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热型壮医龙脊贴,包括壳体A、螺旋隔板、中心筒、壳体B、龙脊贴,所述壳体A为空心管状,壳体A下部与壳体B上部连接,所述螺旋隔板的水平投影为螺旋状,螺旋隔板安装在壳体A的内腔中,螺旋隔板的下部与壳体B上部连接,所述中心筒两端开口,且中心筒下部与壳体B连接,且中心筒与壳体B的内腔连通,所述龙脊贴沿螺旋隔板板壁卷绕在壳体A中,所述中心筒的内壁及壳体B上部设有发热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壳体A中设置螺旋隔板,使得龙脊贴可以呈卷绕状态放置在壳体A中,降低了龙脊贴所占用的空间,并通过发热层提高热量,对龙脊贴进行加入,提高药物的活性,从而提高治疗的效果。的效果。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热型壮医龙脊贴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热型壮医龙脊贴。
技术介绍
[0002]壮医药于先秦时期开始草创萌芽,经过汉魏六朝的发展,约略于唐宋之际,已大抵形成了草药内服、外洗、熏蒸、敷贴、佩药、骨刮、角疗、灸法、挑针、金针等10多种内涵的壮医多层次结构,并逐步具有理论的雏型。壮医中龙脊贴采用现代科技中草药磨成粉后制成长条状的贴膏,使用时人体背部的脊柱方向上,对手足不温、风湿骨痛、肩颈腰背痛、气血虚、慢性疲劳等有改善作用,为了提高药物的治疗作用,需要在治疗前对龙脊贴进行加热,以便于使药物有效成分活化,而龙脊贴的长度为30cm至40cm,宽度为4cm至5cm,加热时只能使用烘箱进行加入,而烘箱由于离病房比较远,加入后需要装在保温盒中才能保证送至病房后保持温热,因此需要一种加热型壮医龙脊贴,可以方便的在病床边上对长条状的龙脊贴进行加热,便于医护人员进行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加热型壮医龙脊贴,可以解决现有技术操作不便的问题。
[0004]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000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加热型壮医龙脊贴,包括壳体A、螺旋隔板、中心筒、壳体B、龙脊贴,所述壳体A为空心管状,壳体A下部与壳体B上部连接,所述螺旋隔板的水平投影为螺旋状,螺旋隔板安装在壳体A的内腔中,螺旋隔板的下部与壳体B上部连接,所述中心筒两端开口,且中心筒下部与壳体B连接,且中心筒与壳体B的内腔连通,所述龙脊贴沿螺旋隔板板壁卷绕在壳体A中,所述中心筒的内壁及壳体B上部设有发热层,所述龙脊贴为矩形,长度为40cm至60cm,宽度为11cm至13cm。
[0006]所述壳体A上部设有盖体,盖体盖在壳体A上部开口,并与壳体A连接。
[0007]所述壳体A侧壁上设有入口,龙脊贴一端从入口插入到壳体A中。
[0008]所述壳体B上设有温控开关,温控开关一侧以220v电源连接,另一侧与发热层连接。
[0009]所述入口的宽度比龙脊贴的宽度大1cm至2cm。
[0010]所述壳体A外周设有保温层,壳体A、螺旋隔板、中心筒及壳体B的材质均为铝。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壳体A中设置螺旋隔板,使得龙脊贴可以呈卷绕状态放置在壳体A中,降低了龙脊贴所占用的空间,并通过发热层提高热量,对龙脊贴进行加入,提高药物的活性,从而提高治疗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4]图3是龙脊贴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
‑
壳体A,2
‑
螺旋隔板,3
‑
盖体,4
‑
中心筒,5
‑
壳体B,6
‑
龙脊贴,7
‑
发热层,8
‑
入口,9
‑
温控开关,10
‑
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0017]如图1、图2所示,一种加热型壮医龙脊贴,包括壳体A1、螺旋隔板2、中心筒4、壳体B5、龙脊贴6,所述壳体A1为空心管状,壳体A1下部与壳体B5上部连接,所述螺旋隔板2的水平投影为螺旋状,螺旋隔板2安装在壳体A1的内腔中,螺旋隔板2的下部与壳体B5上部连接,所述中心筒4两端开口,且中心筒4下部与壳体B5连接,且中心筒4与壳体B5的内腔连通,所述龙脊贴6沿螺旋隔板2板壁卷绕在壳体A1中,所述中心筒4的内壁及壳体B5上部设有发热层7,所述龙脊贴6为矩形,长度为40cm至60cm,宽度为11cm至13cm。
[0018]当需要加热时,打开盖体3,将龙脊贴6从入口8插入到壳体A1中,在插入时由于有螺旋隔板2的引导,使得龙脊贴6在壳体A1中卷绕,从而降低龙脊贴6占用的位置,在插入时若龙脊贴6卡住时,可以使用镊子等辅助工具拉动龙脊贴6,然后关上盖体3,并对发热层7进行通电,使其提供热量将入壳体A1的内腔,从而提高龙脊贴6的温度,壳体A1、螺旋隔板2、中心筒4及壳体B5的材质均为铝,导热效率高,且通过螺旋隔板2和中心筒4可以增大换热的面积,使龙脊贴6受热均匀,将龙脊贴6升温到55℃至60℃后,便可以将龙脊贴6取出,根据患者的体型进行裁剪后,撕去保护膜之后,即可贴在患者背部的脊柱上。
[0019]所述壳体A1上部设有盖体3,盖体3盖在壳体A1上部开口,并与壳体A1连接,盖体3盖上后可以提高壳体A1的密闭效果,便于龙脊贴6均匀受热。
[0020]所述壳体A1侧壁上设有入口8,龙脊贴6一端从入口8插入到壳体A1中,使龙脊贴6在壳体A1中卷绕,降低龙脊贴6占用的位置,便于在病床旁进行加热。
[0021]所述壳体B5上设有温控开关9,温控开关9一侧以220v电源连接,另一侧与发热层7连接,便于医护人员调整加热的温度。
[0022]所述入口8的宽度比龙脊贴6的宽度大1cm至2cm,方便龙脊贴6从入口8插入。
[0023]所述壳体A1外周设有保温层10,壳体A1、螺旋隔板2、中心筒4及壳体B5的材质均为铝,铝的导热性能好,可以快速将热量传递到壳体A1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型壮医龙脊贴,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A(1)、螺旋隔板(2)、中心筒(4)、壳体B(5)、龙脊贴(6),所述壳体A(1)为空心管状,壳体A(1)下部与壳体B(5)上部连接;所述螺旋隔板(2)的水平投影为螺旋状,螺旋隔板(2)安装在壳体A(1)的内腔中,螺旋隔板(2)的下部与壳体B(5)上部连接;所述中心筒(4)两端开口,且中心筒(4)下部与壳体B(5)连接,且中心筒(4)与壳体B(5)的内腔连通;所述龙脊贴(6)沿螺旋隔板(2)板壁卷绕在壳体A(1)中;所述中心筒(4)的内壁及壳体B(5)上部设有发热层(7);所述龙脊贴(6)为矩形,长度为40cm至60cm,宽度为11cm至13cm。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型壮医龙脊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A(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美全,舒建龙,李萍,江洁梅,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国际壮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