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窑送风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8221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窑送风机构,涉及耐火材料生产技术领域,包括隧道窑、电机、风机、送风管道和余热利用装置;所述隧道窑外部侧边设有电机和风机;风机通过送风管道与隧道窑固定连接;隧道窑上设有余热利用装置;第一分支管和第二分支管的设置可以同时向隧道窑的顶端和底端送风,搅动窑炉底部的气流上升,充分混合窑炉内的热烟气,减小隧道窑内部上、下部的温度差别,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电加热管的设置可以对输送到隧道窑内的空气进行预热,提高隧道窑的烧制效率和烧制质量;隧道窑在生产过程中所散发的热量被水箱内的水吸收,水温升高,热水通过出水口排出供职工生活用。生活用。生活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窑送风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送风机构,具体是一种隧道窑送风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隧道窑是现代化的连续式烧成的热工设备,广泛用于耐火材料的焙烧生产。由于隧道窑是封闭进行的,隧道窑在运行过程中需要补充空气以助燃。隧道窑内在工作时处于负压状态,因而隧道窑的接口处如窑口和窑墙的接口处等漏入大量冷风,冷风密度大,沉积在隧道窑的下部,密度小的热烟气则向上流动,所以窑内上下部的温度差别大,使得隧道窑中磨具的烧制过程应力较大,磨具易发生炸裂,影响最终产品的品质,同时延长了烧制时间,降低工作效率;且隧道窑耗能很大,大量的热量和余热都白白地散发到空气当中了,造成极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使窑内上下部空气混合更加均匀;将隧道窑的多余热量利用起来。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隧道窑送风机构,包括隧道窑、电机、风机、送风管道和余热利用装置;所述隧道窑外部侧边设有电机和风机;风机通过送风管道与隧道窑固定连接;隧道窑上设有余热利用装置。
[0006]优选的:所述送风管道包括送风管、连接管、第一分支管和第二分支管;所述连接管沿着隧道窑的长度方向设置在隧道窑的正上方;送风管的一端与风机的外壳顶面固定连接,送风管的另一端与连接管顶面中心位置开设的通孔固定连接;送风管上设有电磁调节阀;连接管的底面沿着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通孔,该通孔处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分支管的顶端,第一分支管的底端均穿过隧道窑顶面对应位置贯穿开设的通孔与隧道窑顶壁固定连接;每一节第一分支管对应的连接管的两侧均对称开设有一组通孔,该通孔处分别固定连接第二分支管的一端,第二分支管的另一端均穿过隧道窑底端侧壁贯穿开设的通孔与隧道窑侧壁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风机包括外壳、扇叶和电加热管;所述扇叶的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外壳的内侧壁上;电机的输出端穿过外壳侧壁开设的通孔与扇叶的转轴固定连接;若干电加热管均匀分布在外壳内部,电加热管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外壳的两内侧壁上,电加热管通过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外壳的顶面远离电机的一端开设有通孔,该通孔处固定连接送风管。
[0008]优选的:所述余热利用装置包括水箱;所述隧道窑顶端侧壁内开设有一段凹槽;该凹槽内固定连接有水箱;水箱的外侧面顶端设有进水口;水箱的外侧面底端设有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上均设有阀门;水箱内侧壁下半部设有低液位报警器。
[0009]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优越性:
[0010]第一分支管和第二分支管的设置可以同时向隧道窑的顶端和底端送风,搅动窑炉底部的气流上升,充分混合窑炉内的热烟气,减小隧道窑内部上、下部的温度差别,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电加热管的设置可以对输送到隧道窑内的空气进行预热,提高隧道窑的烧制效率和烧制质量;隧道窑在生产过程中所散发的热量被水箱内的水吸收,水温升高,热水通过出水口排出供职工生活用。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隧道窑送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隧道窑送风机构的俯视示意图。
