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廊端模及管廊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7853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管廊端模及管廊模具,包括:行走底座、模板支座、模板、第一直线驱动机构和第二直线驱动机构;其中,模板支座可滑动地设置于行走底座上,第一直线驱动机构驱动模板支座滑动。模板设置于模板支座上。第二直线驱动机构的第一端与模板支座连接,第二端与管廊相抵,其驱动方向与模板垂直。通过设置第一直线驱动机构和第二直线驱动机构,在端模脱模过程中,第一直线驱动机构带动模板支座、模板向远离管廊的方向位移,同时设置在模板支座上的第二直线驱动机构推动管廊的端面。第一直线驱动机构和第二直线驱动机构同时作用,使模板的受力均衡,从而保证脱模过程中模板始终与管廊的端面平行,以避免模板挤压管廊造成管廊损坏的问题。损坏的问题。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廊端模及管廊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管廊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管廊端模及管廊模具。

技术介绍

[0002]为了满足城市建设发展需要,充分利用地下空间,需建设地下管廊将市政官网设施集中化。随着社会城镇化人口增多,生活要求多样化增加,市政设施将增加,为此需地下埋设大吨位、多舱室管廊。
[0003]管廊需要预制成型,预制管廊时通常需要利用管廊模具对管廊进行浇筑成型。现有技术中的管廊模具包括底模、侧模、端模以及内模。由于管廊的端面面积较大,使得脱模过程中各个位置脱模不同、拔模力不均,造成端模的模板倾斜,导致端模的模板挤压管廊而是管廊损坏,例如,导致管廊的端面上的止水带安装槽损坏。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端模脱模过程中拔模力不均易导致管廊损坏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在脱模过程中使端模的模板始终与管廊的端面相平行的管廊端模,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端模脱模过程中拔模力不均易导致管廊损坏的缺陷,实现提高管廊质量的效果。
[000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管廊端模,包括:行走底座、模板支座、模板、第一直线驱动机构和第二直线驱动机构;其中,所述模板支座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行走底座上,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模板支座相对所述行走底座滑动,所述模板设置于所述模板支座上,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的第一端与所述模板支座连接,第二端沿用于与管廊相抵,并且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的驱动方向与所述模板垂直。
[0006]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管廊端模,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设置为第一油缸,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设置为第二油缸,所述第一油缸和所述第二油缸均通过管路与液压系统连接。
[0007]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管廊端模,所述液压系统包括油箱和油泵,所述第一油缸通过第一开关阀与所述油泵连接,所述第二油缸通过第二开关阀与所述油泵连接。
[0008]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管廊端模,所述第一油缸与所述油泵之间、所述第二油缸与所述油泵之间均设有流量控制阀。
[0009]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管廊端模,还包括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以及控制器,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油缸的伸缩长度,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二油缸的伸缩长度,所述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以及所述流量控制阀均与所述控制器可通信地相连接。
[0010]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管廊端模,所述行走底座还设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能够使所述行走底座沿垂直于所述模板支座的滑动方向的方向位移。
[0011]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管廊端模,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导轨、滚轮及转动驱动机构,所述导轨沿垂直于所述模板支座的滑动方向延伸,所述滚轮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行走底座上,并且用于与所述导轨相抵,所述转动驱动机构与所述滚轮传动连接。
[0012]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管廊端模,所述行走底座上还设有顶升油缸,所述顶升油缸的第一端与所述行走底座连接,另一端用于与地面相抵。
[0013]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管廊端模,所述行走底座上还设有螺纹支腿。
[0014]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管廊模具,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管廊端模。
[0015]本技术提供的管廊端模,通过设置第一直线驱动机构和第二直线驱动机构,在端模脱模过程中,第一直线驱动机构带动模板支座、模板向远离管廊的方向位移,同时设置在模板支座上的第二直线驱动机构推动管廊的端面。第一直线驱动机构和第二直线驱动机构同时作用,使模板的受力均衡,从而保证脱模过程中模板始终与管廊的端面平行,以避免模板挤压管廊造成管廊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管廊端模与管廊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所示结构拆除管廊后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液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管廊端模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图4中管廊端模的其他角度示意图;
[0022]图6是图4中管廊端模的其他角度示意图;
[0023]图7是图6中的局部放大图;
[0024]附图标记:
[0025]1:行走底座;
ꢀꢀꢀꢀꢀꢀꢀ
2:模板支座;
ꢀꢀꢀꢀꢀꢀꢀ
3:模板;
[0026]4:第一油缸;
ꢀꢀꢀꢀꢀꢀꢀ
5:第二油缸;
ꢀꢀꢀꢀꢀꢀꢀ
6:油箱;
[0027]7:油泵;
ꢀꢀꢀꢀꢀꢀꢀꢀꢀꢀꢀ
8:第一开关阀;
ꢀꢀꢀꢀꢀꢀ
9:第二开关阀;
[0028]10:总开关阀;
ꢀꢀꢀꢀꢀꢀ
11:导轨;
ꢀꢀꢀꢀꢀꢀꢀꢀꢀꢀꢀ
12:滚轮;
[0029]13:管廊;
ꢀꢀꢀꢀꢀꢀꢀꢀꢀꢀ
14:顶升油缸;
ꢀꢀꢀꢀꢀꢀꢀ
15:马达;
[0030]16:螺纹支腿。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下面结合图1

图7描述本技术的管廊端模。
[0033]具体来说,管廊端模包括行走底座1、模板支座2、模板3、第一直线驱动机构和第二直线驱动机构。其中,模板支座2可滑动地设置于行走底座1上。例如,行走底座1上可以设置导向件。模板支座2可滑动地设置在导向件上。导向件包括但不限于导杆、导板或导槽等。第一直线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模板支座2相对行走底座1滑动。模板3设置于模板支座2上。模板3能够与侧模、内模以及底模等形成用于浇筑混凝土的腔室。第二直线驱动机构的第一端与模板支座2连接,第二端用于与管廊13相抵。并且,第二直线驱动机构的直线驱动方向与模板3相垂直。
[0034]如此设置,通过设置第一直线驱动机构和第二直线驱动机构,在端模脱模过程中,第一直线驱动机构带动模板支座2、模板3向远离管廊13的方向位移,同时设置在模板支座2上的第二直线驱动机构推动管廊13的端面。第一直线驱动机构和第二直线驱动机构同时作用,使模板3的受力均衡,从而保证脱模过程中模板3始终与管廊13的端面平行,以避免模板3挤压管廊13造成管廊13损坏的问题。
[0035]在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廊端模,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底座、模板支座、模板、第一直线驱动机构和第二直线驱动机构;其中,所述模板支座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行走底座上,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模板支座相对所述行走底座滑动,所述模板设置于所述模板支座上,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的第一端与所述模板支座连接,第二端用于与管廊相抵,并且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的驱动方向与所述模板垂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设置为第一油缸,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设置为第二油缸,所述第一油缸和所述第二油缸均通过管路与液压系统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廊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系统包括油箱和油泵,所述第一油缸通过第一开关阀与所述油泵连接,所述第二油缸通过第二开关阀与所述油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廊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缸与所述油泵之间、所述第二油缸与所述油泵之间均设有流量控制阀。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廊端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以及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华兵侯润锋朱力鲁尚玲高世品赵欢乐张利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