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滤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0408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滤材结构,包括有复数个形成板状的内装件,其相间隔地以一虚拟轴线为中心呈辐射状设置,各内装件的一向心侧不相连接;以及至少一个形成螺旋状的外框件,其环绕于各内装件之外并连接各内装件的一离心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借由上述结构在离开水面的后可以迅速将内部的水导引排出,不会滞留在滤材结构中。材结构中。材结构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物滤材结构


[0001]本技术与污水处理设备有关,尤指一种生物滤材。

技术介绍

[0002]一种污水处理方法是利用微生物去分解杂质,以达改善水质的目的,其系利用一如中国台湾设计专利公告325392号所揭示的生物滤材结构,使微生物附着在上面,并将其浸入污水进行杂质分解作用。
[0003]上述的生物滤材结构并非一直浸在水中,而是需要将其间歇性地离开水面以接触空气,因此生物滤材的排水性是值得注意的。上述习知的生物滤材中具有一些镂空结构,并在外周面上形成纵横交叉状之外框,然而这种形状之外框并没有导引排水的效果,水在沿着纵横交叉状之外框流动时彼此相互撞击而减速,令排水速度减慢,并造成水滞留在滤材结构内部的缺点。
[0004]有鉴于此,如何改进上述问题即为本技术所欲解决的首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滤材结构,其于离开水面之后可以迅速将内部的水导引排出,不会滞留在滤材结构中。
[0006]为达前述之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生物滤材结构,其包括有:
[0007]复数个形成板状的内装件,其相间隔地以一虚拟轴线为中心呈辐射状设置,各内装件的一向心侧不相连接;至少一个形成螺旋状的外框件,其环绕于各内装件之外并连接各内装件的一离心侧。
[0008]较佳的,所述外框件的数量为十二个,各外框件相间隔地环绕于各内装件之外并连接各内装件的所述离心侧。
[0009]较佳的,所述内装件的比表面积大于或等于134m2/m3。
[0010]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生物滤材结构设置于一转动结构中,该转动结构具有复数个可供置放该生物滤材结构的容室。所述转动结构包括有一主轴,该主轴连接一传动齿轮组,该传动齿轮组的另一端连接一电机,以借由该电机通过该传动齿轮组驱动该主轴转动。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将本技术浸入污水时,微生物可以附着在该内装件的表面而形成生物膜,并对污水进行分解作用,以达改善水质的目的。本技术于各内装件之间具有许多空隙,可供污水进入而使各内装件浸泡在污水中。而当本技术在间歇的离水时段时,污水可自空隙排出,此时该外框件的螺旋形状可导引污水顺势滴落,不会相互碰撞而减慢流速,使污水迅速且顺畅地排出。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一;
[0014]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二;
[0015]图4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16]图5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0017]图6为组装有本技术的转动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0018]图7为组装有本技术的转动结构的平面示意图一;
[0019]图8为组装有本技术的转动结构的平面示意图二。
[0020]符号说明:
[0021]1:内装件
[0022]11:向心侧
[0023]12:离心侧
[0024]2:外框件
[0025]3:转动结构
[0026]31:固定架
[0027]32:主轴
[0028]33:隔板
[0029]34:端板
[0030]35:容室
[0031]36:电机
[0032]37:传动齿轮组
[0033]4:生物滤材结构
[0034]C:虚拟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35]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者为本技术提供的生物滤材结构的第一实施例,其包括有复数个内装件1及外框件2。该内装件1为长条板状,各内装件1以一虚拟轴线C为中心呈辐射状设置,其中该内装件1靠近该虚拟轴线C的一侧定义为一向心侧11,远离该虚拟轴线C的一侧定义为一离心侧12。各内装件1的向心侧11彼此相距一段距离而不相连接。于本实施例中,该内装件1的比表面积大于或等于134m2/m3,即在体积1立方米的生物滤材结构中,该内装件1所具有的表面积大于或等于134m2。
[0036]承上,该外框件2的数量为十二个,其形成螺旋延伸状,并相间隔地环绕于各内装件1之外,且连接各内装件1的离心侧12,使该内装件1与该外框件2固定为一体。
[0037]借由上述结构,将本技术浸入污水时,微生物可以附着在该内装件1的表面而形成生物膜,并对污水进行分解作用,以达改善水质的目的。适用的范围包括有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医院污水及养殖业循环水等。本技术于各内装件1之间具有许多空隙,可供污水进入而使各内装件1浸泡在污水中。而当本技术在间歇的离水时段时,污水可自空隙排出,此时该外框件2的螺旋形状可导引污水顺势滴落,不会相互碰撞而减慢流速,使污水迅速且顺畅地排出。
[0038]又图4、5所示者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结构是以前述第一实施例的结构为基础,而在该外框件的数量上形成变化。于本实施例中,该外框件2的数量为一
个,其形成螺旋延伸状并环绕于各内装件1之外,且连接各内装件1,使该内装件1与该外框件2固定为一体。
[0039]图6至图8所示者为组装有本技术的转动结构3,其以一对固定架31架设在污水池(图中未示)的上方。该转动结构3包括有一主轴32,其材质为无缝钢管,表面涂布抗强酸、碱及腐蚀性的环氧树脂,该主轴32连接有数个隔板33及两个端板34,以形成数个可供置放前述生物滤材结构4的容室35,该生物滤材结构4是可拆卸的,能在损坏时加以替换。
[0040]上述该转动结构3是以一驱动机构驱动转动。于本实施例中,该驱动机构包括有一电机36及一传动齿轮组37,其中该传动齿轮组37的一端连接该主轴32,另一端连接该电机36,该电机36可通过该传动齿轮组37带动该主轴32转动,进而驱动该转动结构3。该电机36可连接一减速机(图中未示)以降低其输出端的转速。当该电机36驱动该转动结构3转动时,可使各个容室35中的生物滤材结构4轮流浸入污水及离开污水。
[0041]惟以上实施例的揭示仅用以说明本技术,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举凡等效元件的置换仍应隶属本技术的范畴。
[0042]综上所述,可使熟知本领域技术者明了本技术确可达成前述目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滤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复数个形成板状的内装件,其相间隔地以一虚拟轴线为中心呈辐射状设置,各内装件的一向心侧不相连接;至少一个形成螺旋状的外框件,其环绕于各内装件之外并连接各内装件的一离心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滤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件的数量为十二个,各外框件相间隔地环绕于各内装件之外并连接各内装件的所述离心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滤材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锡隆郑邵中郑邵夫
申请(专利权)人:巨鼎鍊水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