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的外包梁及窗眉的施工模具和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80004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的外包梁及窗眉的施工模具和施工方法,施工模具设置在钢结构装配式住宅中窗眉的钢梁的一侧,施工模具与钢梁组成封闭结构,施工模具和钢梁之间的封闭结构用于浇筑混凝土,施工模具包括:钢板组件、钢卡具、连接固定件、卡接件、栓钉和抽插卡片;栓钉的一端固定在钢梁的顶部,栓钉的另一端与卡接件的一端连接;卡接件的另一端与连接固定件的一端连接;连接固定件的另一端与钢板组件的一端连接;钢板组件的另一端与抽插卡片的底端连接;抽插卡片的顶端与钢卡具连接,钢卡具固定在钢梁的底部。施工模具底部通过钢卡具和抽插卡片对钢板组件进行固定连接,不需要底部对钢板进行支撑,降低了施工难度,提升了施工质量。了施工质量。了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的外包梁及窗眉的施工模具和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的外包梁及窗眉的施工模具和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传统钢结构钢结构装配式住宅中,外墙结构造型颇多,由于需要考虑到防渗漏以及防腐效果,外墙窗眉的钢梁外侧(直接接触雨水梁侧)往往采用混凝土包梁,但由于钢梁下口处没有采用混凝土包梁,钢梁常会出现生锈或者腐蚀的现象。因此将原作为固定外侧副框的角钢取消,将钢梁下口也改为混凝土包梁,此种做法需要在底部支撑钢板后进行浇筑,不仅施工的难度较高,施工效率较低,而且的质量得不到保障,存在较大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设计了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的外包梁及窗眉的施工模具,施工模具设置在钢结构装配式住宅中窗眉的钢梁的一侧,且施工模具与钢梁组成封闭结构,施工模具和钢梁之间的封闭结构用于浇筑混凝土,施工模具包括:钢板组件、钢卡具、连接固定件、卡接件、栓钉和抽插卡片;其中,栓钉的一端固定在钢梁的顶部,栓钉的另一端与卡接件的一端连接;卡接件的另一端与连接固定件的一端连接;连接固定件的另一端与钢板组件的一端连接;钢板组件的另一端与抽插卡片的底端连接;抽插卡片的顶端与钢卡具连接,钢卡具固定在钢梁的底部。
[0004]优选的,钢板组件包括:钢板和调节结构;其中,钢板和调节结构均设置有多组,且调节结构设置在相连接的两个钢板之间,钢板能够在调节结构处拆卸或加节以对钢板组件进行调节;钢板组件顶部的钢板与连接固定件连接,钢板组件底部的钢板与抽插卡片的底端连接。
[0005]优选的,钢板组件底部的钢板与抽插卡片连接处设有安装头,安装头上设有第一安装槽,抽插卡片的底端固定在第一安装槽内。
[0006]优选的,钢卡具包括:钢卡具主体、第二安装槽和第三安装槽;其中,第二安装槽和第三安装槽均设置在卡具主体上,第二安装槽卡接在钢梁的底部,抽插卡片的顶端固定在第三安装槽内。
[0007]优选的,抽插卡片包括:抽插卡片主体、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其中,第一安装件固定设置在抽插卡片主体的底端,第二安装件固定设置在抽插卡片主体的顶端;第一安装件固定在第一安装槽内,第二安装件固定在第三安装槽内。
[0008]优选的,连接固定件包括:连接固定件主体和卡接槽;其中,连接固定件主体的一端与钢板组件顶部的钢板连接,卡接槽固定设置在连接固定件主体的另一端的底部,卡接件固定设置在卡接槽内。
[0009]优选的,施工模具还包括折叠挡板;折叠挡板设置在施工模具的顶部,且折叠挡板与钢板组件相连接。
[0010]基于同一设计思想,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的外包梁及窗眉的施工模具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施工模具固定安装在钢结构装配式住宅中窗眉的钢梁的一侧,其中,在施工模具与钢梁之间形成封闭的结构;在施工模具与钢梁之间的封闭结构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强度后,将施工模具拆除,并将拆除后的施工模具清理干净。
[0011]优选的,将施工模具固定安装在钢结构装配式住宅中窗眉的钢梁的一侧,包括以下步骤:将钢卡具固定在钢梁的底部;将抽插卡片的顶端与钢卡具连接,抽插卡片的底端与钢板组件的底部连接;将卡接件固定在连接固定件上,将卡接件通过栓钉固定安装在钢梁的顶部;将钢板组件的顶部与连接固定件连接;通过在调节结构处拆卸或加节钢板以对钢板组件进行调节;在钢板组件的顶部安装折叠挡板。
[0012]优选的,将施工模具拆除,包括以下步骤:将钢板组件顶部的折叠挡板拆除;将钢板组件的底部在抽插卡片上拆除,将钢板组件的顶部在连接固定件上拆除;将抽插卡片在钢卡具上拆除,将钢卡具在钢梁上拆除;将钢梁顶部的卡接件拆除,将连接固定件上卡接槽内的卡接件拆除;将钢梁上的栓钉拆除。
[0013]与最接近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的外包梁及窗眉的施工模具的底部通过钢卡具和抽插卡片对钢板组件进行固定连接,不需要底部对钢板进行支撑,降低了施工的难度,提高了施工的效率,且施工质量得到了提升。
[0014]2、本专利技术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的外包梁及窗眉的施工模具的钢板组件自身具备调节结构,能够在调节结构处拆卸或加节钢板以对钢板组件进行调节,加快了施工的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5]3、本专利技术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的外包梁及窗眉的施工模具与钢梁组成封闭结构,施工模具和钢梁之间的封闭结构用于浇筑混凝土,能够保证了混凝土的浇筑质量,还能使钢梁下口不会暴露在空气中,避免了钢梁出现生锈或者腐蚀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的外包梁及窗眉的施工模具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钢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B”处的放大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钢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专利技术连接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专利技术抽插卡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1

