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变蓝釉及其配制方法和釉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81244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窑变蓝釉及其配制方法和釉烧方法,窑变蓝釉原料组成有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窑变蓝釉及其配制方法和釉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艺术釉
,具体涉及一种窑变蓝釉及其配制方法和釉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窑变釉,顾名思义,是陶瓷制品在烧成过程中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釉色效果。由于窑中含有多种呈色元素,经氧化或还原作用,瓷器在出窑后可能呈现出意外的釉色效果。
[0003]中国专利公开文献(CN102249738A)公开了窑变釉白云陶,包括白云陶坯体以及施于白云陶坯体表面上的釉层,该釉层包括直接施在白云陶坯体表面的底釉和施于底釉面上的面釉;所述面釉的各组分按重量配比为85

90份低温无铅熔块、2

5份氧化锌、2

5份氧化钛、0

2份着色氧化物、5

6份高岭土。烧成温度1080

1100℃,单批烧成时间为8~12个小时,烧成温度低、时间短,实现低温高效的轻质白云陶窑变釉生产工艺,节能环保。
[0004]中国公开专利文献(CN111233520A)公开了一种星空蓝窑变釉,应用于卫生陶瓷,包括底釉和面釉,按重量百分数计算,所述面釉的原料包括硅酸锆1~4wt%、石英22~30wt%、钾长石18~28wt%、钠长石6~12wt%、重质碳酸钙5~12wt%、偏硅酸钙6~15wt%、惠州水洗白土5~10wt%、煅烧氧化锌3~10wt%、高温熔块5~10wt%、钛白粉2~6wt%、氧化钴1~3wt%和甲基纤维素0.2~0.5wt%。面釉配方中的呈色物质为钛白粉、氧化钴和硅酸锆,在烧成过程中表征蓝白色效果;另在高温下面釉中的CoO与Al2O3形成稳定的蓝色尖晶石,经渗透、沉降,与底釉形成黑色点,最终实现星空蓝窑变釉效果。
[0005]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欣赏水平和要求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在陶瓷行业中,为了适应各种需求,新的造型、装饰手法不断出现,提供丰富多彩的窑变釉配方,是陶瓷制作工艺中的重要一环,能够为陶瓷制品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资源废料制得的窑变蓝釉。
[0007]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窑变蓝釉,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β

方石英30

35份、钾长石20

25份、水白10

15份、萤石尾矿5

10份、江西滑石5

10份、锌白1.5

2.5份、牛骨灰1

3份、绿玻璃8

12份、氧化钴1

2份、碱式硫酸铜0.2

0.3份、二氧化钛0.1

0.15份、二氧化锡0.1

0.2份。
[000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窑变蓝釉的配制方法,按配方分别称取各原料,先将β

方石英、钾长石、水白、萤石尾矿、江西滑石、锌白、牛骨灰、二氧化钛、二氧化锡放入球磨机内第一次球磨,过100

150目筛,然后往过筛后的釉浆中加入绿玻璃、氧化钴和碱式硫酸铜进行第二次球磨与过筛,细度为20~50微米粒径占65%~75%,釉浆比重控制在1.7g/cm3~1.8g/cm3。
[0009]本专利技术还进一步提供一种窑变蓝釉的釉烧方法,先在素坯上浸钛花底釉,钛花底釉厚度为0.4mm

0.6mm,钛花底釉干后再喷上述窑变蓝釉,喷釉厚度为0.1mm

0.2mm,然后入窑烧制。
[0010]所述入窑烧制的工艺具体为:在氧化气氛下以3.5℃/min~4℃/min的速度缓慢升温至800℃~850℃,接着以8℃/min~10℃/min的速度快速升温至1000℃~1020℃并转为还原焰,以0.8℃/min~1℃/min的速度缓慢升温强还原慢烧,最后当升温至1100℃时转为0.5℃/min~0.8℃/min升温速率进行弱还原慢烧至1060℃~1080℃,冷却降温。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以绿玻璃、氧化钴和碱式硫酸铜作为着色原料,通过高硅低铝高钙的萤石尾矿以及高硅低铝高钙的水白控制窑变蓝釉中的硅铝含量比,以β

