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压门控钠通道小分子抑制剂及其镇痛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0011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能够作用于电压门控钠通道(NaV1.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压门控钠通道小分子抑制剂及其镇痛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具体涉及所述小分子化合物对电压门控钠通道(NaV)的抑制活性及其在镇痛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慢性疼痛严重困扰着全球近5亿人,截至今日还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阿片类药物是目前最为广泛使用的镇痛药物,但具有明显的副作用如成瘾和长期使用的耐药性等。电压门控钠通道(VGSC,NaV)是一种选择性地转运钠离子的高度糖基化的整合膜蛋白。遗传学和药理学证据已证实电压门控钠通道(VGSC,NaV)亚型NaV1.7,NaV1.8和NaV1.9在背根神经节感受器神经元中表达,介导了疼痛信号向中枢的传递,因而是优秀的疼痛治疗靶点。靶向钠通道抑制剂的研发一直是国际疼痛领域研究的热点,在钠通道阻滞剂开发中最主要的挑战是亚型的选择性,这是因为NaV亚型之间具有高序列同源性。理论上非选择性钠通道抑制剂可能导致一些不良副作用,特别是对心脏钠通道NaV1.5和骨骼肌钠通道NaV1.4的活性需尽可能避免。但选择性钠通道抑制剂的临床开发缓慢,一些国际制药大公司如Genentech、 Amgen和Pfizer等每年都会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进行钠通道相关小分子抑制剂的筛选与研发。例如,Genentech针对NaV1.7通道开发的GX

936小分子;Pfizer针对NaV1.8通道开发的PF

01247324小分子。尽管针对钠通道结构域IV的PF/CA位点开发的NaV1.7通道选择性小分子抑制剂在电生理水平具有强活性,但临床实验中表现不佳,可能是由于此类药物的神经渗透能力有限导致。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靶向钠通道的药物包括局麻药,抗癫痫药,抗心率失常药和抗惊阙药物如利多卡因(lidocaine)、美西律(mexiletine)、卡马西平 (carbamazepine)以及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等都是非选择性钠通道抑制剂,作用于钠通道上结构保守的LA位点。它们在对症剂量下的安全性已被多年的临床使用所证实,其中,阿米替林目前仍是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一线药物。因此,开发此类小分子钠通道抑制剂仍具有重大价值。
[0003]在本研究中,我们筛选到的有机小分子C65780是一种新的NaV1.7

NaV1.9通道拮抗剂。C65780由一个末端胺尾和四杂环头由一个短烃链连接组成。电生理实验分析表明, C65780将NaV通道稳定在慢失活状态。在多种疼痛动物模型中C65780表现出于阿米替林相当的镇痛活性,且没有明显的急性毒性或运动抑制。因此,C65780是一个新的镇痛药物先导分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小分子化合物C65780对电压门控钠通道的抑制活性及其镇痛应用。
[000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研究做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C65780和Amitriptyline的化学结构式;图2:C65780对异源表达的NaV1.7、NaV1.8、NaV1.9通道电流的抑制活性:其中图A是C65780作用前后NaV1.7、NaV1.8、NaV1.9通道的代表性电流,图B是在

100 mV钳制电压下C65780抑制NaV1.7、NaV1.8、NaV1.9通道电流的浓效关系曲线;图3:C65780和阿米替林对异源表达NaV1.7通道动力学的影响:其中图A是C65780作用前后NaV1.7通道代表性电流;图B是C65780和阿米替林作用前后 NaV1.7通道的I

V曲线;图C是C65780和阿米替林对NaV1.7通道稳态激活的影响:图D 是C65780对NaV1.7通道稳态快失活的影响;图E是C65780和阿米替林对NaV1.7通道稳态慢失活的影响;图F是在

120mV和

60mV钳制电压下C65780和阿米替林抑制NaV1.7通道的浓效关系;图4:C65780抑制大鼠背根部神经节(DRG)神经元细胞上的NaVs通道:其中图A是在

120mV和

60mV钳制电压下C65780对DRG神经元上NaVs电流的抑制作用;图B是在

120mV和

60mV钳制电压下C65780抑制DRG神经元上NaVs电流的浓效关系曲线;图5:C65780在急性、炎症性和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中的镇痛活性:其中图A是C65780在小鼠醋酸扭体模型中的镇痛活性;图B是C65780在小鼠热板痛模型中的镇痛活性;图C是C65780在小鼠热板痛模型中给药60min后的镇痛活性分析;图D是 C65780在福尔马林致炎疼痛模型的镇痛活性;图E是C65780在福尔马林致炎疼痛模型中I 相和II相痛的镇痛活性;图F,左:完全弗氏佐剂(CFA)疼痛模型造模前后小鼠回爪阈值 (PWT);右:C65780在小鼠CFA疼痛模型的镇痛活性;图G是C65780在CFA疼痛模型中给药60min后的镇痛活性分析;图H,左:坐骨神经部分结扎(SNI)疼痛模型造模前后小鼠回爪阈值(PWT);右:C65780在SNI疼痛模型中的镇痛活性;图I是C65780在SNI 疼痛模型中给药60min后的镇痛活性分析。
[0007]图6:C65780的NaV通道亚型选择性分析及其毒副作用评价:其中图A是C65780作用前后NaV1.2、NaV1.3、NaV1.4和NaV1.5通道的代表性电流;图B 是C65780抑制NaV1.2、NaV1.3、NaV1.4和NaV1.5通道电流的浓效关系曲线;图C是C65780和阿米替林抑制心肌钠通道NaV1.5电流的浓效关系曲线;图D是C65780在小鼠强迫游泳实验中对小鼠运动能力影响的测定。
具体实施方式:
小分子化合物2

(2

(二乙基氨基)乙基)茚并[1,2,3

de]酞嗪

3(2H)

酮(简称C65780)由上海纳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化学合成得到,技术路线是以3

芴酮
‑1‑
甲酸为母核与水合肼反应后形成中间产物茚并[1,2,3

de]酞嗪

3(2H)

酮,中间产物与二乙氨基乙基氯化物生成所述小分子化合物。其合成路径为为了揭示该小分子化合物的镇痛应用,利用膜片钳技术测定了C65780对NaV1.7、
NaV1.8、 NaV1.9通道的抑制活性并探讨了其作用机制,利用动物疼痛模型验证了其镇痛活性,并对其毒副作用进行评估分析。
[0009]1.主要材料和仪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使用的记录采集数据放大器为EPC10 USB Amplifier(HEKA,Elektronik, Lambrecht,Germany),数据记录和控制软件为PatchMaster(HEKA,Elektronik,Lambrecht, Germany)。其它实验仪器包括P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作用于电压门控钠通道(NaVs)的小分子抑制剂2

(2

(二乙基氨基)乙基)茚并[1,2,3

de]酞嗪

3(2H)

酮(简称C65780),其具有镇痛活性。2.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中华唐城孔祥金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