钢板组件,11

钢板,12

调节结构,13

安装头,14

第一安装槽,2

钢卡具,21

钢卡具主体,22

第二安装槽,23

第三安装槽,3

折叠挡板,4

连接固定件,41

连接固定件主体,42

卡接槽,5

卡接件,6

栓钉,7

钢梁,8

抽插卡片,81

抽插卡片主体,82

第一安装件,83

第二安装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5]实施例1如图1

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的外包梁及窗眉的施工模具,施工模具设置在钢结构装配式住宅中窗眉的钢梁7的一侧,且施工模具与钢梁7组成封闭结构,施工模具和钢梁7之间的封闭结构用于浇筑混凝土,施工模具包括:钢板组件1、钢卡具2、连接固定件4、卡接件5、栓钉6和抽插卡片8。其中,栓钉6的一端固定在钢梁7的顶部,栓钉6的另一端与卡接件5的一端连接;卡接件5的另一端与连接固定件4的一端连接,连接固定件4的另一端与钢板组件1的一端连接。钢板组件1的另一端与抽插卡片8的底端连接,抽插卡片8的顶端与钢卡具2连接,钢卡具2固定在钢梁7的底部。施工模具的底部通过钢卡具2和抽插卡片3对钢板组件1进行固定连接,不需要底部对钢板进行支撑,降低了施工的难度,提高了施工的效率,且施工质量得到了提升。施工模具和钢梁之间的封闭结构用于浇筑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的外包梁及窗眉的施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模具设置在钢结构装配式住宅中窗眉的钢梁(7)的一侧,且所述施工模具与所述钢梁(7)组成封闭结构,所述施工模具和所述钢梁(7)之间的封闭结构用于浇筑混凝土,所述施工模具包括:钢板组件(1)、钢卡具(2)、连接固定件(4)、卡接件(5)、栓钉(6)和抽插卡片(8);其中,所述栓钉(6)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钢梁(7)的顶部,所述栓钉(6)的另一端与所述卡接件(5)的一端连接;所述卡接件(5)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固定件(4)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固定件(4)的另一端与所述钢板组件(1)的一端连接;所述钢板组件(1)的另一端与所述抽插卡片(8)的底端连接;所述抽插卡片(8)的顶端与所述钢卡具(2)连接,所述钢卡具(2)固定在所述钢梁(7)的底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的外包梁及窗眉的施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组件(1)包括:钢板(11)和调节结构(12);其中,所述钢板(11)所述和调节结构(12)均设置有多组,且所述调节结构(12)设置在相连接的两个所述钢板(11)之间,所述钢板(11)能够在所述调节结构(12)处拆卸或加节以对所述钢板组件(1)进行调节;所述钢板组件(1)顶部的钢板(11)与所述连接固定件(4)连接,所述钢板组件(1)底部的钢板(11)与所述抽插卡片(8)的底端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的外包梁及窗眉的施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组件(1)底部的钢板(11)与所述抽插卡片(8)连接处设有安装头(13),所述安装头(13)上设有第一安装槽(14),所述抽插卡片(8)的底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槽(14)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的外包梁及窗眉的施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卡具(2)包括:钢卡具主体(21)、第二安装槽(22)和第三安装槽(23);其中,所述第二安装槽(22)和所述第三安装槽(23)均设置在所述卡具主体(21)上,所述第二安装槽(22)卡接在所述钢梁(7)的底部,所述抽插卡片(8)的顶端固定在所述第三安装槽(23)内。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的外包梁及窗眉的施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插卡片(8)包括:抽插卡片主体(81)、第一安装件(82)和第二安装件(83);其中,所述第一安装件(82)固定设置在所述抽插卡片主体(81)的底端,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曾旭代会浮杨程鹏李刚林星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建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