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形组合式热处理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8867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热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仿形组合式热处理炉,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相互对称;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外侧壁上分别固接有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设有钢柱体;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通过固定组件固定在钢柱体上;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内壁上均固接有一组耐火砖;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组成炉膛;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均固接有一组引线端子;一组耐火砖上固接有一组发热丝;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仿形组合式热处理炉,以解决退火热处理中往往会遇到以下问题:大型的加热炉资源少、加工尺寸有限;钢管桩超长,运输复杂,成本高;整体钢管桩流转次数多,安全生产风险增加的问题。安全生产风险增加的问题。安全生产风险增加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形组合式热处理炉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热处理
,具体的说是一种仿形组合式热处理炉。

技术介绍

[0002]在海洋工程、船舶、桥梁、风力发电等行业中,钢管桩扮演着重要的、不可缺失的角色作用,因此钢管桩的质量尤为重要,钢管桩质量的优、劣,由焊接质量、直线度质量等决定。
[0003]钢管桩的焊接和直线度质量控制中,焊缝焊接残余应力和尺寸校正的处理尤为重要,焊缝焊接残余应力可直接造成:缩短钢管桩的使用寿命,甚至不能正常使用;直线度的偏差过大则会造成:钢管桩作废品处理。
[0004]现有技术中,传统的焊缝焊接残余应力和尺寸校正可以通过大型加热炉,整体退火热处理实现,但是由于大型钢管桩的尺寸大且长,整桩动辄几十米,甚至上百米,因此在退火热处理中往往会遇到以下问题:大型的加热炉资源少、加工尺寸有限;钢管桩超长,运输复杂,成本高;整体钢管桩流转次数多,安全生产风险增加等,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仿形组合式热处理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退火热处理中往往会遇到以下问题:大型的加热炉资源少、加工尺寸有限;钢管桩超长,运输复杂,成本高;整体钢管桩流转次数多,安全生产风险增加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仿形组合式热处理炉。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仿形组合式热处理炉,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相互对称;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外侧壁上分别固接有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设有钢柱体;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通过固定组件固定在钢柱体上;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内壁上均固接有一组耐火砖;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组成炉膛;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均固接有一组引线端子;一组耐火砖上固接有一组发热丝;所述发热丝和引线端子相互连接;所述发热丝通过电控箱进行控制发热;现有技术中,传统的焊缝焊接残余应力和尺寸校正可以通过大型加热炉,整体退火热处理实现,但是由于大型钢管桩的尺寸大且长,整桩动辄几十米,甚至上百米,因此在退火热处理中往往会遇到以下问题:大型的加热炉资源少、加工尺寸有限;钢管桩超长,运输复杂,成本高;整体钢管桩流转次数多,安全生产风险增加等,为此本专利技术在工作时,通过将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固定组件包裹钢体柱的焊缝处,然后通过电控箱对发热丝进行加热,通过耐火砖进行保温热量,对炉膛进行加热,进而对包裹的焊缝进行退火处理,通过组合式的热处理炉具有现场组合,使用灵活的有益处,可适用于海洋工程、工程船舶、桥梁等特别大型构件末段焊缝的应力消除工艺。
[0007]优选的,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两端内壁上均固接有一层保温棉;工作时,在上壳体和下壳体两端内壁上均设置保温棉保温区,对炉膛起保温作用,避免炉膛内温度损失过大。
[0008]优选的,所述钢柱体内壁设有一组测控探头;所述电控箱上设有显示仪;所述测控探头和显示仪之间通过信号连通;工作时,通过钢桩体内设有测控探头,电控箱内的显示仪可数字显示理论加热温度、设定加热时长;通过钢桩体内测控探头的数据反馈,实时数字显示炉堂内温度数值;电控箱能够对理论加热温度、加热时长、炉膛实时温度三者数值的调控,可实现任意时长任意温度的炉膛环境,满足钢桩体局部退火热处理的工艺要求。
[0009]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凹槽;所述下固定板顶端开设有一对对称分布的第一凹槽;所述上固定板底端相对于第一凹槽的位置处固接有L形板;所述第一凹槽侧壁滑动连接有卡位块,且卡位块一端伸出下固定板外并固接有回形板;所述回形板通过弹簧固接在下固定板侧壁上;工作时,在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进行固定时,通过手拉回形板,将卡位块脱离第一凹槽,然后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合拢,让L形板进入第一凹槽内,然后在回形板弹簧的作用下,卡位块进入第一凹槽内,固定L形板,进而固定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进而将上壳体和下壳体固定在钢柱体上,然后进行热处理退火,安装拆卸简单方便,节约时间。
