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洁志专利>正文

一种烧烫伤专用冷疗绷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1863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烧烫伤专用冷疗绷带装置,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冷疗绷带一,冷疗绷带一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冷敷管路一,冷敷管路一的右侧后端开口处固定连接有排液管一,冷敷管路一的右侧前端开口处固定连接有入液管一,排液管一和入液管一的右端开口均固定连接有尖端接口管一,冷疗绷带一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胶布,冷疗绷带一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魔术贴子面一,冷疗绷带一的右侧设置有冷疗绷带二,冷疗绷带二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冷敷管路二,冷敷管路二的左侧后端开口处固定连接有连接管一,解决了实际操作性差,创面残存的热力会继续作用、加深创面,为后期创面愈合造成困难的技术问题。造成困难的技术问题。造成困难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烧烫伤专用冷疗绷带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烧烫伤专用冷疗绷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创面冷疗在烧烫伤早期发挥极其重要作用,早期紧急冷疗处理能够阻止热力继续作用于创面使其加深,并可减轻疼痛、减少创面渗出和水肿,早期冷疗及时、得当对于后期的创面修复发挥重要作用。冷疗时间取决于致伤原因、受热温度、时间等,以停止冷疗后,患者无自觉伤口疼痛难忍为满意指标,目前推荐冷疗时间为至少0.5~1h,在伤后6h内均有明显疗效。
[0003]现有冷疗方法多以将烧烫伤后创面直接置于自来水下冲洗或浸泡,或用浸有冷水的毛巾、纱布覆盖创面降温为主,碍于现有临床条件,自来水冲洗多难以坚持至0.5小时,如躯干、会阴、臀部等处也难以浸泡,冷毛巾湿敷又存在需要频繁更换、冷疗效果不稳定、自来水或不洁毛巾污染创面等缺点,实际操作性差,临床上多只冷疗5~10分钟甚至不进行冷疗,便给予创面清创包扎治疗,创面残存的热力会继续作用、加深创面,为后期创面愈合造成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烧烫伤专用冷疗绷带装置,解决了实际操作性差,创面残存的热力会继续作用、加深创面,为后期创面愈合造成困难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烧烫伤专用冷疗绷带装置,包括冷疗绷带一,所述冷疗绷带一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冷敷管路一,所述冷敷管路一的右侧后端开口处固定连接有排液管一,所述冷敷管路一的右侧前端开口处固定连接有入液管一,所述排液管一和入液管一的右端开口均固定连接有尖端接口管一,所述冷疗绷带一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胶布,所述冷疗绷带一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魔术贴子面一,所述冷疗绷带一的右侧设置有冷疗绷带二,所述冷疗绷带二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冷敷管路二,所述冷敷管路二的左侧后端开口处固定连接有连接管一,所述冷敷管路二的左侧前端开口处固定连接有连接管二,所述连接管一和连接管二的左侧圆周侧面均固定套接有橡胶封口管一,所述冷疗绷带二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魔术贴母面一,所述冷疗绷带二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魔术贴子面二,所述冷敷管路二的右侧后端开口处固定连接有连接管三,所述冷敷管路二的右侧前端开口处固定连接有连接管四,所述连接管三和连接管四的右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尖端接口管二,所述尖端接口管一的圆周侧面右端滑动连接橡胶封口管一的内壁,所述冷敷管路一和冷敷管路二呈U形双向并行状,所述冷疗绷带二的右侧设置有外壳。
[0006]优选的,所述冷疗绷带一和冷疗绷带二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绷带覆盖面,所述冷敷管路一位于绷带覆盖面和冷疗绷带一之间,所述冷敷管路二位于绷带覆盖面和冷疗绷带二之间。
[0007]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左右侧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前侧面右端固定连
接有制冷机,所述隔板的前侧面左端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制冷机和水泵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外壳的内壁底板上表面,所述外壳的左侧面前端贯穿固定连接有输送管,所述外壳的左侧面后端贯穿固定连接有回收管,所述输送管和回收管的左侧圆周侧面均固定套接有橡胶封口管二,所述输送管的右端开口贯穿固定连接水泵的侧面,所述尖端接口管二的圆周侧面右端滑动连接橡胶封口管二的内壁。
[0008]优选的,所述外壳的上表面右端固定连接有铰链一,所述铰链一的圆周侧面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左侧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铰链二,所述铰链二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卡扣,所述外壳的左侧面上端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侧面贯穿滑动连接卡扣的右侧面下端,所述盖板的上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把手。
