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应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呈钝角形设置的躺板,所述的躺板上端自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支杆、撑杆和支架,两个所述的支杆上端均设置有转盘,所述的定滑轮内设置有第一拉伸绳,所述的支架两侧的上方设置有调节板,所述的箱体内设置有第二拉伸绳,所述的第二拉伸绳依次穿过从动轮、限位轮和主动轮且其端部设置有弧形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较多的训练内容,以实现不同的康复训练功能,功能性更强,能满足不同康复阶段患者的训练需求,提升患者康复效果;调整调节板的所处位置,使第二拉伸绳处于不同高度,以实现装置对不同训练强度的便捷调整,提高装置的实用性能,对患者康复起到促进作用。作用。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应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主要收治脑血管疾病、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脊髓炎、癫痫、痴呆、代谢病和遗传倾向疾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神经系统影响着人体的肢体运动,常见的神经内科病症主要有脑血栓、脑梗塞、脑出血等。在神经内科的临床治疗中,多数患者都伴有肢体障碍,例如脊髓损伤、上肢肌肉萎缩、上肢功能障碍和中风等。在临床中,此类患者上肢肢体的康复治疗过程中,往往采用上肢康复训练装置,其主要作用是帮助患者开展被动运动和日常活动、以促进患者康复的训练设备。
[0003]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神经内科上肢康复训练器训练内容少、功能较为单一,无法满足患者的不同训练需求,进而导致患者的上肢康复训练效果不佳,实用性较差;且现有的上肢康复训练器不能进行不同强度训练需求的调节,无法满足患者不同康复阶段的训练需求,进而需要购置多种训练设备,增加了经济支出成本,也影响了患者康复训练进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上述的神经内科上肢康复训练器功能单一、训练效果不佳和不能调整训练强度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且能够有效增加训练内容、提升训练效果和满足患者不同康复阶段训练需求的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呈钝角形设置的躺板,所述的躺板上端自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支杆、撑杆和支架,所述的支杆和支架分别设置在躺板两端边角处,所述的躺板一侧设置有箱体,两个所述的支杆上端均设置有转盘,所述的撑杆上端设置有定滑轮,所述的定滑轮内设置有第一拉伸绳,所述的支架两侧的上方设置有调节板,所述的支架与调节板连接处设置有转轴,所述的调节板内设置有主动轮,所述的调节板一侧端部设置有限位轮,所述的支架一侧还设置有从动轮,所述的箱体内设置有第二拉伸绳,所述的第二拉伸绳依次穿过从动轮、限位轮和主动轮且其端部设置有弧形架。
[0006]作为优选,所述的躺板上端折角处还设置有保护栏,两个所述的保护栏对称设置在躺板外表面两侧,所述的保护栏一侧设置有臂力装置,所述的转盘外表面设置有把手,所述的弧形架下端两侧均设置有握把。
[0007]作为优选,所述的保护栏包括多个竖直且均匀设置的立杆、固定块和防撞块,所述的防撞块两端均设置有耳座,所述的固定块内开设有槽口并设置有限位杆,且限位杆贯穿耳座将防撞块和固定块连接在一起,所述的耳座两侧均设置有弹簧并套设在限位杆上,多个所述的固定块和防撞块交替设置,且固定在立杆上
[0008]作为优选,所述的躺板下端设置有座脚,多个所述的座脚对称设置在躺板下端的
两侧,所述的座脚外表面设置有桁架。
[0009]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拉伸绳端部也设置有握把,所述的握把上设置有适配手指的凸起,所述的撑杆外表面还设置有挂钩。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1]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通过设置的转盘、定滑轮和弧形架等,使其具有较多的训练内容,从而实现不同的康复功能,进而能够满足不同康复阶段患者的训练需求,装置的实用性能得到提升;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在需要调整训练强度时,医护人员通过调整调节板的所处位置,使得第二拉伸绳处于不同高度,从而实现了装置不同训练强度的便捷调整,进而满足患者的训练需求,进一步的提升患者的康复进程。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为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的结构侧视图;
[0014]图2为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的结构正视图;
[0015]图3为调节板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部分保护栏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部分保护栏的内部结构俯视图;
[0018]以上各图中,1、躺板;2、座脚;21、桁架;3、保护栏;31、立杆;32、防撞杆;33、限位杆;34、弹簧;35、固定块;321、耳座;4、臂力装置;5、箱体;6、支杆;7、转盘;71、把手;8、撑杆;81、定滑轮;82、第一拉伸绳;9、支架;91、转轴;92、从动轮;10、调节板;101、主动轮;102、限位轮;11、第二拉伸绳;12、弧形架;121、握把。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0]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1]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呈钝角形设置的躺板1,躺板1便于患者躺在康复训练器上进行上肢锻炼,躺板1上端自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支杆6、撑杆8和支架9,支杆6和支架9分别设置在躺板1两端边角处,支杆6、撑杆8和支架9的目的是给各个训练仪器提供安装位置,增加训练内容,提升训练装置的功能性,以方便患者进行康复锻炼,躺板1一侧设置有箱体5,箱体5内放置有重力盘,并与第二拉伸绳11相连接,用于患者训练过程中的拉动训练,以达到锻炼上肢的效果,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使用的重力盘可以根据患者的训练强度进行自由更换,同时配合着第二拉伸绳11能
够处于不同高度,从而实现了医务人员对装置不同训练强度的便捷调整,以满足患者在训练过程中的使用需求,为了满足患者康复训练初期的锻炼需求和提高患者上肢的协调性,两个支杆6上端均设置有转盘7,患者双手转动转盘7,在其胸前分别做画圆运动,以使双手分别带动对应的转盘7发生转动,从而对患者上肢的灵活性与协调性进行锻炼,有效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为了能够满足患者康复训练中期的训练需求,撑杆8上端设置有定滑轮81,定滑轮81内设置有第一拉伸绳82,患者在康复中期可通过左右拉动第一拉伸绳82,以达到上肢康复训练的目的,该训练过程较为简单,在满足患者训练需求的同时,还能避免患者因运动过度带来二次损伤,为了能够满足患者康复训练后期的训练需求,支架9两侧的上方设置有调节板10,支架9与调节板10连接处设置有转轴91,调节板10内设置有主动轮101,调节板10一侧端部设置有限位轮102,支架9一侧还设置有从动轮92,箱体5内设置有第二拉伸绳11,第二拉伸绳11依次穿过从动轮92、限位轮102和主动轮101且其端部设置有弧形架12,这样的话,一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呈钝角形设置的躺板,所述的躺板上端自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支杆、撑杆和支架,所述的支杆和支架分别设置在躺板两端边角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躺板一侧设置有箱体,两个所述的支杆上端均设置有转盘,所述的撑杆上端设置有定滑轮,所述的定滑轮内设置有第一拉伸绳,所述的支架两侧的上方设置有调节板,所述的支架与调节板连接处设置有转轴,所述的调节板内设置有主动轮,所述的调节板一侧端部设置有限位轮,所述的支架一侧还设置有从动轮,所述的箱体内设置有第二拉伸绳,所述的第二拉伸绳依次穿过从动轮、限位轮和主动轮且其端部设置有弧形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躺板上端折角处还设置有保护栏,两个所述的保护栏对称设置在躺板外表面两侧,所述的保护栏一侧设置有臂力装置,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亚南,
申请(专利权)人:魏亚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