[0010]优选的,所述下固定板顶端固接有一组第一导柱;所述上固定板上开设有一组第一导槽;工作时,通过第一导柱和第一导槽的导向作用,能够让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能够准确贴合和固定,进一步节约安装固定时间。
[0011]优选的,所述回形板靠近下固定板的侧壁上开设有一对关于中心线对称分布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为截面为梯形;所述第二凹槽内滑动连接有推板,且推板的截面为梯形;所述推板通过弹簧固接在第二凹槽内壁上,且推板的端部伸出第二凹槽外;所述推板伸出第二凹槽外的斜面侧壁上固接有定位块;所述下固定板侧壁相对于第二凹槽处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壁开设有卡位槽;所述推板通过推动件推动;工作时,为了防止回形板受到外界影响,会出现晃动,进而影响热处理炉的组合固定,在卡位块进入第一凹槽内,此时通过推动件将推板推动第二凹槽侧壁处,然后推板端部进入第三凹槽内,然后解除推动件的推动,让推板通过弹簧的作用将定位板卡入卡位槽内,进而对回形板和卡位块进行固定,能够避免外界对回形板的影响,保证上壳体和下壳体固定的稳定性。
[0012]优选的,所述推动件包括滑槽;所述回形板相对内壁上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和第二凹槽相互连通;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握板,且握板的两端均为斜面并和推板梯形斜面相互接触;工作时,在需要对回形板进行固定时,先手握握板,让握板在滑槽内移动,然后通过握板斜面和推板梯形斜面的相互推动,将推板推动,让定位板脱离卡位槽,进而解除对回形板的固定,操作简单方便。
[0013]优选的,所述回形板内壁上设有第二导柱;所述推板中心处开设第二导槽;所述第二导柱滑动连接在第二导槽内壁;工作时,为了防止推板的移动方向出现偏移,导致不能解除对回形板的固定效果,在回形板内壁设有第二导柱,通过第二导柱和第二导槽的作用,保证握板的移动方向,进而保证对推板的推动效果。
[0014]优选的,所述第二导柱转动连接在回形板内壁上;所述第二导柱上开设有限位柱;所述第二导槽内壁开设有限位槽;工作时,为了防止外在人员或者一些不懂操作的人员误握推板,在第二导柱上设有限位柱,限位柱只有旋转第二导柱让限位柱和限位槽处于同一位置处时,将推板推动,不然就会被限位柱进行卡位,能够起到防护作用。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6]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仿形组合式热处理炉,通过将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固定组件
包裹钢体柱的焊缝处,然后通过电控箱对发热丝进行加热,通过耐火砖进行保温热量,对炉膛进行加热,进而对包裹的焊缝进行退火处理,通过组合式的热处理炉具有现场组合,使用灵活的特点,可适用于海洋工程、工程船舶、桥梁等特别大型构件末段焊缝的应力消除工艺。
[0017]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仿形组合式热处理炉,通过钢桩体内设有测控探头,电控箱内的显示仪可数字显示理论加热温度、设定加热时长;通过钢桩体内测控探头的数据反馈,实时数字显示炉堂内温度数值;电控箱能够对理论加热温度、加热时长、炉膛实时温度三者数值的调控,可实现任意时长任意温度的炉膛环境,满足钢桩体局部退火热处理的工艺要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形组合式热处理炉,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17)和下壳体(171);所述上壳体(17)和下壳体(171)相互对称;所述上壳体(17)和下壳体(171)外侧壁上分别固接有上固定板(172)和下固定板(173);所述上壳体(17)和下壳体(171)之间设有钢柱体(14);所述上固定板(172)和下固定板(173)之间通过固定组件固定在钢柱体(14)上;所述上壳体(17)和下壳体(171)内壁上均固接有一组耐火砖(11);所述上壳体(17)和下壳体(171)之间组成炉膛(16);所述上壳体(17)和下壳体(171)上均固接有一组引线端子(13);一组耐火砖(11)上固接有一组发热丝(1);所述发热丝(1)和引线端子(13)相互连接;所述发热丝(1)通过电控箱(18)进行控制发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形组合式热处理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7)和下壳体(171)两端内壁上均固接有一层保温棉(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仿形组合式热处理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柱体(14)内壁设有一组测控探头(15);所述电控箱(18)上设有显示仪(181);所述测控探头(15)和显示仪(181)之间通过信号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仿形组合式热处理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凹槽(2);所述下固定板(173)顶端开设有一对对称分布的第一凹槽(2);所述上固定板(172)底端相对于第一凹槽(2)的位置处固接有L形板(21);所述第一凹槽(2)侧壁滑动连接有卡位块(22),且卡位块(22)一端伸出下固定板(173)外并固接有回形板(23);所述回形板(23)通过弹簧固接在下固定板(173)侧壁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日雄殷信刚李晓燕刘凡陈继榜冯兆国林植鑫卢洪海邹子恒廖云飞陈典南杨伟麟张梓翔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华南交通建设有限公司广州市昊力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