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咖啡碱速溶茶粉的膜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97355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饮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咖啡碱速溶茶粉的膜分离装置,针对现有的不能对料液进行初滤对膜的损害较大,截留的料液无法循环进行分离,无法实现微滤超滤与一体的膜分离过程导致咖啡碱含量低、产品效果不好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所述底板座的侧上部设有储液罐,储液罐的侧下部通过连接管与增压泵相通,增压泵的出端通过螺纹相通接有导液管,导液管通向膜分离机构的内上部,膜分离机构通过螺丝固定在底板座的上部,且膜分离机构的内上部相通接有循环管,循环管通向储液罐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对料液进行初滤降低对膜的损害,截留的料液可循环进行分离,能实现微滤超滤与一体的膜分离过程提高咖啡碱的含量及产品的效果。产品的效果。产品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咖啡碱速溶茶粉的膜分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饮料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高咖啡碱速溶茶粉的膜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咖啡碱(Caffeine),又名茶素或咖啡因,是茶叶中含量最高的生物碱,茶叶特征性物质之一。众多研究表明,咖啡碱具有兴奋神经中枢,消除疲劳,助消化,减弱酒精、烟碱、吗啡等物质的毒害,增加肾脏血流量,利尿和强身等作用。因此,咖啡碱主要在饮料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制作高咖啡碱茶粉工艺中膜分离技术是最关键的一部直接影响最后成品中咖啡碱的含量,膜分离技术由于兼有分离、浓缩、纯化和精制的功能,又有高效、节能、环保、分子级过滤及过滤过程简单、易于控制等特征,因此,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生物等领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0003]现有技术中,不能对料液进行初滤导致对膜的损害较大,膜分离截留的料液无法循环进行分离,无法实现微滤超滤与一体的膜分离过程,不能显著的提高咖啡碱的含量,导致膜分离后的产品效果不好,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高咖啡碱速溶茶粉的膜分离装置,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不能对料液进行初滤导致对膜的损害较大,膜分离截留的料液无法循环进行分离,无法实现微滤超滤与一体的膜分离过程,不能显著的提高咖啡碱的含量,导致膜分离后的产品效果不好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咖啡碱速溶茶粉的膜分离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高咖啡碱速溶茶粉的膜分离装置,包括底板座,其特征在于,底板座的侧上部设有储液罐,储液罐的上端设有添加口,储液罐的侧下部通过连接管与增压泵相通,增压泵通过螺栓安装在底板座的上部并位于储液罐的一侧;所述增压泵的出端通过螺纹相通接有导液管,导液管靠近增压泵的部位上通过螺纹安装有压力表,其中增压泵采用型号为BJZ037

B的小型自吸式增压泵,压力表采用型号为Y

100的液体用压力表;
[0007]所述导液管通向膜分离机构的内上部,膜分离机构通过螺丝固定在底板座的上部,且膜分离机构的内上部相通接有循环管,循环管通向储液罐的内部且循环管上安装有手动阀;所述膜分离机构的底部通有滤液管,滤液管通向滤液罐的内部,滤液罐设在底板座的另一侧上部,滤液罐的侧下部螺纹安装有取液管,取液管与滤液罐内部相通。
[0008]优选的,所述膜分离机构包括机体,机体的内部上端通过安装块固定有平板膜,平板膜采用唐维品牌TV型3μm尼龙平板膜;所述平板膜下方为截留腔,截留腔处于机体的内上部,截留腔的下方为微滤膜组,微滤膜组固定在机体内中部;所述微滤膜组的下方为超滤膜组,超滤膜组固定在机体的内下部。
[0009]优选的,所述微滤膜组包括微滤安装架,微滤安装架呈“U”型状并固定在机体的内壁中部之间;所述微滤安装架上安装有微滤膜芯,微滤膜芯采用T12

7型直径为20cm,长度为50cm的微滤管式膜;所述微滤膜芯的下方为微滤液孔,微滤液孔直径设为12cm并开设在微滤安装架的低中部,微滤液孔的下方为超滤膜组。
[0010]优选的,所述超滤膜组包括超滤安装架,超滤安装架呈“U”型状并固定在机体的内壁中部之间;所述超滤安装架上安装有超滤膜芯,超滤膜芯采用T12

19型直径为20cm,长度为30cm的超滤管式膜;所述超滤膜芯的下方为超滤液孔,超滤液孔直径设为12cm并开设在超滤安装架的低中部,超滤安装架的下方与机体之间形成滤液腔,滤液腔通有滤液管。
[0011]优选的,所述循环管采用聚碳酸酯材料制成的高强度PC透明管,循环管的一端与截留腔相通,且循环管的另一端与储液罐相通;所述循环管上螺纹安装有手动阀,手动阀采用BUC

