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控自动化钣金冲压模具,包括主箱体,所述主箱体内设置有内部容腔,所述内部容腔一侧设置有位于所述主箱体内的放置内腔,所述放置内腔与所述内部容腔接触的部位滑动的设置有内部配合支架,所述内部配合支架内滑动的设置有下模具,所述放置内腔下侧滑动的设置有下压柱体,所述下压柱体内设置有开口的开口内腔,所述内部容腔内设置有在所述下压柱体被向下冲压之后使所述下模具滑出所述内部配合支架用于接纳废料的接纳装置,此设备能够将平直的钣金件向下冲压形成直角件,并且在冲压后能够利用上下模具在倾斜面的重合一方面将钣金件内的造型进行冲压后将废料掉落,另一方面冲压恢复后能够将冲压好的钣金件向上推顶。向上推顶。向上推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控自动化钣金冲压模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冲压模具
,具体是一种数控自动化钣金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在一些五金的钣金件加工过程中,大多数采用的是多次成型的方式来将一个平板的钣金件加工成为多种造型的结构,而最常见的就是L型的钣金连接件,就需要先将相应的钣金件进行折弯,然后再对折弯后的钣金板面进行打孔,而在此过程中,由于成型以及打孔分成两个步骤进行,使其在进行作业的过程中极大的使人员进行操作麻烦,并且使人员在实际加工中,也有一定风险使连续作业的过程中,人员造成失误加工,使相应的钣金件加工错误,此时对于L型的钣金五金件的一次性成型加工的改进,一方面将会增加人员的使用方便程度,另一方面也会使钣金件加工的效果以及效率都有所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数控自动化钣金冲压模具,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数控自动化钣金冲压模具,包括主箱体,所述主箱体内设置有内部容腔,所述内部容腔一侧设置有位于所述主箱体内的放置内腔,所述放置内腔与所述内部容腔接触的部位滑动的设置有内部配合支架,所述内部配合支架内滑动的设置有下模具,所述放置内腔下侧滑动的设置有下压柱体,所述下压柱体内设置有开口的开口内腔,所述内部容腔内设置有在所述下压柱体被向下冲压之后使所述下模具滑出所述内部配合支架用于接纳废料的接纳装置,所述主箱体左右侧设置有内孔,所述内孔内滑动的设置有推动配合杆,所述推动配合杆一侧与所述内孔端壁之间弹性设置有拉动弹簧,所述推动配合杆一侧设置有侧凸块,所述侧凸块内铰接设置有旋动配合板,两侧的所述旋动配合板铰接设置,所述旋动配合板内设置有穿透内腔,所述旋动配合板上设置有用于装载物料的装载装置,所述主箱体顶部设置有用于向下冲压的冲压装置,所述下模具内设置有对称的下模具孔。
[000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接纳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内部容腔内的放置弹簧内腔,所述放置弹簧内腔内滑动的设置有压动配合板,所述压动配合板与所述下压柱体固定配合连接,所述压动配合板与所述放置弹簧内腔之间弹性设置有缓冲配合弹簧,所述内部容腔底部设置有对称的底部固定箱体,所述底部固定箱体内设置有开口的缓冲连接内腔,所述缓冲连接内腔内滑动的设置有配合滑动板,所述配合滑动板与所述缓冲连接内腔之间弹性设置有中间放置弹簧,所述配合滑动板内铰接设置有联动配合杆,所述联动配合杆与所述压动配合板转动配合连接,所述配合滑动板内铰接设置有侧转动杆,所述侧转动杆与所述下模具铰接设置。
[000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装载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旋动配合板内的顶侧固定箱体,所述顶侧固定箱体设置于所述穿透内腔的中间位置,所述顶侧固定箱体内设置有内部
开口腔,所述内部开口腔内滑动的设置有滑移配合箱体,所述滑移配合箱体与所述内部开口腔之间弹性设置有缓冲连接弹簧,所述滑移配合箱体内设置有用于夹持零件的夹持组件。
[000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夹持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滑移配合箱体内的连接开口内腔,所述连接开口内腔端壁内连通设置有导内腔,所述导内腔内滑动的设置有对称的挤压卡块,所述挤压卡块与所述导内腔端壁内弹性连接设置有弹性弹簧。
[000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冲压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主箱体顶部的冲压机,所述冲压机内动力连接设置有输出杆,所述输出杆外侧滑动的设置有配合箱体,所述配合箱体内设置有连接内腔,所述连接内腔内连通设置有弹簧放置内腔,所述弹簧放置内腔内滑动的设置有推压板,所述推压板与所述输出杆固定配合连接,所述推压板与所述弹簧放置内腔之间弹性设置有配合弹簧,所述推压板下侧设置有相抵板,所述连接内腔内设置有用于冲裁的冲裁组件。
