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7435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0:16
吸收性物品(1)在裆部(M)具有腿周伸缩部(10)。腿周伸缩部(10)具有肌肤相对面侧的第1片(11)、非肌肤相对面侧的第2片(12)和配置在它们之间的弹性部件(13)。弹性部件(13)在腿周伸缩部(10)的伸缩方向(X)上延伸,在与伸缩方向(X)交叉的方向上空开间隔地配置,利用粘接剂与两个片(11、12)接合。第1片(11)的ISO环压压缩强度比第2片(12)的低。在收缩状态的腿周伸缩部(10)的肌肤相对面和非肌肤相对面形成有以具有凸条部(17a、17b)和凹条部(18a、18b)的方式变形而成的褶皱构造。肌肤相对面侧的凸条部(17a)的节距大于非肌肤相对面侧的凸条部(17b)的节距。(17b)的节距。(17b)的节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吸收性物品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收性物品。

技术介绍

[0002]在一次性尿布等吸收性物品中,为了形成外观优异的褶皱,研究使用由多个片夹持伸长状态的弹性部件而构成的复合伸缩片。例如,本申请人已提出由复合伸缩片形成褶裥的吸收性物品(专利文献1和2)。这些文献中记载有:形成物品的外表面的外层片和层叠于其内表面侧的内层片分别形成多个褶皱,且外层片的褶皱大于内层片的褶皱。以此方式使褶皱的大小不同时,能够对复合伸缩部的正面和背面赋予不同的缓冲性。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9

297096号公报
[0006]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3

17670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具有穿戴时配置在穿戴者的腹侧的腹侧部、配置在背侧的背侧部和位于该腹侧部与该背侧部之间的裆部。
[0008]在一实施方式中,吸收性物品在所述裆部具有配置在穿戴者的腿周围的腿周伸缩部。
[0009]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腿周伸缩部具有两个片和配置在该两个片之间的弹性部件。
[0010]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部件沿着所述腿周伸缩部的伸缩方向延伸,在与该伸缩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空开间隔地配置,且经由粘接剂与所述两个片接合。
[0011]在一实施方式中,在所述两个片中,位于肌肤相对面侧的第1片的环压压缩强度低于位于非肌肤相对面侧的第2片的环压压缩强度,
[0012]在一实施方式中,吸收性物品在收缩状态的所述腿周伸缩部形成有:所述第1片以具有多个第1凸条部和该第1凸条部间的第1凹条部的方式变形而形成的肌肤相对面侧的褶皱构造;和所述第2片以具有多个第2凸条部和该第2凸条部间的第2凹条部的方式变形而形成的非肌肤相对面侧的褶皱构造。
[0013]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1凸条部的节距大于所述第2凸条部的节距。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示意性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吸收性物品的腿周伸缩部的一例的伸长状态的立体图。
[0015]图2是图1所示的复合伸缩部的II

II截面图。
[0016]图3是示意性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吸收性物品的腿周伸缩部的一例的自然状态的立体
图。
[0017]图4是图3所示的复合伸缩部的IV