[0009]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后侧面固定连接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的后侧面固定连接有散热鳍片。
[0010]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前侧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数显屏。
[0011]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烧烫伤专用冷疗绷带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提供一种烧烫伤专用冷疗绷带装置,通过设置冷敷管路一和冷敷管路二,将固定胶布贴到患者创口一侧,使冷疗绷带一下表面贴合创口,若贴合面积不够的话,将冷疗绷带二通过橡胶封口管一和尖端接口管一接到冷疗绷带一远离固定胶布的一侧,再将魔术贴母面一和魔术贴子面一粘贴固定即可,从而加大覆盖的面积,且可接入多个冷疗绷带二,便于灵活调整,隔板后侧空间、冷敷管路二和冷敷管路一形成闭合循环回路,内部注射液能够循环流动,烧烫伤创面残存热量与冷敷管路一和冷敷管路二内冷的注射液进行热力交换,热力随注射液不断带出,循环往复达到持续降温作用,冷敷管路一和冷敷管路二呈U形双向并行状,加大与创面的热力交换面积,提高降温效果,冷疗液体始终位于闭合循环管路中,不直接接触创面,避免了以往冷疗操作中,冷水泼溅、沾染到操作台、浸湿患者衣物等,便于周围环境的清洁打扫,创面残存热力通过交换,被注射液带离创面,同时回输的注射液经过制冷机再次冷却,达到循环往复,将热力持续从创面抽离,效果好。
[0013]本技术提供一种烧烫伤专用冷疗绷带装置,通过设置导热板,当带有热量的注射液输回外壳时,导热板吸收热量并通过散热鳍片排到空气中,散热鳍片加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热量传输效率,配合制冷机的制冷进一步提高对注射液的降温效果,从而提高冷敷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冷疗绷带一和冷疗绷带二结构拆解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外壳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图2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8]图中:101、冷疗绷带一,102、冷敷管路一,103、排液管一,104、入液管一,105、尖端接口管一,106、固定胶布,107、魔术贴子面一,108、冷疗绷带二,109、冷敷管路二,110、连接管一,111、连接管二,112、橡胶封口管一,113、魔术贴母面一,114、魔术贴子面二,115、连接
管三,116、连接管四,117、尖端接口管二,2、绷带覆盖面,301、外壳,302、隔板,303、制冷机,304、水泵,305、输送管,306、回收管,307、橡胶封口管二,401、铰链一,402、盖板,403、固定块,404、铰链二,405、卡扣,406、卡块,407、把手,501、导热板,502、散热鳍片,6、数显屏。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实施例一:
[0021]请参阅图1

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冷疗绷带一101,冷疗绷带一10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冷敷管路一102,冷敷管路一102的右侧后端开口处固定连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烧烫伤专用冷疗绷带装置,包括冷疗绷带一(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疗绷带一(10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冷敷管路一(102),所述冷敷管路一(102)的右侧后端开口处固定连接有排液管一(103),所述冷敷管路一(102)的右侧前端开口处固定连接有入液管一(104),所述排液管一(103)和入液管一(104)的右端开口均固定连接有尖端接口管一(105),所述冷疗绷带一(10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胶布(106),所述冷疗绷带一(10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魔术贴子面一(107),所述冷疗绷带一(101)的右侧设置有冷疗绷带二(108),所述冷疗绷带二(10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冷敷管路二(109),所述冷敷管路二(109)的左侧后端开口处固定连接有连接管一(110),所述冷敷管路二(109)的左侧前端开口处固定连接有连接管二(111),所述连接管一(110)和连接管二(111)的左侧圆周侧面均固定套接有橡胶封口管一(112),所述冷疗绷带二(108)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魔术贴母面一(113),所述冷疗绷带二(108)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魔术贴子面二(114),所述冷敷管路二(109)的右侧后端开口处固定连接有连接管三(115),所述冷敷管路二(109)的右侧前端开口处固定连接有连接管四(116),所述连接管三(115)和连接管四(116)的右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尖端接口管二(117),所述尖端接口管一(105)的圆周侧面右端滑动连接橡胶封口管一(112)的内壁,所述冷敷管路一(102)和冷敷管路二(109)呈U形双向并行状,所述冷疗绷带二(108)的右侧设置有外壳(3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烫伤专用冷疗绷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疗绷带一(101)和冷疗绷带二(108)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绷带覆盖面(2),所述冷敷管路一(102)位于绷带覆盖面(2)和冷疗绷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洁志
申请(专利权)人:林洁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