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亮度自适应控制的智能路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10855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路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亮度自适应控制的智能路灯,针对现有的安装路灯的灯杆相对都是比较高的,在需要对路灯本体进行维修时,往往需要依靠升降机械辅助,会增加维修成本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罩,且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防护罩内的U型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位于U型板内的螺杆,所述螺杆上螺纹连接有安装管,所述安装管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移动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转动转轴能够带动螺杆进行转动,以此能够将灯箱向下进行移动,降低灯箱的高度,所以在对灯箱进行检修时,无需升降辅助机械配合,因此具有良好的方便性和安全性。便性和安全性。便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亮度自适应控制的智能路灯


[0001]本技术涉及路灯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亮度自适应控制的智能路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生活能源,例如煤炭、石油等,都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污染气体,所以,近年来绿色能源成为研究和发展的热门话题,尤其是以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的能源,风能和太阳能是一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且开发利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路灯是广泛运用于道路上的必备设备,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将太阳能发电应用于路灯上,同时采用耗电量较小的LED路灯作为照明光源已成为道路照明发展趋势;公告号:CN205812455U公开了一种自适应环境光线亮度的太阳能LED智能路灯,包括太阳能光电板、DC/DC变换器、蓄电池组、LED路灯、控制器、手持机、光暗检测器以及防护单元,所述DC/DC变换器与所述太阳能光电板相连,所述蓄电池组、LED路灯、控制器分别与所述DC/DC变换器相连,所述控制器包括单片机、LED路灯驱动器、太阳能光电板驱动器以及过压过流保护电路,所述单片机的PWM端与所述DC/DC变换器相连。本方案蓄电池组充电过程采用MPPT模块,既提高了充电效率也提高了对太阳能的利用,放电过程通过时钟控制模块分时段动态调整相应PWM信号的占空比,合理规划光暗时路灯的亮灯时间段及亮度,实现高精度恒流驱动LED路灯,另外,遥控手持机可以读取和设置控制器的工作参数;
[0003]目前用于安装路灯的灯杆相对都是比较高的,在需要对路灯本体进行维修时,往往需要依靠升降机械辅助,但这样势必会增加维修成本,所以我们提出一种新型亮度自适应控制的智能路灯,用于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目前用于安装路灯的灯杆相对都是比较高的,在需要对路灯本体进行维修时,往往需要依靠升降机械辅助,会增加维修成本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亮度自适应控制的智能路灯。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新型亮度自适应控制的智能路灯,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罩,且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防护罩内的U型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位于U型板内的螺杆,所述螺杆上螺纹连接有安装管,所述安装管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移动环,且移动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位于防护罩外侧的灯箱,所述U型板上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与螺杆传动连接,所述移动环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拉绳,所述螺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收线轴,且拉绳的一端延伸至安装管内并固定绕设在收线轴上。
[0007]优选的,所述U型板内滑动连接有螺纹板,且安装管固定安装在螺纹板的顶部,所述螺杆贯穿螺纹板并与螺纹板螺纹连接,通过螺纹板能够实现螺杆与安装管进行螺纹连接,以此在螺杆进行转动时,能够带动安装管进行纵向运动。
[0008]优选的,所述安装管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贯穿移动环并与移动环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杆上套设有位于移动环下方的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移动环的底部和限位杆固定连接,利用拉伸弹簧能够提供移动环向下移动的力,所以在收线轴转动,对拉绳进行释放时,便可在拉伸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拉动灯箱向下进行移动。
[0009]优选的,所述U型板的一侧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限位板,且安装管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滑孔,限位板的一侧贯穿滑孔并延伸至安装管内,所述限位板与滑孔的内壁滑动连接,限位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位于安装管内的挡轮,所述拉绳与挡轮相接触,利用挡轮能够对拉绳进行限位,以此在拉绳绕设在收线轴上时,不会发生缠绕的问题。
[0010]优选的,所述防护罩的一侧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箱,所述转轴的一端延伸至安装箱内并与安装箱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盘,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和螺杆上均固定套设有伞齿轮,且两个伞齿轮相啮合,通过转动转轴,经由两个伞齿轮的传动能够带动螺杆进行转动。