IV截面图。
[0018]图5是示意性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吸收性物品的一实施方式中,展开且伸长状态下的肌肤相对面侧(内表面侧)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形成肌肤触感、质感柔软的褶裥,作为复合伸缩片通常使用弯曲刚性低的片。然而,仅使用弯曲刚性较低的片时,褶皱的形态产生不均,无法形成整齐的褶裥。在吸收性物品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形成褶裥时,为了提高外观性,优选使物品的外表面侧的褶皱变细,而为了减轻穿戴后的褶裥痕,相反地优选增大内表面侧的褶皱。在专利文献1和2中,关于使外表面侧的褶皱变小,且增大内表面侧的褶皱的结构,并无任何记载也无任何暗示。
[0020]鉴于上述状况,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外观优异且不易留下褶裥痕的褶皱构造的吸收性物品。
[0021]以下,基于优选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吸收性物品一般具有配置在穿戴者的腹侧的腹侧部、配置在背侧的背侧部和位于它们之间的裆部。吸收性物品形成为纵长形状,具有长度方向和与其正交的宽度方向,上述长度方向相当于从腹侧部经由裆部向背侧部延伸的方向。裆部具有在吸收性物品的穿戴时与穿戴者的排泄部相对配置的排泄部相对部,该排泄部相对部通常位于吸收性物品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或其附近。
[0022]吸收性物品一般具有位于穿戴者的肌肤相对面侧的正面片、位于非肌肤相对面侧的背面片和位于两片间的吸收体。作为正面片,优选使用液体透过性的片,例如能够优选使用无纺布或穿孔膜等。作为背面片,优选使用液体难透过性的片,例如能够优选使用液体难透过性的膜、在该膜的外表面层叠有无纺布等质感良好的片而成的层叠体。
[0023]吸收体具有吸收性芯。吸收性芯例如由以纸浆为代表的纤维素等亲水性纤维的积纤体、该亲水性纤维与吸收性聚合物的混合积纤体、吸收性聚合物的堆积体、在两个吸收性片间担持有吸收性聚合物的层叠构造体等构成。吸收性芯至少其肌肤相对面被液体透过性的包芯片覆盖,也可以是包括肌肤相对面和非肌肤相对面在内的整个表面区域被包芯片覆盖。作为包芯装片,例如能够使用由亲水性纤维形成的薄纸、具有液体透过性的无纺布等。
[0024]“肌肤相对面”是指关注吸收性物品或其构成部件(例如吸收体)中,穿戴时朝向穿戴者的肌肤的面,“非肌肤相对面”是指吸收性物品的穿戴时朝向穿戴者的肌肤的相反侧的面。即,肌肤相对面是相对接近穿戴者的肌肤一侧的面,非肌肤相对面是相对远离穿戴者的肌肤一侧的面。
[0025]除了上述正面片、背面片和吸收体以外,也可以根据吸收性物品的具体用途,在沿着肌肤相对面侧的长度方向的两侧部配置沿着长度方向延伸的防漏翻边。防漏翻边一般具有基端部和自由端部。防漏翻边在吸收性物品的肌肤相对面侧具有基端部,自由端部从肌肤相对面侧立起。防漏翻边由具有液体抵抗性或拨水性且具有透气性的片构成。在防漏翻边的自由端部或其附近,也可以以伸长状态配置由橡胶线等形成的弹性部件。该弹性部件在吸收性物品的穿戴状态下收缩,由此防漏翻边朝向穿戴者的身体立起,从而有效地阻止排泄在正面片上的液体在正面片上流动而向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外侧泄漏。
[0026]沿着吸收性物品的长度方向的两侧部在裆部形成为向内侧凸出的形状。在侧部的向内侧凸出的部分,在构成吸收性物品的两个片之间以伸长状态配置有多根由橡胶线等形成的弹性部件。在吸收性物品的穿戴状态下,这些弹性部件收缩,由此在裆部形成配置在穿戴者的腿周围的腿周伸缩部。
[0027]此外,也可以根据吸收性物品的具体用途,在该吸收性物品的长度方向的至少一端部,沿着宽度方向以伸长状态配置由橡胶线等形成的弹性部件。这些弹性部件在吸收性物品的穿戴状态下收缩,由此形成腰部褶裥。
[0028]作为具有以上结构的吸收性物品,例如能够列举展开型的一次性尿布、短裤型的一次性尿布、失禁护垫、经期卫生巾等。
[0029]图1和图2中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吸收性物品的腿周伸缩部的一例。图1和图2中表示使腿周伸缩部10伸长的状态。腿周伸缩部10形成在上述一次性尿布、失禁护垫、经期卫生巾等吸收性物品的胯裆部的腿周部分。
[0030]如图1和图2所示,腿周伸缩部10具有第1片11、第2片12、和配置在两个片11、12间的多个弹性部件13。第1片11位于比弹性部件13靠穿戴者的肌肤相对面侧的位置。另一方面,第2片12位于比弹性部件13靠穿戴者的非肌肤相对面侧的位置。各弹性部件13沿着腿周伸缩部10的伸缩方向X延伸,且在与伸缩方向X交叉的方向上空开间隔而间隔性地配置。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弹性部件13在与伸缩方向X正交的正交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具有穿戴时配置在穿戴者的腹侧的腹侧部、配置在背侧的背侧部和位于该腹侧部与该背侧部之间的裆部,所述吸收性物品的特征在于:在所述裆部具有配置在穿戴者的腿周围的腿周伸缩部,所述腿周伸缩部具有两个片和配置在该两个片之间的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沿着所述腿周伸缩部的伸缩方向延伸,在与该伸缩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空开间隔地配置,且经由粘接剂与所述两个片接合,在所述两个片中,位于肌肤相对面侧的第1片的环压压缩强度低于位于非肌肤相对面侧的第2片的环压压缩强度,在收缩状态的所述腿周伸缩部形成有:所述第1片以具有多个第1凸条部和该第1凸条部间的第1凹条部的方式变形而形成的肌肤相对面侧的褶皱构造;和所述第2片以具有多个第2凸条部和该第2凸条部间的第2凹条部的方式变形而形成的非肌肤相对面侧的褶皱构造,所述第1凸条部的节距大于所述第2凸条部的节距。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凸条部的节距相对于所述第2凸条部的节距为1.2倍以上且4.0倍以下。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凸条部的节距为3.5mm以上且8.0mm以下。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凸条部的节距为0.8mm以上且3.0mm以下。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凸条部的高度大于所述第2凸条部的高度。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凸条部的高度相对于所述第2凸条部的高度为1.1倍以上且3.0倍以下。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凸条部的高度为0.4mm以上且6.0mm以下。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凸条部的高度为0.2mm以上且5.0mm以下。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凹条部的沿所述伸缩方向的整体宽度为0.2mm以上且5.0mm以下。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凹条部的沿所述伸缩方向的整体宽度为0.1mm以上且4.0mm以下。11.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片的环压压缩强度相对于所述第2片的环压压缩强度为0.20倍以上且0.95倍以下。12.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片的环压压缩强度为10.0N以下且2.0N以上。13.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片的环压压缩强度为16.0N以下且3.5N以上。14.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片和所述第2片分别具有局部压密化的高密度部,所述第2片中的每单位面积的所述高密度部的面积大于所述第1片中的每单位面积的所述高密度部的面积。15.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片和所述第2片分别在与所述弹性部件重叠的位置具有局部压密化的高密度部,所述第2片相比于所述第1片,配置在与所述弹性部件重叠的位置的所述高密度部的数量较多。16.如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片和所述第2片分别具有局部压密化的高密度部,所述第1片的所述高密度部形成在所述第1凹条部的底部,所述第2片的所述高密度部形成在所述第2凹条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岳志富田美奈
申请(专利权)人:花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