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一体化计量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计量设施保护装置
,特别是涉及智能一体化计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客户对水表计量精度要求的提高,原有的机械计量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智能计量设施成为是水量计量装置的发展趋势,但传统的计量设施保护装置(如砖砌水表井、钢筋混凝土水表井等)一方面施工受环境影响大、费工、费时,另一方面很难为智能计量设施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这已成为智能计量设施发挥远传优势的主要瓶颈。
[0003]传统的计量设施保护装置存在以下缺陷:
[0004]一、侧壁漏水、易淤积、影响智能水表及电子设备寿命和其传输功能,受环境影响大;施工开挖面积大;费工、费时、施工进度慢。
[0005]二、安装接口处漏水不易发现;维护量大,经常堵塞。
[0006]三、阻碍信号传输,导致电池长时间处于高负荷工作状态,使电池寿命大大减少,一般只有5
‑
20年左右,人员、时间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智能一体化计量装置,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8]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智能一体化计量装置,包括PPB保护装置和系统管理平台:所述PPB保护装置的顶部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顶部的两侧均贯穿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远传模块,所述PPB保护装置内腔底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漏损监测传感器,所述漏损监测传感器和远传模块通过连接线连接在一起,所述PPB保护装置内腔右侧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一体化计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PPB保护装置(1)和系统管理平台:所述PPB保护装置(1)的顶部设置有顶板(2),所述顶板(2)顶部的两侧均贯穿设置有密封盖(3),所述密封盖(3)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远传模块(4),所述PPB保护装置(1)内腔底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漏损监测传感器(5),所述漏损监测传感器(5)和远传模块(4)通过连接线(6)连接在一起,所述PPB保护装置(1)内腔右侧的底部可拆卸安装有鸭嘴式侧装浮球液位水位计(8),所述PPB保护装置(1)内腔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位于鸭嘴式侧装浮球液位水位计(8)上方的温湿度传感器(7),所述PPB保护装置(1)的内部贯穿设置有通水管(9),所述通水管(9)的表面设置有分水器(10),所述分水器(10)表面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三个智能水表(11),所述分水器(10)的顶部设置有三个阀门(12),系统管理平台包括网关集中器(13)、NB
‑
IOT基站(14)、物联网平台(15)、云服务区(16)和智能管理平台(17),所述远传模块(4)的输出端与网关集中器(13)的输入电性连接,所述网关集中器(13)的输出端与NB
‑
IOT基站(1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NB
‑
IOT基站(14)的输出端与物联网平台(1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物联网平台(15)的输出端与云服务区(16)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云服务区(16)的输出端与智能管理平台(17)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智能水表(11)的输出端与远传模块(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智能水表(11)将监测的数据上传至远传模块(4),远传模块(4)将数据上传至网关集中器(13),网关集中器(13)将数据上传至NB
‑
IOT基站(14),NB
‑
IOT基站(14)将数据上传至物联网平台(15),物联网平台(15)将数据上传者云服务区(16),云服务区(16)将数据上传至智能管理平台(17),工作人员在操作智能管理平台(17)进行管理;所述网关集中器(13)默认每天上报一次,即每天与服务器通信联网一次,联网时主动获取管辖范围内表具数据并上传到服务器;所述网关集中器(13)每天上报起始时间为20:00,取设备ID后2位,按照8分钟进行错峰上传;用户可通过用户卡查询表具信息,刷卡后停留2秒再移开,与表具同步数据成功会提示“Succ”,并依次接收信号强度、剩余、总用、总购;每个用户每天可刷卡5次用于与表具通信同步数据,超过次数仅显示不立即同步;可通过按键触发激活设备联网,按住按键不放,约3秒时间,液晶提示
“‑‑‑‑”
后移开;按键触发联网每天最多10次,超过10次将不能联网,并提示“A
‑
30”;射频卡刷卡异常时提示代码如下:nSucc刷卡通信成功;nFail刷卡通信失败;nErr
‑
02读卡错误,建议重刷并保持2秒;nErr
‑
10刷卡数据错误,建议重刷,重试无效建议到营业厅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大玮,胡泽伟,刘宇,
申请(专利权)人:邢台兢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