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驾驶汽车激光雷达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7257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驾驶汽车激光雷达组件,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中心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壁底部的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第一空腔内壁底部的中心转动连接有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对应的第三齿轮,所述第一空腔内壁一侧的底部开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壁的顶部安装有第一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车体上设置有第一空腔、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丝杆、第三齿轮、第二空腔、第一电机、第四齿轮和底板等结构装置,从而可在不使用激光雷达时将其收起,从而可以防止激光雷达由于长期暴露而易损坏,从而大大增加了该装置的使用效果。从而大大增加了该装置的使用效果。从而大大增加了该装置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驾驶汽车激光雷达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轨道车辆制造技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驾驶汽车激光雷达组件。

技术介绍

[0002]自动驾驶汽车又称无人驾驶汽车、电脑驾驶汽车、或轮式移动机器人,是一种通过电脑系统实现无人驾驶的智能汽车,在20世纪已有数十年的历史,21世纪初呈现出接近实用化的趋势,自动驾驶汽车依靠人工智能、视觉计算、雷达、监控装置和全球定位系统协同合作,让电脑可以在没有任何人类主动的操作下,自动安全地操作机动车辆,激光雷达是自动驾驶汽车主要的探测部件,其用于扫描车辆行驶时的周边环境,并将环境参数反馈至车载电脑,以使车载电脑根据环境参数做出正确的判断,保证行车的安全性。
[0003]但是,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激光雷达一般都直接暴露在外部环境中,工作环境十分恶劣,容易受到外界雨雪、灰尘和高速行驶气流的影响,从而激光雷达易发生损坏,从而影响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性,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7908673U的一种自动驾驶汽车激光雷达组件及自动驾驶汽车,通过在激光雷达的外侧设置保护装置,保护装置与车身顶盖固定相连且将激光雷达封装在保护装置内部,以对激光雷达进行保护,防止激光雷达受外界雨雪、灰尘和高速行驶气流的影响,延长了激光雷达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其可靠性,有效的保证了自动驾驶汽车的行车安全,但其装置仍然处于暴露状态,从而依旧存在损坏的风险,并且在车辆行驶过程或停止过程中,其保护装置易沾染灰尘等污渍,从而既不美观,同时还影响使用效果,为此我们提出新的一种自动驾驶汽车激光雷达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激光雷达易损坏和保证装置易弄脏等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动驾驶汽车激光雷达组件,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中心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壁底部的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第一空腔内壁底部的中心转动连接有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对应的第三齿轮,所述第一空腔内壁一侧的底部开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壁的顶部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齿轮相对应的第四齿轮,所述第一空腔内壁底部的中心设置有与丝杆相对应的底板;
[0006]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外壁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与安装板相对应的安装块,两个所述安装块的顶部均设置有螺钉,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雷达装置,所述底座顶部的边缘固定连接有与雷达装置相对应的透光罩,所述第一空腔内壁顶部的中心固定连接有与透光罩相对应的环形毛刷;
[0007]所述车体顶部的中心开设有与雷达装置相对应的开口,所述车体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三空腔,所述开口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通道,两个所述通道的中心均滑动连接有隔
离板,两个所述隔离板靠近通道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齿条,两个所述第三空腔内壁的底部均安装有第二电机,两个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与齿条相对应的主动齿轮,两组所述第三空腔和通道之间均开设有与齿条相对应的限位孔。
[0008]优选的,两个所述丝杆的顶部均与第一空腔内壁顶部的两侧之间转动连接,该种结构装置可以保证丝杆的稳定性。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三齿轮分别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相互啮合,该种结构装置可以起到传动的作用。
