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便携式正骨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0512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折叠便携式正骨椅,包括支架、坐垫和脚踏;支架包括上层支架和支腿;支腿有四条、分别为两条前支腿和两条后支腿,当处于折叠状态时,两条前支腿向内折叠在上层支架上,两条后支腿向内折叠在两条前支腿上,滚轮的底部超出过渡短杆与后支腿连接处的底部。这样当完成后支腿的折叠后,滚轮着地,一人拉着U形杆即可轻松实现正骨椅的移动,同时减少了收纳体积。上述装置实现了正骨椅的简单快速的折叠,通过三步即可完成正骨椅的折叠,将滚轮设在两根横杆后端的两根过渡短杆底部,既不影响正骨椅使用的稳定性,又便于完成支腿的折叠后,滚轮直接着地,直接拉动U形杆即可实现正骨椅的移动;结构接单,方便了移动和收纳,且稳定性好。且稳定性好。且稳定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叠便携式正骨椅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折叠便携式正骨椅,属于正骨


技术介绍

[0002]现在越来越多的疾病被发现和脊柱的某一段发生紊乱、移位、错位有关,影像学也发现很多人的脊柱存在相关问题,脊柱源性疾病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一类重要病种。
[0003]整脊疗法,不开刀、不打针、不吃药,无痛苦、无创伤,是当今治疗脊柱病最有效、最温和、最彻底、标本兼治的一种科学的、中西医结合的自然疗法。正骨椅是一种辅助医生正骨的器具,由于正骨椅质重、体积大,存在不便移动、不便收纳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折叠便携式正骨椅,通过结构的设计,实现了正骨椅的简单快速的折叠,将滚轮设在两根横杆后端的两根过渡短杆底部,既不影响正骨椅使用的稳定性,又便于完成支腿的折叠后,滚轮直接着地,直接拉动U形杆即可实现正骨椅的移动;结构接单,方便了移动和收纳。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可折叠便携式正骨椅,包括支架、坐垫和脚踏;
[0007]支架包括上层支架和支腿;
[0008]上层支架包括横杆、第一连接杆、过渡短杆和U形杆;横杆有长度相等的两根,两根横杆相对、且平行设置,第一连接杆将两根横杆连为一体结构;过渡短杆有四根,四根过渡短杆分别连接在两根横杆的两端,且四根过渡短杆均与横杆之间呈90~120
°
夹角;
[0009]将横杆一端定义为前端、另一端定义为后端,位于横杆前端的过渡短杆的长度小于位于横杆后端的过渡短杆的长度,且两根横杆同一端的过渡短杆的长度相同;两根横杆后端的两根过渡短杆底部内侧或外侧设有相对设置的滚轮;
[0010]U形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根横杆前端的过渡短杆上,且U形杆所在平面与横杆之间呈120~160
°
,U形杆为可伸缩结构;
[0011]支腿有四条、分别为两条前支腿和两条后支腿,两条前支腿分别可折叠地连接在两根横杆前端的过渡短杆的底部,两条后支腿分别可折叠地连接在两根横杆后端的过渡短杆的底部,两条前支腿和两条后支腿的底部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0012]坐垫连接在两根横杆上;
[0013]脚踏有两个、分别转动连接在两条前支腿底部的外侧。
[0014]上述两根横杆的设置用于支撑坐垫;第一连接杆的设置用于加固和连接两根横杆;U形杆的设置,一方面便于折叠后的拉动,另一方面便于使用时对两腿的支撑;位于横杆前端的过渡短杆的长度小于位于横杆后端的过渡短杆的长度,便于先将两条前支腿向内折叠在上层支架上,再将两条后支腿向内折叠在两条前支腿上,折叠时,由于正骨椅质量较重,可两人以上辅助完成,一人进行折叠的工作,另一人或多人抬住U形杆,当完成后支腿的
折叠后,滚轮着地,可以以滚轮为支点,拉着U形杆向上旋转至方便拉动的角度,一人拉着U形杆即可轻松实现正骨椅的移动,同时减少了收纳体积;可根据拉动需要调整U形杆的长度。
[0015]脚踏有两个、分别转动连接在两条前支腿底部的外侧,也两个脚踏分别转动连接在两条前支腿底部的外侧,折叠时,可先将脚踏向内转动至与前支腿贴合,以进一步节省体积。
[0016]两根过渡短杆底部内侧,指位于两根过渡短杆底部之间的一侧,也即两过渡短杆之间为内,反之为外。两条前支腿之间一侧内侧,反之为外侧。
[0017]U形杆的伸缩结构采用现有行李箱的拉杆结构即可。滚轮直接使用现有市售产品,如果使用带锁的万向轮等。
[0018]为了提高使用舒适性,U形杆底部设有靠腿垫。
[0019]上述可折叠便携式正骨椅,当处于折叠状态时,两条前支腿向内折叠在上层支架上,两条后支腿向内折叠在两条前支腿上,滚轮的底部超出过渡短杆与后支腿连接处的底部。这样当完成后支腿的折叠后,滚轮着地,一人拉着U形杆即可轻松实现正骨椅的移动,同时减少了收纳体积。前支腿和后支腿之间的一侧为内侧,反之为外侧。
