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屈忠军专利>正文

全气动往复气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0153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气缸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全气动往复气缸,全气动往复气缸,包括气阀和气缸,阀体设有换向阀缸、储气腔、阀杆腔、气孔及各气道,阀体上部设有进气孔。阀体与缸筒密封并螺纹连接,缸筒内装设有活塞,活塞底部连接一活塞杆,活塞杆穿过底盖的中心孔与外部的压力装置连接,缸筒中部设置一活塞行程限位孔,通过气道、连接管与换向阀缸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得科学合理,通过换向阀自动往复运动打开或关闭进气道和排气道,活塞杆工作时快速、平稳、有序。整体结构简单、实用、制作成本低,安装方便,调校容易,耗能低,效率高,维修费用少,清洁,环保,无任何污染,维护简便,便于搬运携带,适合各式压力装置的配套使用。各式压力装置的配套使用。各式压力装置的配套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气动往复气缸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气缸
,尤其涉及全气动往复气缸。

技术介绍

[0002]气缸用于很多压力装置的行业中,利用压缩空气做能源,使气缸的活塞进行运动压缩带动活塞杆进行工作,使其产生推力,然而,目前的气缸都必须配备有电磁阀才能工作,在使用气缸时不单纯只有气源,还得配备有电源,尤其是移动使用的气缸,增添了很多的麻烦和不便,同时在耗材方面也明显偏多,成本自然也高,同时也消耗了一些资源和能源。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目前使用的气缸都必须配备有电磁阀才能工作,耗材多,损耗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的问题,而提供一种不需要电源,只要有气源就可以实现气缸的工作程序,整体结构简单、实用、速度快而平稳有序,完全符合气缸气压动力的原理需求的全气动往复气缸。
[0004]为此,我们提出全气动往复气缸。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全气动往复气缸。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全气动往复气缸,包括气阀部分和气缸部分,气阀部分位于气缸部分的上部,气阀部分包括阀体、阀体盖、换向阀、密封塞、阀杆、连杆,所述阀体内设置有换向阀缸、储气腔、阀杆腔,阀体的上部设置一进气孔,进气孔通过水平进气道与换向阀缸连通,水平进气道同时也与上面设置的垂直气道连通,垂直气道的上端设置一水平弯道,水平弯道与储气腔连通,储气腔的下端设置有腔座,腔座的上边设置一密封塞,腔座的下面设置有阀杆腔,阀杆腔内装设一阀杆,阀杆的上端设置有连杆,连杆穿过腔座的中心孔,阀杆通过连杆与密封塞相接,阀杆腔的上部设置一横气道,横气道的内端设置有顺气道,阀杆腔通过横气道与顺气道连通,顺气道的底端设置一通气弯道,通气弯道与换向阀缸内的底部相连通,换向阀缸内装设有换向阀,换向阀的中部设置有环形槽,换向阀缸的中部设置有横向通气道,横向通气道的内端设置有纵向通气道,换向阀缸通过横向通气道与纵向通气道连通,换向阀缸的下部设置有排气通道,水平进气道、横向通气道、排气通道与换向阀缸的接口处分别设置有结构相同的环形沟槽,气缸部分包括缸筒、活塞、活塞杆、活塞杆弹簧、底盖,缸筒的顶端与阀体的底端密封并螺纹连接,阀体的纵向通气道的底端连通缸筒内的顶部,缸筒内装设一活塞,活塞的底部连接一活塞杆,活塞杆的外部设置有活塞杆弹簧,缸筒的底端设置有螺纹连接的底盖,活塞杆弹簧的一端抵顶活塞的底部,活塞杆弹簧的另一端与缸筒的底盖相抵顶,活塞杆穿过底盖的中心孔与外部的压力装置连接,缸筒内壁的中部设置一活塞行程限位孔,活塞行程限位孔通过缸筒缸壁体内设置的通气道与连接管连通,连接管与阀体上端下面设置的气道连通,气道与换向阀缸内的顶部相连通。
[0007]作为优选,所述密封塞的上端设置有密封塞弹簧。
[0008]作为优选,所述连杆的外部设置有连杆弹簧。
[0009]作为优选,所述换向阀的两端圆周边缘分别设置有密封圈。
[0010]作为优选,所述换向阀缸的中部设置有若干个横向通气道及内端相连通的纵向通气道。
[0011]作为优选,所述换向阀缸的下部设置有若干个排气通道。
[0012]作为优选,所述水平进气道、横向通气道、排气通道与换向阀缸的接口处分别设置结构相同的环形沟槽的各槽之间及两边分别设置有O型密封圈。
[0013]作为优选,所述活塞的圆周边缘设置有密封圈。