方石英、牛骨灰中的磷酸钙以及主要由水白和萤石尾矿在釉烧中形成钙长石晶束促使产生蓝白相间的乳光窑变现象,同时利用水白中含有的适量铁以及微量的二氧化钛和二氧化锡共同起到助发色与丰富装饰作用,各组分协同作用实现窑变蓝装饰效果;江西滑石既起到与钾长石协同助熔降低烧成温度作用,又与锌白和二氧化锌共同提高乳光蓝现象;同时,本专利技术选用萤石尾矿,废料利用,节能环保。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窑变蓝釉,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β

方石英32份、钾长石20份、水白12份、萤石尾矿10份、江西滑石8份、锌白2.5份、牛骨灰1份、绿玻璃12份、氧化钴2份、碱式硫酸铜0.25份、二氧化钛0.1份、二氧化锡0.12份。
[0013]该窑变蓝釉的配制方法,按配方分别称取各原料,先将β

方石英、钾长石、水白、萤石尾矿、江西滑石、锌白、牛骨灰、二氧化钛、二氧化锡放入球磨机内第一次球磨,过150目筛,然后往过筛后的釉浆中加入绿玻璃、氧化钴和碱式硫酸铜进行第二次球磨与过筛,细度为20~50微米粒径占70%,釉浆比重控制在1.7g/cm3。
[0014]该窑变蓝釉的釉烧方法,先在素坯上浸钛花底釉,钛花底釉厚度为0.6mm,钛花底釉干后再喷窑变蓝釉,喷釉厚度为0.15mm,然后入窑烧制,具体为:在氧化气氛下以4℃/min的速度缓慢升温至800℃,接着以10℃/min的速度快速升温至1020℃并转为还原焰,以1℃/min的速度缓慢升温强还原慢烧,最后当升温至1100℃时转为0.6℃/min升温速率进行弱还原慢烧至1080℃,冷却降温。
[0015]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窑变蓝釉,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β

方石英35份、钾长石22份、水白10份、萤石尾矿8份、江西滑石10份、锌白2份、牛骨灰1.5份、绿玻璃10份、氧化钴1份、碱式硫酸铜0.2份、二氧化钛0.12份、二氧化锡0.1份。
[0016]该窑变蓝釉的配制方法,按配方分别称取各原料,先将β

方石英、钾长石、水白、萤石尾矿、江西滑石、锌白、牛骨灰、二氧化钛、二氧化锡放入球磨机内第一次球磨,过100目筛,然后往过筛后的釉浆中加入绿玻璃、氧化钴和碱式硫酸铜进行第二次球磨与过筛,细度为20~50微米粒径占75%,釉浆比重控制在1.75g/cm3。
[0017]该窑变蓝釉的釉烧方法,先在素坯上浸钛花底釉,钛花底釉厚度为0.5mm,钛花底釉干后再喷窑变蓝釉,喷釉厚度为0.2mm,然后入窑烧制,具体为:在氧化气氛下以4℃/min的速度缓慢升温至850℃,接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窑变蓝釉,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β

方石英30

35份、钾长石20

25份、水白10

15份、萤石尾矿5

10份、江西滑石5

10份、锌白1.5

2.5份、牛骨灰1

3份、绿玻璃8

12份、氧化钴1

2份、碱式硫酸铜0.2

0.3份、二氧化钛0.1

0.15份、二氧化锡0.1

0.2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窑变蓝釉,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β

方石英32份、钾长石20份、水白12份、萤石尾矿10份、江西滑石8份、锌白2.5份、牛骨灰1份、绿玻璃12份、氧化钴2份、碱式硫酸铜0.25份、二氧化钛0.1份、二氧化锡0.12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窑变蓝釉,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β

方石英35份、钾长石22份、水白10份、萤石尾矿8份、江西滑石10份、锌白2份、牛骨灰1.5份、绿玻璃10份、氧化钴1份、碱式硫酸铜0.2份、二氧化钛0.12份、二氧化锡0.1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窑变蓝釉,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β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文敏郑建华颜淑棉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德化县顺华达瓷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