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吡啶酮乙醇胺盐的溶解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18633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1:26
本申请涉及一种制备吡啶酮乙醇胺盐的溶解釜,涉及溶解釜的领域,其包括釜体,釜体上端部设有釜盖,釜盖上方转动连接有进料斗,进料斗底部沿其周向开设有若干排第一通孔,釜盖沿其周向开设有若干排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相互适配且一一对应,釜体内转动连接有搅拌轴,搅拌轴沿其轴向设有若干排拨板,釜体设有驱动进料斗转动的驱动装置。本申请驱动装置带动进料斗转动,每当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连通时,物料从距搅拌轴不同距离的位置均匀的落入釜体,配合搅拌轴的转动搅拌,具有物料溶解速度较快的效果。度较快的效果。度较快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备吡啶酮乙醇胺盐的溶解釜


[0001]本申请涉及溶解釜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制备吡啶酮乙醇胺盐的溶解釜。

技术介绍

[0002]吡啶酮乙醇胺盐具有卓越的止痒效果,能有效杀灭生于皮肤的菌类,并且有特殊的去体臭功效,是一种高效杀菌剂;目前,多用于洗发、浴液、化妆护肤品等日用品中。
[0003]相关技术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274101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溶解釜,包括有罐体,罐体的上端设有进料口,罐体侧壁的上端分别设有进、出液口,进液口的高度高于出液口的高度,罐体内转动安装有搅拌轴,搅拌轴上具有搅拌桨,罐体的上端安装有电机,电机与搅拌轴传动连接。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上述溶解釜进料口固定在釜体的偏心位置处,物料落点较为集中导致溶解速度较慢。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加快溶解速度,本申请提供一种制备吡啶酮乙醇胺盐的溶解釜。
[0006]本申请提供一种制备吡啶酮乙醇胺盐的溶解釜,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制备吡啶酮乙醇胺盐的溶解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上端部设有釜盖,釜盖上方转动连接有进料斗,进料斗底部沿其周向开设有若干排第一通孔,釜盖沿其周向开设有若干排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相互适配且一一对应,釜体内转动连接有搅拌轴,搅拌轴沿其轴向设有若干排拨板,釜体设有驱动进料斗转动的驱动装置。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装置带动进料斗转动,每当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连通时,物料从距搅拌轴不同距离的位置均匀的落入釜体,配合搅拌轴的转动搅拌,物料的溶解速度较快。
[0009]可选的,所述釜盖与釜体转动连接。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釜盖转动可改变第二通孔的位置,进而改变物料落入釜体的位置,有利于加速物料的溶解。
[0011]可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横轴、竖轴和第一套筒,横轴与釜体转动连接,横轴设有第一锥齿轮,竖轴与进料斗固定连接,竖轴下端部固设有第二锥齿轮,第一套筒与釜盖固定连接且与竖轴转动连接,第一套筒下端部固设有与第一锥齿轮适配的第三锥齿轮,第三锥齿轮固设有连接环,连接环背离第三锥齿轮的一端固设有第四锥齿轮,第四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之间设有两个传动锥齿轮,传动锥齿轮均与连接环转动连接。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轴经第一锥齿轮及第三锥齿轮带动第一套筒及釜盖转动,同时第三锥齿轮经连接环、第四锥齿轮及传动主齿轮带动竖轴及进料斗转动,实现一个电机控制进料斗与釜盖差速转动,结构简单控制方便。
[0013]可选的,所述搅拌轴沿其轴向滑动连接有若干第二套筒,若干排拨板与第二套筒一一对应,拨板均与对应的第二套筒固定连接,釜体内壁开设有若干导向槽,导向槽均呈波
浪状。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轴经第二套筒带动拨板沿导向槽转动,拨板在导向槽的作用下循环起伏,提高对物料的效果,有利于加快溶解速度。
[0015]可选的,所述釜体外套设有温控层,温控层内设有加热管及冷却管,加热管及冷却管均螺旋设置。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利用冷却管及加热管控制釜体内的温度,以便为物料提供最佳的溶解温度条件,进而加快溶解速度。
[0017]可选的,所述搅拌轴与连接环固定连接。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轴在驱动电机作用下发生转动,节省了电机且提高了操作便利性。
[0019]可选的,所述釜体下端部呈锥台状且从上至下直径逐渐减小,搅拌轴下端部固设有推进叶片。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重力作用下逐渐沉淀在底部的物料向推进叶片汇集进而在推进叶片的作用下向上运动,物料不易沉积,提高了溶解速度。