[000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冲裁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连接内腔内的侧连接箱体,所述侧连接箱体对称设置,所述侧连接箱体内滑动的设置有上模具,所述上模具与所述侧连接箱体内部之间弹性设置有压动配合弹簧,所述上模具与所述相抵板相抵设置,所述上模具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滑动的穿过所述连接内腔。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设备结构简单,此设备能够将平直的钣金件向下冲压形成直角件,并且在冲压后能够利用上下模具在倾斜面的重合一方面将钣金件内的造型进行冲压后将废料掉落,另一方面冲压恢复后能够将冲压好的钣金件向上推顶。
[0011]当设备进行工作时,首先将钣金件放置到所述连接开口内腔内,此时根据所要放置钣金件的尺寸,使所述缓冲连接弹簧和滑移配合箱体的作用下,使所述连接开口内腔将钣金件进行相抵卡紧,并且所述挤压卡块在所述弹性弹簧的作用下将钣金件的两侧相抵,此时即可使钣金件露出于所述穿透内腔一侧,此后所述冲压机进行工作后驱动所述输出杆向下推动,由于所述输出杆向下移动后能够随着所述配合箱体向下移动,一方面由于所述推压板与所述弹簧放置内腔滑动配合连接,使所述配合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在所述配合箱体接触到所述旋动配合板上侧的所述钣金件时,将会继续向下冲压,使所述旋动配合板之间转动后向下弯折,此后所述侧凸块和推动配合杆挤压所述内孔内的拉动弹簧,使所述旋动配合板与所述放置内腔端壁相抵,并且所述配合箱体与所述开口内腔相抵,使所述配合箱体向下推动所述下压柱体,使所述压动配合板挤压所述放置弹簧内腔内的缓冲配合弹簧,由于所述压动配合板移动后使所述联动配合杆进行摆动之后使所述配合滑动板推动所述缓冲连接内腔内的中间放置弹簧,使所述侧转动杆能够在所述配合滑动板移动的作用下进行摆动,使所述下模具滑出所述内部配合支架,并且进入到所述穿透内腔内,而此时由于所述配合箱体被所述放置内腔卡住无法继续向下移动,那么此时所述输出杆继续推动后即可使所述推压板挤压所述弹簧放置内腔内的配合弹簧,并且使所述相抵板向下移动后与所述上模具进行相抵后,使所述上模具挤压所述压动配合弹簧,使所述上模具与所述下模具孔重合,并且在此过程中将钣金件按照所述下模具孔和上模具的造型进行冲压,冲压掉的废料由所述下模具孔进入到所述内部容腔内,此后所述冲压机驱动所述输出杆复位,此后所述下压柱体在复位之后使冲压并且弯折后的钣金件向上推顶即可。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易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数控自动化钣金冲压模具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方向示意图;图3为图1中B处的示意图;图4为图1中C处的示意图;图5为钣金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钣金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推动配合杆11、内孔12、侧凸块13、上模具14、配合弹簧15、输出杆16、冲压机17、配合箱体18、连接内腔19、弹簧放置内腔21、相抵板22、旋动配合板23、下模具孔24、开口内腔25、下压柱体26、压动配合板27、放置弹簧内腔28、缓冲配合弹簧29、配合滑动板31、联动配合杆32、侧转动杆33、缓冲连接内腔34、中间放置弹簧35、底部固定箱体36、主箱体37、内部容腔38、穿透内腔39、下模具41、内部配合支架42、放置内腔43、拉动弹簧44、推压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控自动化钣金冲压模具,包括主箱体,所述主箱体内设置有内部容腔,所述内部容腔一侧设置有位于所述主箱体内的放置内腔,所述放置内腔与所述内部容腔接触的部位滑动的设置有内部配合支架,所述内部配合支架内滑动的设置有下模具,所述放置内腔下侧滑动的设置有下压柱体,所述下压柱体内设置有开口的开口内腔,所述内部容腔内设置有在所述下压柱体被向下冲压之后使所述下模具滑出所述内部配合支架用于接纳废料的接纳装置,所述主箱体左右侧设置有内孔,所述内孔内滑动的设置有推动配合杆,所述推动配合杆一侧与所述内孔端壁之间弹性设置有拉动弹簧,所述推动配合杆一侧设置有侧凸块,所述侧凸块内铰接设置有旋动配合板,两侧的所述旋动配合板铰接设置,所述旋动配合板内设置有穿透内腔,所述旋动配合板上设置有用于装载物料的装载装置,所述主箱体顶部设置有用于向下冲压的冲压装置,所述下模具内设置有对称的下模具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钣金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接纳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内部容腔内的放置弹簧内腔,所述放置弹簧内腔内滑动的设置有压动配合板,所述压动配合板与所述下压柱体固定配合连接,所述压动配合板与所述放置弹簧内腔之间弹性设置有缓冲配合弹簧,所述内部容腔底部设置有对称的底部固定箱体,所述底部固定箱体内设置有开口的缓冲连接内腔,所述缓冲连接内腔内滑动的设置有配合滑动板,所述配合滑动板与所述缓冲连接内腔之间弹性设置有中间放置弹簧,所述配合滑动板内铰接设置有联动配合杆,所述联动配合杆与所述压动配合板转动配合连接,所述配合滑动板内铰接设置有侧转动杆,所述侧转动杆与所述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江华,
申请(专利权)人:夏江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