可循环利用效率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理论支撑。本发
明基于砂岩回灌能力评价的热储类型划分新方法,实现了砂岩热储回灌能力的钻前预测,其流程及方法可操作性强;建立的回灌能力评价因子及其划分界限和标准均可通过类似地热田检验,提出的评价因子及其划分界限,以及热储类型划分方法是在进行大量的实验研究和地热数值模拟基础上对比得出的,具有指导地热开发利用的实际意义。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基于砂岩回灌能力评价的热储类型划分方法的一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热储单层厚度划分界限分析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热储类型划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较佳实施例,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砂岩回灌能力评价的热储类型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基于砂岩回灌能力评价的热储类型划分方法包括:步骤1,利用水动力学回灌量计算公式,确定砂岩回灌能力评价因子;步骤2,根据储层划分方法及注水井回注压力变化规律,确定砂岩热储回灌能力评价因子划分界限;步骤3,利用录井、测井和物性分析资料,统计热储渗透性,按照储层渗透性分类标准确定热储的渗透性类型;步骤4,统计热储单层砂岩厚度,按照单层砂岩厚度分类标准确定热储的回注难易等级类型;步骤5,综合利用热储渗透性及单层砂岩厚度这些砂岩回灌能力评价因子划分热储类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砂岩回灌能力评价的热储类型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根据水动力学回灌量计算公式,砂岩热储回灌能力的评价因子为渗透系数、热储利用厚度和回注压力,其中热储利用厚度受控于用热需求,渗透系数表征热储原始渗流能力强弱,回注压力参数表征热储回灌难易程度;由此决定热储回灌能力的评价因子为热储渗透性和回注压力;热储渗透率越小,回注压力越大,表明砂岩回灌能力越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砂岩回灌能力评价的热储类型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水动力学回灌量计算公式为:Q=2.73KMH/lg(R/r)
ꢀꢀꢀꢀꢀꢀ
(式1)式中,Q-单井回灌水量,m3/d;K-渗透系数,m/d;M-砂岩厚度,m;H-回注压力,水头高度,m;r-井径,m;R-影响半径,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砂岩回灌能力评价的热储类型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根据油气储层评价方法,按照渗透率将热储划分为特高渗即渗透系数K≥2000md、高渗即渗透系数K的取值范围是500md≤K<2000md、中渗即渗透系数K的取值范围是50md≤K<500md三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砂岩回灌能力评价的热储类型划分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永红黄蓉李晓燕郗凤琨陈云华朱德燕宋振修丁桔红张顺赵铭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