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五金自动复合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0386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五金自动复合一体化装置,包括主体和复位装置,所述复位装置设于主体上,所述主体包括固定轴、固定页、转动页、通孔、第一轴承、第一弹簧、第一固定件、第一卡件、第一卡孔、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所述固定页设于主体的一侧,所述第一套筒设于固定页的一侧上端,所述固定轴拆卸套接设于第一套筒内,所述第一卡孔设于第一套筒上,所述第一固定件设于固定轴内一端,所述第一弹簧设于第一固定件上,所述第一卡件设于第一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一轴承拆卸套接设于固定轴上,所述第二套筒拆卸套接设于固定轴上,所述转动页的一侧设有固定轴的一侧,所述通孔设有固定页上。所述通孔设有固定页上。所述通孔设有固定页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五金自动复合一体化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五金自动复合一体化
,具体是指一种五金自动复合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合页仅在门窗与框架间起较接作用,缺乏自动复合功能,也就是说门窗仅在全开或全关的状态下通过门吸或门锁才能定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五金自动复合一体化装置,通过包括主体和复位装置的配合,有效解决了传统的合页仅在门窗与框架间起较接作用,缺乏自动复合功能,也就是说门窗仅在全开或全关的状态下通过门吸或门锁才能定位的问题。
[0004]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一种五金自动复合一体化装置,包括主体和复位装置,所述复位装置设于主体上;所述主体包括固定轴、固定页、转动页、通孔、第一轴承、第一弹簧、第一固定件、第一卡件、第一卡孔、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所述固定页设于主体的一侧,所述第一套筒设于固定页的一侧上端,所述固定轴拆卸套接设于第一套筒内,所述第一卡孔设于第一套筒上,所述第一固定件设于固定轴内一端,所述第一弹簧设于第一固定件上,所述第一卡件设于第一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一轴承拆卸套接设于固定轴上,所述第二套筒拆卸套接设于固定轴上,所述转动页的一侧设有固定轴的一侧,所述通孔设有固定页上。
[0005]进一步地,所述复位装置包括第一扭力弹簧、第一复位件、第二复位件、第二扭力弹簧、第一滚筒、第二固定件、第一滚轴和第一连接铜线,所述第一扭力弹簧设有固定轴内上端,所述第一复位件的一端设有第一扭力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一复位件的另一端设于固定页的后端,所述第二复位件的一端设于第一扭力弹簧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复位件的另一端设于转动页的后端,所述第二扭力弹簧设于固定轴内中端,所述第一滚筒套接设于第二扭力弹簧上,所述第二固定件设于固定页的一端,所述第一滚轴设于转动页的另一端,所述第一连接铜线的一端设于第二扭力弹簧上,所述第一连接铜线的绕接于第一滚轴上。
[0006]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一种五金自动复合一体化装置,首先将固定轴、固定页和转动页组装好,通过第一卡件固定在第一卡孔上,将固定页固定在门框上,转动页固定在门上,当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第一扭力弹簧收缩,第一复位件向下压带动固定轴转动,第二复位件向下压带动转动页转动,第二扭力弹簧收缩带动第一滚筒转动,第一滚筒转动带动第一连接铜线收缩,将主体自动闭合。本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技术一种五金自动复合一体化装置主视剖面图;
[0008]图2为本技术一种五金自动复合一体化装置俯视剖面图;
[0009]图3为本技术一种五金自动复合一体化装置第一扭力弹簧结构示意图;
[0010]图4为本技术一种五金自动复合一体化装置第二扭力弹簧结构示意图。
[0011]其中,1、主体,2、复位装置,3、固定轴,4、固定页,5、转动页,6、通孔,7、第一轴承,8、第一弹簧,9、第一固定件,10、第一卡件,11、第一卡孔,12、第一套筒,13、第二套筒,14、第一扭力弹簧,15、第一复位件,16、第二复位件,17、第二扭力弹簧,18、第一滚筒,19、第二固定件,20、第一滚轴,21、第一连接铜线。
[001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4]如图1

4所示,本技术一种五金自动复合一体化装置,包括主体1和复位装置2,所述复位装置2设于主体1上;所述主体1包括固定轴3、固定页4、转动页5、通孔6、第一轴承7、第一弹簧8、第一固定件9、第一卡件10、第一卡孔11、第一套筒12和第二套筒13,所述固定页4设于主体1的一侧,所述第一套筒12设于固定页4的一侧上端,所述固定轴3拆卸套接设于第一套筒12内,所述第一卡孔11设于第一套筒12上,所述第一固定件9设于固定轴3内一端,所述第一弹簧8设于第一固定件9上,所述第一卡件10设于第一弹簧8的一端,所述第一轴承7拆卸套接设于固定轴3上,所述第二套筒13拆卸套接设于固定轴3上,所述转动页5的一侧设有固定轴3的一侧,所述通孔6设有固定页4上。
[0015]所述复位装置2包括第一扭力弹簧14、第一复位件15、第二复位件16、第二扭力弹簧17、第一滚筒18、第二固定件19、第一滚轴20和第一连接铜线21,所述第一扭力弹簧14设有固定轴3内上端,所述第一复位件15的一端设有第一扭力弹簧14的一端,所述第一复位件15的另一端设于固定页4的后端,所述第二复位件16的一端设于第一扭力弹簧14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复位件16的另一端设于转动页5的后端,所述第二扭力弹簧17设于固定轴3内中端,所述第一滚筒18套接设于第二扭力弹簧17上,所述第二固定件19设于固定页4的一端,所述第一滚轴20设于转动页5的另一端,所述第一连接铜线21的一端设于第二扭力弹簧17上,所述第一连接铜线21的绕接于第一滚轴20上。
[0016]具体使用时,用户首先将固定轴3、固定页4和转动页5组装好,通过第一卡件10固定在第一卡孔11上,将固定页4固定在门框上,转动页5固定在门上,当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第一扭力弹簧14收缩,第一复位件15向下压带动固定轴3转动,第二复位件16向下压带动转动页5转动,第二扭力弹簧17收缩带动第一滚筒18转动,第一滚筒18转动带动第一连接铜线21收缩,将主体1自动闭合,以上便是本技术整体的工作流程,下次使用时重复此步骤即可。
[001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1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0019]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五金自动复合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和复位装置,所述复位装置设于主体上;所述主体包括固定轴、固定页、转动页、通孔、第一轴承、第一弹簧、第一固定件、第一卡件、第一卡孔、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所述固定页设于主体的一侧,所述第一套筒设于固定页的一侧上端,所述固定轴拆卸套接设于第一套筒内,所述第一卡孔设于第一套筒上,所述第一固定件设于固定轴内一端,所述第一弹簧设于第一固定件上,所述第一卡件设于第一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一轴承拆卸套接设于固定轴上,所述第二套筒拆卸套接设于固定轴上,所述转动页的一侧设有固定轴的一侧,所述通孔设有固定页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五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超王创郑海彬郭小英
申请(专利权)人:泰森日盛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