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级供墨的UV打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8169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级供墨的UV打印机,包括一级墨盒、墨泵、二级墨盒、负压箱、供墨管、喷头、安装在喷头上的墨囊;所述一级墨盒通过供墨管与二级墨盒连通,一级墨盒受墨泵驱动通过供墨管供墨至二级墨盒,二级墨盒与负压箱连接且受负压箱控制二级墨盒内墨水液位,所述二级墨盒与安装在喷头上的墨囊连通,所述墨囊与喷头喷孔连通。利用一级墨盒、二级墨盒、喷头及安装于喷头上的墨囊实现多级供墨,有利于提高墨路的缓冲空间,借助二级墨盒,避免一级墨盒或墨路内的气泡直接进入喷头,从而避免了打印断线,提高了供墨的稳定性,也提高了打印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级供墨的UV打印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打印机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多级供墨的UV打印机。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小型UV打印机,通常采用连续供墨系统进行供墨,即:在机器的一端安装供墨盒,供墨盒通过软管与喷头的内墨盒(墨囊)连通,外墨盒需维持一定的墨水液面高度,从而便于内墨盒通过虹吸的方式不断从外墨盒中获取墨水,且通常外墨盒液位需要与喷头喷嘴基本持平或略低于喷嘴。采用连续供墨系统的UV打印机虽然具有供墨系统易于安装、操作方便的优势,但是也会因供墨系统的不稳定带来打印不佳的问题。如,UV打印机具有较高的打印速度,当UV打印机采用连续供墨系统时,外墨盒的墨水直接进入喷头内体积非常小的墨囊,若此时墨路存在气泡,因墨囊没有缓冲的空间且此时需维持较高的出墨速度,气泡则会直接进入墨囊进而到达喷孔,导致打印断线状况;同时,采用虹吸的方式虽然能实现供墨,但当打印速度过快、墨水流出速度过快时,虹吸可能无法适应高速的供墨频率,容易导致墨水无法及时供给的状况,尤其是墨路较长、虹吸具有一定阻力时。即采用该类连续供墨系统的UV打印机供墨并不稳定,且打印效果不佳。因此,现有技术亟需一种能稳定供墨的UV 打印机,以获得较好的打印性能和打印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不足,提供一种多级供墨的UV打印机,供墨系统能持续、稳定供墨,打印效果好。
[0004]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级供墨的UV打印机,包括一级墨盒、墨泵、二级墨盒、负压箱、供墨管、喷头、安装在喷头上的墨囊;所述一级墨盒通过供墨管与二级墨盒连通,一级墨盒受墨泵驱动通过供墨管供墨至二级墨盒,二级墨盒与负压箱连接且受负压箱控制二级墨盒内墨水液位,所述二级墨盒与安装在喷头上的墨囊连通,所述墨囊与喷头喷孔连通。当一级墨盒至二级墨盒的墨路中存在气泡时,由于气泡不会直接进入喷头,所以能有效避免气泡所引起的打印断线等问题,且二级墨盒内部并非墨液完全充满的空间,所以还能对一级墨盒至二级墨盒墨路上的气泡起到缓冲、消减的效果。通过一级墨盒、墨泵、二级墨盒的配合还能避免一级墨盒至喷头通路过长而存在的阻力等问题,保障供墨顺畅,以便提高打印效果。所述二级墨盒还连接有负压箱,通过所述负压箱以控制二级墨盒内的液位状态,保持供墨至喷头上墨囊、喷孔的稳定性。
[0005]进一步地,所述负压箱为双路负压箱,内设有第一负压泵、第二负压泵、控制模块,所述第一负压泵功率小于第二负压泵功率,所述第一负压泵、第二负压泵均通过相同直径的负压管与二级墨盒连接,第一负压泵、第二负压泵受控制模块控制以启闭。通过不同功率的负压泵,有利于精准的调节二级墨盒内负压程度,从而精细的把控液位,使供墨更加连续、稳定。所述负压管即为连接负压泵、二级墨盒的软管结构。
[0006]进一步地,所述二级墨盒上设有液位开关,控制模块接收液位开关信号并作出响
应。即依据液位开关状态确定二级墨盒内液位,从而提供此时二级墨盒内所需负压。
[0007]进一步地,负压箱内还设有正压泵,所述正压泵通过正压管与二级墨盒连接,用于配合第一负压泵、第二负压泵控制二级墨盒内墨水液位,且正压泵受控制模块控制以启闭。当二级墨盒内负压较大时,此时提供正压则有利于回复到所需的负压状态,以继续稳定供墨。所述正压管即为连接正压泵、二级墨盒的软管结构。
[0008]进一步地,一级墨盒低于二级墨盒,并低于或平齐于喷头喷孔。
[0009]进一步地,墨囊为与喷头为一体结构稳固型的墨囊。
[0010]进一步地,分别设置于左右侧的左支撑架、右支撑架,设置于前侧的放卷器、第一气胀轴,设置于中间侧的打印平台、打印平台上方的小车梁、喷车,设置于后侧的收卷器;放卷器放卷的打印介质依次经过第一气胀轴、打印平台到达收卷器并被收卷器收卷;一级墨盒、墨泵安装在左支撑架上,二级墨盒、喷头安装在喷车上,墨囊安装于喷头上,负压箱安装在右支撑架上。结构稳定且易于布置。