[0013]图3为隧道窑送风机构中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5]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隧道窑送风机构,包括隧道窑1、电机2、风机3、送风管道4和余热利用装置5;所述隧道窑1外部侧边设有电机2和风机3;风机3通过送风管道4与隧道窑1固定连接;隧道窑1上设有余热利用装置5。
[0016]所述送风管道4包括送风管41、连接管42、第一分支管43和第二分支管44;所述连接管42沿着隧道窑1的长度方向设置在隧道窑1的正上方;送风管41的一端与风机3的外壳顶面固定连接,送风管41的另一端与连接管42顶面中心位置开设的通孔固定连接;送风管41上设有电磁调节阀45,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可针对隧道窑1内需要的空气量进行调节,更加节能降耗;连接管42的底面沿着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通孔,该通孔处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分支管43的顶端,第一分支管43的底端均穿过隧道窑1顶面对应位置贯穿开设的通孔与隧道窑1顶壁固定连接;每一节第一分支管43对应的连接管42的两侧均对称开设有一组通孔,该通孔处分别固定连接第二分支管44的一端,第二分支管44的另一端均穿过隧道窑1底端侧壁贯穿开设的通孔与隧道窑1侧壁固定连接;风机3将风通过送风管41送入连接管42内然后同时送入第一分支管43和第二分支管44内,第一分支管43和第二分支管44同时向隧道窑1的顶端和底端送风,搅动窑炉底部的气流上升,充分混合窑炉内的热烟气,减小隧道窑1内部上、下部的温度差别,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0017]所述风机3包括外壳31、扇叶32和电加热管33;所述扇叶32的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外壳31的内侧壁上;电机2的输出端穿过外壳31侧壁开设的通孔与扇叶32的转轴固定连接;若干电加热管33均匀分布在外壳内部,电加热管3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外壳31的两内侧壁上,电加热管33通过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电加热管33可以对输送到隧道窑1内的空气进行预热,提高隧道窑1的烧制效率和烧制质量;外壳31的顶面远离电机2的一端开设有通孔,该通孔处固定连接送风管41;电机2的输出端通过扇叶32的转轴带动扇叶32转动,扇叶32将电加热管33加热后的空气吹入送风管道4内。
[0018]所述余热利用装置5包括水箱51;所述隧道窑1顶端侧壁内开设有一段凹槽;该凹槽内固定连接有水箱51;水箱51的外侧面顶端设有进水口52;水箱51的外侧面底端设有出水口53;进水口52和出水口53上均设有阀门54;水箱51内侧壁下半部设有低液位报警器55,
当水箱51内水位偏低时,低液位报警器55便会报警,提醒工作人员通过进水口52向水箱51内添加冷水,隧道窑1在生产过程中所散发的热量被水箱51内的水吸收,水温升高,热水通过出水口53排出供职工生活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窑送风机构,包括隧道窑(1)、电机(2)、风机(3)、送风管道(4)和余热利用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窑(1)外部侧边设有电机(2)和风机(3);风机(3)通过送风管道(4)与隧道窑(1)固定连接;隧道窑(1)上设有余热利用装置(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窑送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道(4)包括送风管(41)、连接管(42)、第一分支管(43)和第二分支管(44);所述连接管(42)沿着隧道窑(1)的长度方向设置在隧道窑(1)的正上方;送风管(41)的一端与风机(3)的外壳顶面固定连接,送风管(41)的另一端与连接管(42)顶面中心位置开设的通孔固定连接;送风管(41)上设有电磁调节阀(45);连接管(42)的底面沿着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通孔,该通孔处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分支管(43)的顶端,第一分支管(43)的底端均穿过隧道窑(1)顶面对应位置贯穿开设的通孔与隧道窑(1)顶壁固定连接;每一节第一分支管(43)对应的连接管(42)的两侧均对称开设有一组通孔,该通孔处分别固定连接第二分支管(44)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烨
申请(专利权)人:黄冈市华泰窑炉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