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涉结构吸声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7467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干涉结构吸声板,包括:背板,所述背板沿竖直方向设置;多个吸声体,每个所述吸声体均沿水平方向延伸且垂直于所述背板的一个侧面设置;所述多个吸声体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设置且沿垂直于所述侧面方向上的长度依次降低;所述多个吸声体中,位于最上方的第一吸声体采用不开孔设计,位于所述第一吸声板下方的各个吸声体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吸声体的上下表面设置;相邻两个所述吸声体上的通孔交错设置。干涉结构吸声板的多个吸声体呈阶梯状造型,所述通孔也呈现相互交错、不能通视的设置方式,这可有效地形成噪声反射的峰谷效应,并通过减少噪声绕射而提高吸声板的有效高度,提高吸声板的吸声效果。提高吸声板的吸声效果。提高吸声板的吸声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涉结构吸声板


[0001]本技术属于噪音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干涉结构吸声板。

技术介绍

[0002]声屏障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交通噪声治理领域的降噪措施。在实际应用中,声屏障的建造高度往往会受到其基础的限制,因而不宜建造的过高。为了弥补声屏障高度不足带来的吸声损失,现有技术通常会对声屏障的形状进行改造,如将直段形状的声屏障改造为弧形,或者改造为T形、Y形、圆筒形等形状,从而增加声屏障的有效吸声高度以扩大声频障的声影区,来达到提高降噪量的效果。
[0003]虽然通过对声屏障的形状进行设计可改进声屏障的吸声效果。但是由于受建造空间的限制,对于声屏障结构的改进往往十分有限。因此仅靠形状设计往往无法达到满意的降噪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对声屏障本身的吸声部件进行改进,在建造高度有限的条件下提升声屏障的有效吸声高度和单位面积的吸声效率,这是本领域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解决的是现有技术中的声屏障存在的建造高度有限、降噪效果受到限制的技术问题,进而提供一种有效吸声高度较大、吸声效率较高的干涉结构吸声板。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干涉结构吸声板,包括:背板,所述背板沿竖直方向设置;多个吸声体,每个所述吸声体均沿水平方向延伸且垂直于所述背板的一个侧面设置;所述多个吸声体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设置且沿垂直于所述侧面方向上的长度依次降低;所述多个吸声体中,位于最上方的第一吸声体采用不开孔设计,位于所述第一吸声板下方的各个吸声体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吸声体的上下表面设置;相邻两个所述吸声体上的通孔交错设置。
[0007]所述吸声体由发泡橡胶板和金属板组合而成。
[0008]所述吸声体为矩形板,所述吸声体沿竖直方向的厚度为20

25mm。
[0009]相邻两个吸声体之间间隔的距离为75

85mm。
[0010]吸声体设置有5个,沿竖直方向由上向下依次排列的5个所述吸声体沿垂直于所述侧面方向上的长度依次为500mm、400mm、300mm、200mm、100mm。
[0011]所述通孔设置为矩形通孔,所述矩形通孔在所述吸声体沿垂直于所述侧面的方向上居中设置。
[0012]所述矩形通孔沿垂直于所述侧面的方向上的长度与所述吸声体的长度之比为(2:3)

(3:5)。
[0013]所述矩形通孔沿平行于所述侧面的方向上的宽度为20

50mm。
[0014]所述吸声体中的金属板沿竖直方向上的厚度为1mm。
[0015]所述吸声板沿平行于所述侧面的方向上的长度为1800mm

2000mm。
[0016]本技术中的干涉结构吸声板,优点在于:
[0017]本技术中的干涉结构吸声板,所述多个吸声体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设置且沿垂直于所述侧面方向上的长度依次降低;所述多个吸声体中,位于最上方的第一吸声体采用不开孔设计,位于所述第一吸声板下方的各个吸声体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吸声体的上下表面设置。所述多个吸声体呈阶梯状造型,所述通孔也呈现相互交错、不能通视的设置方式,这可有效地形成噪声反射的峰谷效应,并通过减少噪声绕射而提高吸声板的有效高度,提高吸声板的吸声效果。
[0018]为了使本技术所述的干涉结构吸声板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9]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所述的干涉结构吸声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如图2所示为本技术所述的吸声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1]其中附图标记为:
[0022]1‑
背板;21