[0011]放卷器放卷的打印介质依次经过第一气胀轴、打印平台到达收卷器并被收卷器收卷,所述第一气胀轴端部安装有力矩电机、力矩减速机,所述力矩电机通过力矩减速机驱动第一气胀轴转动。放卷器放卷的打印介质经过第一气胀轴时,第一气胀轴充气以贴合打印介质,并提供一定的摩擦力以使得打印介质不发生打滑;同时,且第一气胀轴是受其端部的力矩电机、力矩减速机控制,力矩电机经力矩减速机控制第一气胀轴转动以送卷的同时还提供与打印介质送卷方向相反的阻力,从而在输入侧张紧打印介质,配合后侧的收卷器则能实现打印平台输入前后均维持张紧状态。且由于是采用力矩电机、力矩减速机驱动,阻力大小可调节,则能维持打印介质的张紧程度,避免松弛或过度张紧,对于伸缩软性材料,其能维持恰当的张紧程度,从而使得伸缩软性材料进入打印平台后具有平整的被打印面,提高打印精度和打印效果。而且,对于硬性纸质材料或较厚的打印材料,通过第一张紧辊对其的张紧,也能伸展、张紧、铺平其被打印面,提高打印精度、打印效果。该UV打印机利用其结构的配合能够适用于硬厚材料、伸缩软性材料的打印,实现了一机多用,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需对各类材料采用专用打印机的不足。进一步地,所述伸缩软性材料为具有伸缩性的软材料,如具有伸缩性的布等。且本申请UV打印机结构简单、稳定,易于维护。
[0012]进一步地,右支撑架上安装有废墨槽,喷车移动至右侧时位于废墨槽上方,所述废墨槽底部设有废墨流出孔,且废墨流出孔与下方放置于右支撑架上的废墨瓶连通。
[0013]进一步地,还包括力矩控制器,用于通过力矩电机、减速机以控制第一气胀轴转动过程中的力矩。进一步地,力矩控制器根据第一气胀轴的力矩进行实时调节,以维持较为恒定的材料张紧程度。
[0014]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前侧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设置于后侧的第一导杆、灯箱、第二导杆,所述灯箱设置于第一导杆、第二导杆之间;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设置于放卷器下方并共同支撑打印介质卷材,放卷器放卷的打印介质依次经过第一气胀轴、打印平台、第一导杆、灯箱上方、第二导杆到达收卷器并被收卷器收卷。打印介质卷材较大、较重时,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则能提供一定的支撑,避免打印介质卷材对放卷器造成过大的负担,有利于提高放卷器使用寿命。在后侧,即打印平台输出侧设置第一、第二导杆,便于引导过渡至放卷器上,并在该过程维持打印介质的张紧效果。设置灯箱则便于针对一些内光材料观看打印效果。
[0015]进一步地,所述灯箱包括朝向后侧的发光面,且发光面与第一导杆、第二导杆共同形成的平面的间距为6~10cm。发光面在其朝向上距离经过打印介质过近时,打印介质照射亮度较高,不易观察到白色墨水打印图案;而过远则又会亮度较暗,不易观察到暗色图案。设置于6~10cm则能较为适宜的观察打印介质图像。
[0016]进一步地,第一导杆、第二导杆直径为5cm~8cm。
[0017]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打印平台与第一导杆之间的过渡导杆,打印完成的打印介质依次经过渡导杆、第一导杆、灯箱上方、第二导杆到达收卷器并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级供墨的UV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墨盒、墨泵、二级墨盒、负压箱、供墨管、喷头、安装在喷头上的墨囊;所述一级墨盒通过供墨管与二级墨盒连通,一级墨盒受墨泵驱动通过供墨管供墨至二级墨盒,二级墨盒与负压箱连接且受负压箱控制二级墨盒内墨水液位,所述二级墨盒与安装在喷头上的墨囊连通,所述墨囊与喷头喷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V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箱为双路负压箱,内设有第一负压泵、第二负压泵、控制模块,所述第一负压泵功率小于第二负压泵功率,所述第一负压泵、第二负压泵均通过相同直径的负压管与二级墨盒连接,第一负压泵、第二负压泵受控制模块控制以启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UV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墨盒上设有液位开关,控制模块接收液位开关信号并作出响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UV打印机,其特征在于,负压箱内还设有正压泵,所述正压泵通过正压管与二级墨盒连接,用于配合第一负压泵、第二负压泵控制二级墨盒内墨水液位,且正压泵受控制模块控制以启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V打印机,其特征在于,一级墨盒低于二级墨盒,并低于或平齐于喷头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波高梁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晶慧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