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束固定架,包括底盘和固定在底盘底部支撑腿,所述底盘的顶部中心处通过轴承套转动连接有收线柱,所述底盘的顶部通过轴承套转动连接有沿底盘顶部圆心呈环形阵列分布的三个挡柱,所述三个挡柱的底部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贯穿底盘的轴杆,三个所述轴杆的外部均固定连接有传动轮,且三个所述传动轮之间设置有传动皮带,所述收线柱的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贯穿底盘的中轴柱,所述中轴柱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主动涡轮,其中一个所述轴杆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涡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首先,能对线束进行收纳固定,解决了线束放置容易打结缠绕的问题,其次,能辅助线束展开放线,提升了放线的便捷性。提升了放线的便捷性。提升了放线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束固定架
[0001]本技术涉及线束固定架
,尤其涉及一种线束固定架。
技术介绍
[0002]线束是一种传递电力的工具,随着人们对电力的的开发应用,当代社会对电的使用越来越多,线束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位置。
[0003]线束在实际使用时,线束的放置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麻烦,比如说线束过长不容易收拾,传统的线束存放大多通过堆放的形式,会存在线束缠绕和打结等问题,并且,线束在展开放线时,大多为纯手动线束展开放线,存在线束展开放线便捷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线束存放容易缠绕打结和线束展开便捷性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便于可对线束固定存放和便于线束展开的线束固定架。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线束固定架,包括底盘和固定在底盘底部支撑腿,所述底盘的顶部中心处通过轴承套转动连接有收线柱,所述底盘的顶部通过轴承套转动连接有沿底盘顶部圆心呈环形阵列分布的三个挡柱,所述三个挡柱的底部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贯穿底盘的轴杆,三个所述轴杆的外部均固定连接有传动轮,且三个所述传动轮之间设置有传动皮带,所述收线柱的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贯穿底盘的中轴柱,所述中轴柱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主动涡轮,其中一个所述轴杆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涡轮,所述第一主动涡轮和第二主动涡轮之间设置有与第一主动涡轮和第二主动涡轮啮合传动的蜗杆,所述底盘的底部安装有用于驱动蜗杆转动的驱动机构。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8]所述挡柱和收线柱的外部均固定连接有柔性套。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0]所述柔性套采用橡胶材质制成。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2]所述收线柱呈顶部开口的内部中空结构。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4]所述驱动机构为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蜗杆同轴固定连接。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6]所述底盘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沿底盘顶部圆心呈环形阵列分布的三个固定柱,且每个所述固定柱的内部均开设有多个限位孔。
[0017]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能对线束进行收纳固定,将线束绕卷在收线柱外部靠近收线柱和挡柱之间,绕卷完毕后,将线束末端插入固定柱对应的限位孔的内侧,完成对线束末端的固定,又通过挡
柱对线束的阻挡,从而完成对线束的整理存放,由于蜗杆对第一主动涡轮和第二主动涡轮具有单向锁合的功能,可防止线束绕卷存放在收线柱外部时收线柱和挡柱的自转,从而线束放置状态下收线柱和挡柱是固定不动的状态,解决了线束放置容易打结缠绕的问题。
[0019]2、能辅助线束展开放线,当需要进行线束放线时,通过驱动电机控制蜗杆进行转动,通过蜗杆与第一主动涡轮和第二主动涡轮的啮合传动,从而分别带动第一主动涡轮和第二主动涡轮顺时针转动和逆时针转动,又由于逆时针转动的第二主动涡轮会带动中轴柱和收线柱同步逆时针转动,从而完成收线柱的转动放线,而第一主动涡轮顺时针转动时,会带动其对应的轴杆和传动轮顺时针转动,由于三个传动轮之间设置有传动皮带,从而带动三个传动轮同步顺时针转动,由此带动三个挡柱同步顺时针转动,从而三个挡柱会沿着线束放线走向推动线束的放线,由此对线束的放线进行辅助,提升了放线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
