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继新专利>正文

一种电脑CPU自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0744 阅读:3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脑CPU自冷却装置,由散热片(1)、导管(2)、换热盒(3)、旋阀(4)密闭联接而成。散热片(1)作为电脑机箱的一部分,换热盒(3)内装有超导液(6)并与CPU紧密接触。当CPU(5)工作发热时,通过换热盒(3)将热量传递给超导液(6),在真空状态下超导液受热很快蒸发为气态、由导管(2)进入散热片(1)内,通过散热片(1)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后超导液(6)变为液态,重新回流到换热盒(3)内,开始下一个循环。从而保证CPU(5)的工作热量及时散发出去、维持正常工作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节约能源且消除了噪音,是一项节能环保技术,是替代风扇冷却的理想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脑硬件领域,尤其指一种可以使电脑CPU自行冷却的装置。
技术介绍
CPU是电脑的核心工作部件,也是主要发热元件之一,产品发热量可达100瓦左右,而且CPU能否正常工作与其本身温度关系密切,如果CPU温度超过65度通常会出现花屏、死机等现象。目前普通电脑大都是采取风扇散热方式,基本可以满足正常工作需求,但存在耗电和产生噪音等缺陷。现有一名为“CPU冷却器”的技术专利,其专利号为01240863.8,公开了一种CPU冷却器,它有换热箱和制冷箱,换热箱的绝缘扩展板的针脚连接扩展接插件将CPU连接并悬架在换热箱内,绝缘扩展板的针脚与计算机主机板的CPU插座连接,一个循环软管通过快装接头将冷却液出口与制冷箱冷却液入口相连通,制冷箱的冷却液出口与循环泵入口直接连通,循环软管通过快装接头将循环泵的出口与换热箱的冷却液入口连通构成封闭循环。这种新型的冷却装置虽然冷却速度快但构造比较复杂,而且循环泵也要浪费能源和发出噪音,因此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电脑CPU自冷却装置,在满足冷却效果的前提下既不浪费能源又不制造噪音。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1、本冷却装置的主要部件包括换热盒(内装超导液)、导管、旋阀和散热片;2、本系统装置为密闭结构,通过旋阀装入超导液适量并抽真空;3、将换热盒与CPU紧密接触并固定,将CPU工作时的热量传递给内部的超导液,利用超导液低压蒸发原理将热量传导到散热片并散发到空气中;4、超导液在散热片处冷却为液体回流到换热盒,开始下一个冷却循环。作为改进,换热盒选用外形仿风扇散热片型,这样可以不改变电脑主板结构、方便固定。作为再改进,散热片作为机箱的一部分,这样可以使得整体结构紧凑,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造价。作为进一步改进,冷却液选用超导热管中常用的超导液,在真空状态下,受热汽化,将热量迅速传到散热片,冷却后变成液体回流到换热盒,具有低温启动、传热迅速(是一般金属传热速度的1000倍以上)和单向导热等特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利用超导液自循环原理实现CPU的自动散热,将散热片作为机箱的一部分,结构简单、节约能源且消除了噪音,是一项节能环保技术,很值得推广应用。附图说明附图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及部分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附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由散热片(1)、导管(2)、换热盒(3)、旋阀(4)密闭联接而成,换热盒(3)内装有超导液(6)并与电脑CPU(5)紧密接触。打开旋阀(4)加入超导液(6)、将内部抽成真空后关闭旋阀(4)。当CPU(5)工作发热时,通过换热盒(3)将热量传递给超导液(6),在真空状态下超导液受热很快蒸发为气态、由导管(2)进入散热片(1)内,通过散热片(1)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后超导液(6)变为液态,通过导管(2)重新回流到换热盒(3)内,开始下一个冷却循环。从而保证CPU(5)的工作热量及时散发出去、维持正常工作状态。为了使结构紧凑、降低成本,散热片(1)可直接作为机箱的一部分,本实施例为电脑机箱上盖,实际应用中也可以作为侧盖使用。超导液(6)为公知的超导热管常用材料,可以是蒸馏水、液氨,也可以按一定比例配制成多种化学试剂的混合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脑CPU自冷却装置,由散热片(1)、导管(2)、换热盒(3)、旋阀(4)密闭联接而成,其特征是散热片(1)作为电脑机箱的一部分,换热盒(3)内装有超导液(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脑CPU自冷却装置,由散热片(1)、导管(2)、换热盒(3)、旋阀(4)密闭联接而成,其特征是散热片(1)作为电脑机箱的一部分,换热盒(3)内装有超导液(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盒(3)其特征是外型仿风扇散热片,在不改变电脑主板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继新
申请(专利权)人:杨继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