[0011]优选的,所述安装箱内设有门板,所述门板上固定安装有锁具,且锁具与安装箱的内壁相卡装,所述门板的一侧顶部固定安装有卡罩,且转盘的一侧顶部固定安装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一端延伸至卡罩内并与卡罩活动卡装,能够实现对转轴进行制动定位,并且能够对整个传动机构进行保护,避免任意人员随意升降灯箱。
[0012]优选的,所述移动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且防护罩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移动孔,固定板的一侧贯穿移动孔并延伸至防护罩的外侧,且固定板的一侧与灯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防护罩内的防护带,且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防护罩内的收卷箱,所述收卷箱内转动连接有卷轴,所述防护带的底部延伸至收卷箱内并固定绕设在卷轴上,所述卷轴上套设有扭力弹簧,且扭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收卷箱的一侧内壁和卷轴固定连接,利用防护带能够对移动孔进行封堵,能够有效的防止粉尘进入防护罩内。
[0013]本技术中,所述一种新型亮度自适应控制的智能路灯:
[0014]本技术方案在需要对灯箱进行检修时,可首先解除锁具的锁紧状态,将门板移出,之后可转动转盘带动转轴进行转动,此时通过两个伞齿轮能够带动螺杆进行转动,以此在螺纹原理的作用下,能够带动安装管向下进行移动,在安装管向下进行移动时,能够降低灯箱的高度;
[0015]在螺杆进行转动时,此时可使得收线轴进行转动,以此能够解除拉绳的缠绕,使得拉绳进行释放,此时处于受力状态下的拉伸弹簧能够向下拉动移动环,以此能够使得灯箱沿着限位杆向下进行移动,在安装管移动至最下方时,此时灯箱也会移动至限位杆的最下方,以此可方便对灯箱进行检修;
[0016]在移动环向下进行移动时,此时固定板便会失去对防护带的拉拽力,所以出于受力状态下的扭力弹簧能够带动卷轴进行转动,所以在移动环向下进行移动时,能够将防护带绕设在卷轴上,方便对防护带进行收纳;
[0017]本技术通过转动转轴能够带动螺杆进行转动,以此能够将灯箱向下进行移动,降低灯箱的高度,所以在对灯箱进行检修时,无需升降辅助机械配合,因此具有良好的方便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亮度自适应控制的智能路灯的结构三维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亮度自适应控制的智能路灯的结构主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亮度自适应控制的智能路灯的收线轴和拉绳连接结构主视图;
[0021]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亮度自适应控制的智能路灯的收卷箱内部结构侧视图;
[0022]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亮度自适应控制的智能路灯的附图2中A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底板、2防护罩、3U型板、4螺杆、5螺纹板、6安装管、7限位杆、8移动环、9拉伸弹簧、10灯箱、11伞齿轮、12收卷箱、13卷轴、14防护带、15扭力弹簧、16收线轴、17拉绳、18挡轮、19安装箱、20门板、21转轴、22定位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亮度自适应控制的智能路灯,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罩(2),且底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防护罩(2)内的U型板(3),所述底板(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位于U型板(3)内的螺杆(4),所述螺杆(4)上螺纹连接有安装管(6),所述安装管(6)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移动环(8),且移动环(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位于防护罩(2)外侧的灯箱(10),所述U型板(3)上转动连接有转轴(21),所述转轴(21)与螺杆(4)传动连接,所述移动环(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拉绳(17),所述螺杆(4)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收线轴(16),且拉绳(17)的一端延伸至安装管(6)内并固定绕设在收线轴(16)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亮度自适应控制的智能路灯,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板(3)内滑动连接有螺纹板(5),且安装管(6)固定安装在螺纹板(5)的顶部,所述螺杆(4)贯穿螺纹板(5)并与螺纹板(5)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亮度自适应控制的智能路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管(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杆(7),所述限位杆(7)贯穿移动环(8)并与移动环(8)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杆(7)上套设有位于移动环(8)下方的拉伸弹簧(9),所述拉伸弹簧(9)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移动环(8)的底部和限位杆(7)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亮度自适应控制的智能路灯,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板(3)的一侧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限位板,且安装管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滑孔,限位板的一侧贯穿滑孔并延伸至安装管(6)内,所述限位板与滑孔的内壁滑动连接,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海魏广胜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鼎晟路灯设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