第一吸声体;22

第二吸声体;23

第三吸声体;24

第四吸声体;25

第五吸声体;3

发泡橡胶板;4

金属板;5

角铝;6

金属侧板;7

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3]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干涉结构吸声板,所述干涉结构吸声板如图1所示。包括背板1,所述背板1沿竖直方向设置,所呈矩形板,述背板1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背板1采用金属背板。
[0024]在所述背板1上安装有多个吸声体,所述吸声体也呈矩形板。每个所述吸声体均沿水平方向延伸且垂直于所述背板1的一个侧面设置;所述多个吸声体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设置且沿垂直于所述侧面方向上的长度依次降低;本实施方式中吸声体共设置有5个,沿竖直方向由上向下依次排列的5个所述吸声体沿垂直于所述侧面方向上的长度依次为500mm、400mm、300mm、200mm、100mm。每个所述吸声体由发泡橡胶板3和金属板4组合而成,其中所述发泡橡胶板3位于金属板4的上方。所述发泡橡胶板3和金属板4均为沿水平方向铺设的矩形板。每个所述吸声体沿竖直方向的厚度为20mm,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吸声体沿竖直方向上的厚度适宜为20

25mm。其中所述金属板4的厚度为1mm。
[0025]所述5个吸声体中,位于最上方的第一吸声体21采用不开孔设计,位于所述第一吸声体21下方的第二吸声体22、第三吸声体23、第四吸声体24和第五吸声体25均开设有通孔7,所述通孔7贯穿所述吸声体的上下表面设置;相邻两个所述吸声体上的通孔7交错设置。相邻两个吸声体之间间隔的距离优选为75

85mm,本实施方式中,相邻两个吸声体之间间隔的距离为80mm。所述通孔7设置为矩形通孔,所述矩形通孔在所述吸声体沿垂直于所述侧面的方向上居中设置,所述矩形通孔沿垂直于所述侧面的方向上的长度与所述吸声体的长度之比为(3:5)

(3:4)。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吸声体22、第三吸声体23、第四吸声体24和第五吸声体25上的通孔沿垂直于所述侧面的方向上的长度分别为240mm、200mm、150mm、60mm,所述通孔沿平行于所述侧面的方向上的宽度依次为50mm、50mm、35mm、20mm,所述第二吸声体22、第三吸声体23、第四吸声体24上的通孔采用均匀设置,相邻两个所述通孔之间的间距依次为50mm、50mm、65mm。所述第五吸声体25上的通孔每相邻的两个形成一组,一组所述通
孔中的两个通孔之间的间距为10mm,每相邻两组所述通孔之间的间距为50mm。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所述吸声板沿平行于所述侧面的方向上的长度为1830mm,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吸声板沿平行于所述侧面的方向上的长度为1800mm

2000mm。
[0026]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吸声体通过角铝5固定在所述背板1上,在所述背板1的四个侧边上还设置有金属侧板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涉结构吸声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所述背板沿竖直方向设置;多个吸声体,每个所述吸声体均沿水平方向延伸且垂直于所述背板的一个侧面设置;所述多个吸声体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设置且沿垂直于所述侧面方向上的长度依次降低;所述多个吸声体中,位于最上方的第一吸声体采用不开孔设计,位于所述第一吸声体下方的各个吸声体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吸声体的上下表面设置;相邻两个所述吸声体上的通孔交错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涉结构吸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体由发泡橡胶板和金属板组合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涉结构吸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体为矩形板,所述吸声体沿竖直方向的厚度为20

25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干涉结构吸声板,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吸声体之间间隔的距离为75

85m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干涉结构吸声板,其特征在于,吸声体设置有5个,沿竖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文袁旻忞华开成尚晓东潘少兵倪栋魏显威
申请(专利权)人: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