[0020]为了进一步提高移动的稳定性,上述可折叠便携式正骨椅,还包括可将折叠状态的上层支架、前支腿和后支腿捆绑在一起的绳索或布套。但需要展开时,将绳索或布套拆下即可。
[0021]为了进一步确保使用的稳定性,作为本申请其中一种优选的实现方案,支腿与过渡短杆之间的折叠连接结构(包括前支腿和后支腿与其对应的过渡短杆的连接)为:支腿与过渡短杆之间通过转轴连接,转轴的外围套有固定管套,固定管套的顶部通过同时穿过固定管套和过渡短杆的螺栓螺母固定,固定管套的底部通过同时穿过固定管套和支腿的螺栓螺母固定。通过同时穿过固定管套和过渡短杆(或支腿)的螺栓螺母固定,也即螺栓同时穿过固定管套和过渡短杆(或支腿),并通过螺母固定;这样可确保使用的稳定性,即便施加较大外力,也不会发生自动折叠的问题。当需要折叠时,将固定管套上下两端的螺栓螺母均拆下,将固定管套向下滑动至支腿上,然后进行折叠即可。
[0022]上述脚踏包括鞋形底板和C形限位带,C形限位带的两端分别连接在鞋形底板长度方向中间位置的两侧;C形限位带前侧的鞋形底板上设有向上翻折的折边,用于脚尖部的限位;两条前支腿外侧均设有连接底板,鞋形底板内侧通过转轴连接在连接底板上,且鞋形底板与连接底板的连接处位于C形限位带的后侧,这样既能满足正骨需要,又减小折叠时的体积。两个脚踏之间一侧为内侧,反之为外侧。连接底板的设置方便了脚踏与前支腿外侧的连接。C形限位带的前侧指使用时,指向脚尖的一侧,C形限位带的后侧指使用时,指向脚跟的一侧。使用时,从脚尖到脚后跟的方向为从前到后的方向。
[0023]为了便于折叠,脚踏与所在一侧的连接底板通过扭簧连接。这样可实现脚踏的自动折叠,但脚穿在脚踏中,在脚的压力作用下,脚踏与底面贴合,当将脚退出后,在扭簧的作用下,脚踏自动折叠至与前支腿贴合。
[0024]为了提高装置的使用稳定性,两条后支腿的底部通过连接板连接为一体结构。
[0025]为了进一步提高装置的使用稳定性,两条前支腿通过第二连接杆连接为一体结构。
[0026]为了进一步提高装置的使用稳定性,同一根横杆上前端和后端的过渡短杆通过第三连接杆连接为一体结构。
[0027]本技术未提及的技术均参照现有技术。
[0028]本技术可折叠便携式正骨椅,通过结构的设计,实现了正骨椅的简单快速的折叠,通过三步即可完成正骨椅的折叠,将滚轮设在两根横杆后端的两根过渡短杆底部,既不影响正骨椅使用的稳定性,又便于完成支腿的折叠后,滚轮直接着地,直接拉动U形杆即可实现正骨椅的移动;结构接单,方便了移动和收纳;进一步,提高了正骨椅的使用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可折叠便携式正骨椅的结构示意图(省略了坐垫);
[0030]图2为图1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3为图2拉动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可折叠便携式正骨椅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坐垫);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便携式正骨椅,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坐垫和脚踏;支架包括上层支架和支腿;上层支架包括横杆、第一连接杆、过渡短杆和U形杆;横杆有长度相等的两根,两根横杆相对、且平行设置,第一连接杆将两根横杆连为一体结构;过渡短杆有四根,四根过渡短杆分别连接在两根横杆的两端,且四根过渡短杆均与横杆之间呈90~120
°
夹角;将横杆一端定义为前端、另一端定义为后端,位于横杆前端的过渡短杆的长度小于位于横杆后端的过渡短杆的长度,且两根横杆同一端的过渡短杆的长度相同;两根横杆后端的两根过渡短杆底部内侧或外侧设有相对设置的滚轮;U形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根横杆前端的过渡短杆上,且U形杆所在平面与横杆之间呈120~160
°
,U形杆为可伸缩结构;支腿有四条、分别为两条前支腿和两条后支腿,两条前支腿分别可折叠地连接在两根横杆前端的过渡短杆的底部,两条后支腿分别可折叠地连接在两根横杆后端的过渡短杆的底部,两条前支腿和两条后支腿的底部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坐垫连接在两根横杆上;脚踏有两个、分别转动连接在两条前支腿底部的外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便携式正骨椅,其特征在于:U形杆底部设有靠腿垫。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折叠便携式正骨椅,其特征在于:当处于折叠状态时,两条前支腿向内折叠在上层支架上,两条后支腿向内折叠在两条前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涛许涛张海霞沈素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空军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