[0014]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全气动往复气缸。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全气动往复气缸,本专利技术通过换向阀自动往复运动打开或关闭水平进气道和排气通道,活塞杆工作时快速、平稳、有序,完全符合气缸气压动力的原理需求,整体结构简单,实用、制作成本低,安装方便,调校容易,耗能低,效率高,维修费用少,清洁,环保,无任何污染。
[0015](2)、该全气动往复气缸,本专利技术在压缩过程中,无任何燃烧化学反应,不排放任何废弃物,避免了杂物、噪音及霉菌的污染,运行维护简便,便于搬运与携带。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他的实施附图。
[0017]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横向通气道、纵向通气道、垂直气道、水平进气道、水平弯道和进气孔剖视图。
[0019]图例说明:1、阀体盖;2、换向阀缸;3、换向阀;4、气道;5、密封圈;6、O型密封圈;7、环形沟槽;8、阀体;9、连接管;10、横向通气道;11、环形槽;12、排气通道;13、纵向通气道;14、水平进气道;15、垂直气道;16、水平弯道;17、进气孔;18、密封塞弹簧;19、储气腔;20、密封塞;21、连杆;22、腔座;23、连杆弹簧;24、阀杆腔;25、横气道;26、阀杆;27、顺气道;28、通气弯道;29、缸筒;30、活塞;31、密封圈;32、通气道;33、活塞杆弹簧;34、活塞行程限位孔;35、活塞杆;36、底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实施例:全气动往复气缸,如图1-图2所示,包括气阀部分和气缸部分,气阀部分位于气缸部分的上部,气阀部分包括阀体8、阀体盖1、换向阀3、密封塞20、阀杆26、连杆21,所述阀体8内设置有换向阀缸2、储气腔19、阀杆腔24,阀体8的上部设置一进气孔17,进气孔17通过水平进气道14与换向阀缸2连通,水平进气道14同时也与上面设置的垂直气道15连通,垂直气道15的上端设置一水平弯道16,水平弯道16与储气腔19连通,储气腔19的下端设置有腔座22,腔座22的上边设置一密封塞20,腔座22的下面设置有阀杆腔24,阀杆腔24内装设一阀杆26,阀杆26的上端设置有连杆21,连杆21穿过腔座22的中心孔,阀杆26通过连杆21与密封塞20相接,阀杆腔24的上部设置一横气道25,横气道25的内端设置有顺气道27,阀杆腔24通过横气道25与顺气道27连通,顺气道27的底端设置一通气弯道28,通气弯道28与换向阀缸2内的底部相连通,换向阀缸2内装设有换向阀3,换向阀3的中部设置有环形槽11,换向阀缸2的中部设置有横向通气道10,横向通气道10的内端设置有纵向通气道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全气动往复气缸,包括气阀部分和气缸部分,气阀部分位于气缸部分的上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阀部分包括阀体(8)、阀体盖(1)、换向阀(3)、密封塞(20)、阀杆(26)、连杆(21),所述阀体(8)内设置有换向阀缸(2)、储气腔(19)、阀杆腔(24),阀体(8)的上部设置一进气孔(17),进气孔(17)通过水平进气道(14)与换向阀缸(2)连通,水平进气道(14)同时也与上面设置的垂直气道(15)连通,垂直气道(15)的上端设置一水平弯道(16),水平弯道(16)与储气腔(19)连通,储气腔(19)的下端设置有腔座(22),腔座(22)的上边设置一密封塞(20),腔座(22)的下面设置有阀杆腔(24),阀杆腔(24)内装设一阀杆(26),阀杆(26)的上端设置有连杆(21),连杆(21)穿过腔座(22)的中心孔,阀杆(26)通过连杆(21)与密封塞(20)相接,阀杆腔(24)的上部设置一横气道(25),横气道(25)的内端设置有顺气道(27),阀杆腔(24)通过横气道(25)与顺气道(27)连通,顺气道(27)的底端设置一通气弯道(28),通气弯道(28)与换向阀缸(2)内的底部相连通,换向阀缸(2)内装设有换向阀(3),换向阀(3)的中部设置有环形槽(11),换向阀缸(2)的中部设置有横向通气道(10),横向通气道(10)的内端设置有纵向通气道(13),换向阀缸(2)通过横向通气道(10)与纵向通气道(13)连通,换向阀缸(2)的下部设置有排气通道(12),水平进气道(14)、横向通气道(10)、排气通道(12)与换向阀缸(2)的接口处分别设置有结构相同的环形沟槽(7);所述气缸部分包括缸筒(29)、活塞(30)、活塞杆(35)、活塞杆弹簧(33)、底盖(36),缸筒(29)的顶端与阀体(8)的底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屈忠军杜世伟
申请(专利权)人:屈忠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