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变采集仪防护装置,包括壳体与在壳体内部的应变采集仪,所述壳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四周设置有第一减震装置,所述底板与滑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减震装置,所述第一减震装置的上端设置有滑板,所述限位装置的两端设置有限位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应变采集仪技术领域。该应变采集仪防护装置,通过设置的第一减震装置与第二减震装置,缓解竖直方向的冲击力,使得整体是向下直线运动,通过设置的限位装置,缓解左右摇摆的冲击力,从而使得整个防护装置是用弹性的方式防护应变采集仪,从而使得应变采集仪受损的概率降到最低,从而使得此防护装置的防护性能更加优良,防护效果更好。防护效果更好。防护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变采集仪防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应变采集仪
,具体为一种应变采集仪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应变仪指在非破坏的情况下,对结构的荷载及材料的变形等非电量进行电测的仪器,基本结构由测量电桥、交流放大器、相敏检波器、平衡指示器、振荡器、电源以及转换箱等组成,这类仪器可用来测量矿山压力、材料变形以及工程结构件的应力和应变,用钻孔卸除应力法可以测量围岩的应力状态。
[0003]目前市面上的应变采集仪其防护效果都不佳,使得仪器使用时一不小心就会受外界因素破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应变采集仪防护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应变采集仪其防护效果都不佳,使得仪器使用时一不小心就会受外界因素破损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应变采集仪防护装置,包括壳体与在壳体内部的应变采集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四周设置有第一减震装置,所述底板与滑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减震装置,所述第一减震装置的上端设置有滑板,所述滑板的内侧端设置有限位装置;所述第二减震装置包括在底板上端表面开设的第一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表面套接有对称的滑座,对称所述滑座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铰座,所述第一铰座上铰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端铰接有第二铰座,所述第二铰座与滑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滑杆靠近外侧两端表面套接有第三弹簧。
[0006]优选的,所述滑板的上端四周开设有T型槽,所述滑板的上端表面开设有第二放置槽,所述滑板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滑板的两侧开设有滑槽。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减震装置包括在底板顶端四周固定连接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贯穿T型槽,且支撑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0008]优选的,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在壳体的内壁两端固定连接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滑块。
[0009]优选的,所述应变采集仪放置于第二放置槽上,所述夹板位于应变采集仪的两侧。
[0010]优选的,所述夹板与夹板位于限位板的下方,所述限位板位于应变采集仪的两侧。
[0011]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应变采集仪防护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该应变采集仪防护装置,通过壳体的设置,将应变采集仪放置壳体的内部,使得应变采集仪本身不需要加装防护措施,而将应变采集仪整体包裹保护住,从而使得应变采集仪的防护效果更好,从而在使用时不易被外界因素损坏。
[0014](2)、该应变采集仪防护装置,当有物体撞击壳体时,冲击力传递给滑板,滑板通过底端的伸缩杆、滑座和滑杆将冲击力传递给第三弹簧,并由第三弹簧缓解一定的冲击力,同时滑板与支撑柱的连接方式使得整体是向下直线运动,并通过支撑柱上套接的第一弹簧对缓解一定的冲击力,而且配合第二弹簧和夹板缓解一定的左右摇摆的冲击力,从而使得整个防护装置是用弹性的方式防护应变采集仪,从而使得应变采集仪受损的概率降到最低,从而使得此防护装置的防护性能更加优良,防护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立体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中底板与滑板的结构立体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中滑板与限位装置的结构立体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中底板与滑板的平面图;
[0019]图5为本技术中第二减震装置的结构立体图。
[0020]图中:1、壳体;2、应变采集仪;3、底板;301、第一放置槽;4、滑板; 401、T型槽;402、第二放置槽;403、限位板;404、滑槽;5、第一减震装置;501、支撑柱;502、第一弹簧;503、限位块;6、限位装置;601、第二弹簧;602、夹板;603、滑块;7、第二减震装置;701、滑杆;702、滑座; 703、第一铰座;704、伸缩杆;705、第二铰座;706、第三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
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应变采集仪防护装置,包括壳体1与在壳体1内部的应变采集仪2,其特征在于:壳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3,底板3的上端四周设置有第一减震装置5,底板3与滑板4之间设置有第二减震装置7,第一减震装置5的上端设置有滑板4,滑板4的内侧端设置有限位装置6;第二减震装置7包括在底板3上端表面开设的第一放置槽301,第一放置槽30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滑杆701,滑杆701的表面套接有对称的滑座702,对称滑座702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铰座703,第一铰座703 上铰接有伸缩杆704,伸缩杆704的顶端铰接有第二铰座705,第二铰座705 与滑板4的底端固定连接,滑杆701靠近外侧两端表面套接有第三弹簧706,通过滑杆701两端的第三弹簧706用于缓解一定的冲击力;滑板4的上端四周开设有T型槽401,滑板4的上端表面开设有第二放置槽402,滑板4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板403,滑板4的两侧开设有滑槽404,通过设置的T型槽401 对第一减震装置5进行限位处理,保证装置的稳定性;第一减震装置5包括在底板3顶端四周固定连接的支撑柱501,支撑柱501的顶端贯穿T型槽401,且支撑柱50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503,通过支撑柱501两端的第一弹簧 502用于缓解一定的冲击力;限位装置6包括在壳体1的内壁两端固定连接的第二弹簧601,第二弹簧60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板602,夹板602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滑块603,第二弹簧601和夹板602缓解一定的左右摇摆的冲击力;应变采集仪2放置于第二放置槽402上,夹板602位于应变采集仪2的两侧;夹板602与夹板602位于限位
板403的下方,限位板403位于应变采集仪2 的两侧。
[0023]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0024]工作时,将应变采集仪2放在第二放置槽402内,当有物体撞击壳体1 时,冲击力传递给滑板4,滑板4通过底端的伸缩杆704、滑座702和滑杆701 将冲击力传递给第三弹簧706,并由第三弹簧706缓解一定的冲击力,同时滑板4与支撑柱501的连接方式使得整体是向下直线运动,并通过支撑柱501 上套接的第一弹簧502对缓解一定的冲击力,而且配合第二弹簧601和夹板 602缓解一定的左右摇摆的冲击力,从而使得整个防护装置是用弹性的方式防护应变采集仪2,从而使得应变采集仪2受损的概率降到最低,以上就是一种应变采集仪防护装置的工作原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变采集仪防护装置,包括壳体(1)与在壳体(1)内部的应变采集仪(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3),所述底板(3)的上端四周设置有第一减震装置(5),所述底板(3)与滑板(4)之间设置有第二减震装置(7),所述第一减震装置(5)的上端设置有滑板(4),所述滑板(4)的内侧端设置有限位装置(6);所述第二减震装置(7)包括在底板(3)上端表面开设的第一放置槽(301),所述第一放置槽(30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滑杆(701),所述滑杆(701)的表面套接有对称的滑座(702),对称所述滑座(702)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铰座(703),所述第一铰座(703)上铰接有伸缩杆(704),所述伸缩杆(704)的顶端铰接有第二铰座(705),所述第二铰座(705)与滑板(4)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滑杆(701)靠近外侧两端表面套接有第三弹簧(70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变采集仪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4)的上端四周开设有T型槽(401),所述滑板(4)的上端表面开设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艳霞,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林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