[0010]优选的,所述底板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与丝杆相对应的螺纹孔,且两个所述丝杆均与螺纹孔螺纹连接,该种结构装置可以便于雷达装置的伸出和收起。
[0011]优选的,所述安装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螺钉相对应的螺孔块,且两个所述安装块的底部均开设有与螺孔块相对应的安装孔,该种结构装置既可以起到定位的作用,同时还增加了安装的稳定性。
[0012]优选的,两个所述齿条均贯穿限位孔,并且其两端分别向第三空腔和通道延伸。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1.本技术通过在车体上设置有第一空腔、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丝杆、第三齿轮、第二空腔、第一电机、第四齿轮和底板等结构装置,从而可在不使用激光雷达时将其收起,从而可以防止激光雷达由于长期暴露而易损坏,从而大大增加了该装置的使用效果;
[0015]2.本技术通过在底板上安装板、底座、安装块、螺钉、雷达装置和透光罩等结构装置,从而既可以便于雷达装置的拆卸和安装,从而便于更换和维修,同时透光罩可在车辆行驶时起到保护作用,从而大大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0016]3.本技术通过设置有环形毛刷等结构装置,从而可以对透光罩进行清理,从而可以既可以起到保证装置的整洁性和美观性,同时还可以保证透光罩的透光性,从而大大增加了该装置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9]图3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0]图中:1、车体;2、第一空腔;3、第一齿轮;4、第二齿轮;5、丝杆;6、第三齿轮;7、第二空腔;8、第一电机;9、第四齿轮;10、底板;11、安装板;12、底座;13、安装块;14、螺钉;15、雷达装置;16、透光罩;17、环形毛刷;18、开口;19、第三空腔;20、通道;21、隔离板;22、齿条;23、第二电机;24、主动齿轮;25、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22]请参阅图1、图2和图3,一种自动驾驶汽车激光雷达组件,包括车体1,车体1的中心开设有第一空腔2,第一空腔2内壁底部的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4,第
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4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丝杆5,第一空腔2内壁底部的中心转动连接有与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4相对应的第三齿轮6,第一空腔2内壁一侧的底部开设有第二空腔7,第二空腔7内壁的顶部安装有第一电机8,第一电机8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齿轮3相对应的第四齿轮9,第一空腔2内壁底部的中心设置有与丝杆5相对应的底板10,可以通过启动第一电机8,从而其输出轴带动第四齿轮9转动,从而第四齿轮9带动第一齿轮3转动,从而第一齿轮3通过第三齿轮6带动第二齿轮4转动,从而由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4通过丝杆5带动底板10运动,从而将雷达装置15伸出第一空腔2外,从而便于雷达装置15工作,该种结构装置可在不使用激光雷达时将其收起,从而可以防止激光雷达由于长期暴露而易损坏,从而大大增加了该装置的使用效果;
[0023]底板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1,安装板11的顶部设置有底座12,底座12外壁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与安装板11相对应的安装块13,两个安装块13的顶部均设置有螺钉14,由安装板11、底座12、安装块13和螺钉14等结构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驾驶汽车激光雷达组件,包括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中心开设有第一空腔(2),所述第一空腔(2)内壁底部的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4),所述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4)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丝杆(5),所述第一空腔(2)内壁底部的中心转动连接有与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4)相对应的第三齿轮(6),所述第一空腔(2)内壁一侧的底部开设有第二空腔(7),所述第二空腔(7)内壁的顶部安装有第一电机(8),所述第一电机(8)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齿轮(3)相对应的第四齿轮(9),所述第一空腔(2)内壁底部的中心设置有与丝杆(5)相对应的底板(10);所述底板(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1),所述安装板(11)的顶部设置有底座(12),所述底座(12)外壁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与安装板(11)相对应的安装块(13),两个所述安装块(13)的顶部均设置有螺钉(14),所述底座(12)的顶部设置有雷达装置(15),所述底座(12)顶部的边缘固定连接有与雷达装置(15)相对应的透光罩(16),所述第一空腔(2)内壁顶部的中心固定连接有与透光罩(16)相对应的环形毛刷(17);所述车体(1)顶部的中心开设有与雷达装置(15)相对应的开口(18),所述车体(1)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三空腔(19),所述开口(18)内壁的两侧均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贵炎陈胜许强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