[0021]可选的,所述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及传动锥齿轮外套设有防护箱,防护箱与釜体固定连接。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箱使物料不直接与驱动装置接触,有利于提高使用寿命。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通过设置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驱动装置带动进料斗转动,每当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连通时,物料从距搅拌轴不同距离的位置均匀的落入釜体,配合搅拌轴的转动搅拌,物料的溶解速度较快;
[0025]2.通过釜盖与釜体转动连接,釜盖转动可改变第二通孔的位置,进而改变物料落入釜体的位置,有利于加速物料的溶解;
[0026]3.通过设置第二套筒及导向槽,搅拌轴经第二套筒带动拨板沿导向槽转动,拨板在导向槽的作用下循环起伏,提高对物料的效果,有利于加快溶解速度。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一种制备吡啶酮乙醇胺盐的溶解釜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旨在突显釜体内部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0029]图3旨在突显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31]图5旨在突显导向槽的位置示意图。
[0032]附图标记说明:1、釜体;2、釜盖;21、第二通孔;3、进料斗;31、第一通孔;4、搅拌轴;41、第二套筒;411、拨板;5、驱动装置;51、横轴;52、竖轴;53、第一套筒;511、第一锥齿轮;521、第二锥齿轮;531、第三锥齿轮;5311、连接环;5312、第四锥齿轮;54、传动锥齿轮;11、导向槽;12、温控层;121、加热管;122、冷却管;42、推进叶片;6、防护箱;7、环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结合全部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4]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制备吡啶酮乙醇胺盐的溶解釜。
[0035]参照图1和图2,一种制备吡啶酮乙醇胺盐的溶解釜,包括釜体1,釜体1成竖直放置的圆柱状,釜体1上端部安装有釜盖2,使用者向釜体1内加入待加工溶液,釜盖2上方安装有进料斗3,使用者将待加工的物料放入进料斗3内,进料斗3底部沿其周向开设有六排第一通孔31,物料经第一通孔31逐渐接近釜盖2,釜盖2沿其周向开设有若干排第二通孔21,第一通孔31与第二通孔21相互适配且一一对应,进料斗3及筒盖均可沿釜体1的中心轴线转动,当第一通孔31与第二通孔21连通时,物料落入釜体1内与溶液接触发生溶解。
[0036]参照图2和图3,釜体1安装有驱动装置5,驱动装置5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釜体1上端部且其输出轴水平设置,驱动电机输出轴延伸至釜体1内且与釜体1转动连接,驱动电机输出轴位于釜体1内的一端同轴固定安装有横轴51,釜体1上端部固定安装有防护箱6,横轴51背离驱动电机的一端延伸至防护箱6内且与防护箱6转动连接,使用者控制驱动电机启动,进而控制横轴51转动,横轴51位于防护箱6内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511,第一锥齿轮511随横轴51同步转动。
[0037]参照图2和图3,釜盖2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一套筒53,第一套筒53下端部固定安装有第三锥齿轮531,第三锥齿轮5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吡啶酮乙醇胺盐的溶解釜,包括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上端部设有釜盖(2),釜盖(2)上方转动连接有进料斗(3),进料斗(3)底部沿其周向开设有若干排第一通孔(31),釜盖(2)沿其周向开设有若干排第二通孔(21),第一通孔(31)与第二通孔(21)相互适配且一一对应,釜体(1)内转动连接有搅拌轴(4),搅拌轴(4)沿其轴向设有若干排拨板(411),釜体(1)设有驱动进料斗(3)转动的驱动装置(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吡啶酮乙醇胺盐的溶解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盖(2)与釜体(1)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吡啶酮乙醇胺盐的溶解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5)包括横轴(51)、竖轴(52)和第一套筒(53),横轴(51)与釜体(1)转动连接,横轴(51)设有第一锥齿轮(511),竖轴(52)与进料斗(3)固定连接,竖轴(52)下端部固设有第二锥齿轮(521),第一套筒(53)与釜盖(2)固定连接且与竖轴(52)转动连接,第一套筒(53)下端部固设有与第一锥齿轮(511)适配的第三锥齿轮(531),第三锥齿轮(531)固设有连接环(5311),连接环(5311)背离第三锥齿轮(531)的一端固设有第四锥齿轮(5312),第四锥齿轮(5312)与第二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建周宇峰崔晓明秦莉锦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东方化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