20型手动球阀。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3](1)本方案使用时,使用时将料液添加进储液罐内并将增压泵打开,料液便会加压由导液管进入膜分离机构的机体内,料液会先流在平板膜上,对料液进行初滤,从而减小料液在后续膜分离对膜造成的损害,初滤后的料液流在微滤膜组的微滤膜芯上再进行微滤提高咖啡碱的含量,部分料液透过微滤膜芯由微滤液孔流至超滤膜组上,被截留的料液会暂时储存在截留腔内,微滤后的滤液会流在超滤膜芯上由此对微滤后的料液进行超滤从而进一步大幅度的提高咖啡碱的含量,实现高咖啡碱速溶茶粉的膜分离;
[0014](2)超滤后的滤液在超滤液孔的作用下流进滤液腔内,并由滤液管导引至滤液罐,此时被截留的料液会一直处在截留腔内从而达到澄清分离的目的,当膜分离一端时间后便可以打开手动阀将截留腔内的截留液由循环管导进储液罐,由此对料液循环进行膜分离,节省环保。
[0015](3)本技术能对料液进行初滤降低对膜的损害,膜分离截留的料液可循环进行分离,能实现微滤超滤与一体的膜分离过程,显著的提高咖啡碱的含量,提高膜分离后的产品效果,满足设计目的。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咖啡碱速溶茶粉的膜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咖啡碱速溶茶粉的膜分离装置的膜分离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咖啡碱速溶茶粉的膜分离装置的微滤膜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咖啡碱速溶茶粉的膜分离装置的超滤膜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底板座、2储液罐、3增压泵、4导液管、5压力表、6膜分离机构、61机体、62平板膜、63截留腔、64微滤膜组、641微滤安装架、642微滤膜芯、643微滤液孔、65超滤膜组、651超滤安装架、652超滤膜芯、653超滤液孔、7循环管、8手动阀、9滤液管、10滤液罐、11取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2]实施例一
[0023]参照图1

4,一种高咖啡碱速溶茶粉的膜分离装置,包括底板座1,其特征在于,底板座1的侧上部设有储液罐2,储液罐2的上端设有添加口,储液罐2的侧下部通过连接管与增压泵3相通,增压泵3通过螺栓安装在底板座1的上部并位于储液罐2的一侧;所述增压泵3的出端通过螺纹相通接有导液管4,导液管4靠近增压泵3的部位上通过螺纹安装有压力表5,其中增压泵3采用型号为BJZ037

B的小型自吸式增压泵,压力表5采用型号为Y

100的液体用压力表;
[0024]所述导液管4通向膜分离机构6的内上部,膜分离机构6通过螺丝固定在底板座1的上部,且膜分离机构6的内上部相通接有循环管7,循环管7通向储液罐2的内部且循环管7上安装有手动阀8;所述膜分离机构6的底部通有滤液管9,滤液管9通向滤液罐10的内部,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咖啡碱速溶茶粉的膜分离装置,包括底板座(1),其特征在于,底板座(1)的侧上部设有储液罐(2),储液罐(2)的上端设有添加口,储液罐(2)的侧下部通过连接管与增压泵(3)相通,增压泵(3)通过螺栓安装在底板座(1)的上部并位于储液罐(2)的一侧;所述增压泵(3)的出端通过螺纹相通接有导液管(4),导液管(4)靠近增压泵(3)的部位上通过螺纹安装有压力表(5),其中增压泵(3)采用型号为BJZ037

B的小型自吸式增压泵,压力表(5)采用型号为Y

100的液体用压力表;所述导液管(4)通向膜分离机构(6)的内上部,膜分离机构(6)通过螺丝固定在底板座(1)的上部,且膜分离机构(6)的内上部相通接有循环管(7),循环管(7)通向储液罐(2)的内部且循环管(7)上安装有手动阀(8);所述膜分离机构(6)的底部通有滤液管(9),滤液管(9)通向滤液罐(10)的内部,滤液罐(10)设在底板座(1)的另一侧上部,滤液罐(10)的侧下部螺纹安装有取液管(11),取液管(11)与滤液罐(10)内部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咖啡碱速溶茶粉的膜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分离机构(6)包括机体(61),机体(61)的内部上端通过安装块固定有平板膜(62),平板膜(62)采用唐维品牌TV型3μm尼龙平板膜;所述平板膜(62)下方为截留腔(63),截留腔(63)处于机体(61)的内上部,截留腔(63)的下方为微滤膜组(64),微滤膜组(64)固定在机体(61)内中部;所述微滤膜组(64)的下方为超滤膜组(65),超滤膜组(65)固定在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宪达
申请(专利权)人:美町宝植物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