[0021]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仰视立体示意图;
[0022]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俯视立体示意图;
[0023]图例说明:
[0024]1、底盘;2、支撑腿;3、收线柱;4、挡柱;5、柔性套;6、驱动电机;7、第一主动涡轮;8、蜗杆;9、轴杆;10、传动轮;11、传动皮带;12、中轴柱;13、第二主动涡轮;14、固定柱;1401、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请参阅图1
‑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线束固定架,包括底盘1和固定在底盘1底部支撑腿2,底盘1的顶部中心处通过轴承套转动连接有收线柱3,底盘1的顶部通过轴承套转动连接有沿底盘1顶部圆心呈环形阵列分布的三个挡柱4,三个挡柱4的底部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贯穿底盘1的轴杆9,三个轴杆9的外部均固定连接有传动轮10,且三个传动轮10之间设置有传动皮带11,收线柱3的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贯穿底盘1的中轴柱12,中轴柱1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主动涡轮13,其中一个轴杆9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涡轮7,第一主动涡轮7和第二主动涡轮13之间设置有与第一主动涡轮7和第二主动涡轮13啮合传动的蜗杆8,底盘1的底部安装有用于驱动蜗杆8转动的驱动机构,线束存放时,将线束绕卷在收线柱3外部靠近收线柱3和挡柱4之间,通过挡柱4对线束的阻挡,从而完成对线束的整理存放,由于蜗杆8对第一主动涡轮7和第二主动涡轮13具有单向锁合的功能,可防止线束绕卷存放在收线柱3外部时收线柱3和挡柱4的自转,从而线束放置状态下收线柱3和挡柱4是固定不动的状态,当需要进行线束放线时,通过驱动机构控制蜗杆8进行转动,通过蜗杆8与第一主动涡轮7和第二主动涡轮13的啮合传动,从而分别带动第一主动涡轮7和第二主动涡轮13顺时针转动和逆时针转动,又由于逆时针转动的第二主动涡轮13会带动中轴
柱12和收线柱3同步逆时针转动,从而完成收线柱3的转动放线,而第一主动涡轮7顺时针转动时,会带动其对应的轴杆9和传动轮10顺时针转动,由于三个传动轮10之间设置有传动皮带11,从而带动三个传动轮10同步顺时针转动,由此带动三个挡柱4同步顺时针转动,从而三个挡柱4会沿着线束放线走向推动线束的放线,由此对线束的放线进行辅助,提升了放线的便捷性。
[0027]具体的,如图1所示,挡柱4和收线柱3的外部均固定连接有柔性套5,柔性套5的设置,避免线束与挡柱4和收线柱3的刚性接触,降低对线束的损伤。
[0028]具体的,如图1所示,柔性套5采用橡胶材质制成,由于橡胶材质表面摩擦系数较大,柔性套5橡胶材质的选用,提升了线束放线时对挡柱4和收线柱3对线束的推力。
[0029]具体的,如图3所示,收线柱3呈顶部开口的内部中空结构,收线柱3的内部中空处可作为工具存放处,可将用于线束剥线和剪断等工具存在在收线柱3的内部中空处。
[0030]具体的,如图2所示,驱动机构为驱动电机6,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与蜗杆8同轴固定连接,驱动机构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束固定架,包括底盘(1)和固定在底盘(1)底部支撑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的顶部中心处通过轴承套转动连接有收线柱(3),所述底盘(1)的顶部通过轴承套转动连接有沿底盘(1)顶部圆心呈环形阵列分布的三个挡柱(4),所述三个挡柱(4)的底部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贯穿底盘(1)的轴杆(9),三个所述轴杆(9)的外部均固定连接有传动轮(10),且三个所述传动轮(10)之间设置有传动皮带(11),所述收线柱(3)的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贯穿底盘(1)的中轴柱(12),所述中轴柱(1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主动涡轮(13),其中一个所述轴杆(9)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涡轮(7),所述第一主动涡轮(7)和第二主动涡轮(13)之间设置有与第一主动涡轮(7)和第二主动涡轮(13)啮合传动的蜗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磊,江元斌,万慧敏,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康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