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魔方式生物膜填料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6687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魔方式生物膜填料模块,包括填料柱和端盖,端盖设于填料柱的上下两端,填料柱由单元管组成,相邻单元管相互连接形成填料腔,填料腔中设有填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由单元管连接而成,形状多变适应性强,生产制造方便,成本低,且形状多变,尺寸大小灵活,节省成本,提高了安装的便利性。提高了安装的便利性。提高了安装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魔方式生物膜填料模块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魔方式生物膜填料模块。

技术介绍

[0002]生物膜法是一类水处理工艺统称,具有反应高效稳定等特点。生物膜反应器是内部装填不同的填料而开发出来的复合式反应器。作为核心的生物膜填料为微生物提供了更为有利的生存环境。在纵向上微生物构成一个由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多个营养级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在横向上由充氧污水流到载体的方向构成了一个悬浮好氧型、附着好氧型、附着兼氧型和附着厌氧型的具有多种不同活动能力、呼吸类型、营养类型的微生物系统,从而大大提高了反应器的处理能力和稳定性。生物膜法的关键是引入了微生物附着生长的载体(填料)。但就填料扩展功能而言,填料还宜具备除磷、补碳、低成本等多种特点,在保证功能的同时,以更简便经济的方式协同处理好农村污水存在的高磷、低碳氮比等实际情况,从而更好的实现污水的达标处理。常规污水处理容器装载的填料存在很难取出维护问题,不便于后期的运行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魔方式生物膜填料模块,该模块由标准化单元型生物膜填料构成容纳其他小颗粒填料的填料柱,在填料柱内根据工艺需要、生化反应特点和水力特性等,再分层装填不同功能型填料,增加了装填的灵活性、模块间位置切换的灵活性、以及生产和运维的便利性。也可实现不同功能区填料模块的置换和同一模块内分层装填不同填料,利于实现安装简便和模块在工艺顺序上的切换、微生物形态分层等多种目的。且整个模块由不同填料构成,模块外框由同种结构填料根据需要尺寸灵活拼装构成,提高了生产的便利度、填料装填的灵活度,以及模块装填入不同形状大小的反应器的匹配度。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魔方式生物膜填料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填料柱和端盖,端盖设于填料柱的上下两端,填料柱由单元管组成,相邻单元管相互连接形成填料腔,填料腔中设有填料。模块可分别装填或分层装填不同形状的功能型填料,分层装填填料可添加隔板,隔板形式与端盖类似。根据农村生活污水特点可加入功能填料,如:基于铁碳微电解除磷填料、有缓释碳源的功能的农作物废料、强化微生物生长的多孔填料(PE、聚氨酯等)。填料柱采用单元管拼接而成,生产制造方便,成本低,且形状多变,尺寸大小灵活。上下端盖的设置,便于填料的取出和安放,便于后期维护运营。通过该方案,为固定床和移动床结合使用提供了应用空间,通过模块并列安装形成反应器从进水到出水的断面拦截,在两列模块间,可装填悬浮填料,而无需额外增加填料拦截装置,节省了安装成本,提高了安装的便利性。
[0006]进一步,单元管为网状壁结构。网状结构壁模块内外的水力流动性较好,内外混合流动增强了污水有机物、溶解氧与生物膜的接触、传质及反应效果。模块总体比表面积较
大,增强了生物负载量,从而具有较高的体积负荷能力。单元管为中空结构,在内部同样可以装填填料用于水质净化,同时能够提高单元管的强度,提高填料柱的整体强度。模块高度与反应器高水位相当,依次排列装入反应器,反应器底部安装有格栅状支撑结构,格栅状支撑结构下方空间对应模块位置安装有曝气器。通过底部曝气,气泡上浮穿过模块填料路径延长而增加气液接触时间,利于溶氧效率提高。
[0007]进一步,填料的数量至少为两种,不同填料之间分层装填。填料分层设置能够提高污水净化效果,且能够根据水质净化需求配置填料,配置灵活,适应性强。装填聚氨酯和其他具有多孔吸附特性的填料,作为出水过滤模块。将模块横放入反应器出水前的支撑格栅上方固定,可有效拦截过滤底部污泥扰动对出水SS的影响。通过进行定期的反冲洗,以确保过滤模块的长效使用。
[0008]进一步,填料柱的顶层和底层均设有零价铁刨花除磷填料。其中部分铁刨花放置于模块内部上方,通过气泡破裂的水力剪切增强铁表面附着物剥离,从而强化除磷铁刨花的使用寿命。铁刨花通过适当挤压增大比表面积,且本身具有的多孔结构,可有效阻止模块内装载的小颗粒轻质填料逸出。
[0009]进一步,端盖和填料分层隔板由单元管连接而成。端盖采用单元管构成,制造方便,降低制造成本。上端盖可采用带开盖式结构,便于消耗性填料的后期补充。
[0010]进一步,填料柱横截面为多边形或圆形。采用多边形或圆形的填料柱,能够灵活满足反应器容器的装填需求。
[0011]进一步,单元管横截面为多边形或者圆形。单元管为多边形或圆形,拼接成填料柱后,能够增大填料的表面积,提高污水净化效果。
[0012]进一步,单元管材质为塑料。采用可回收塑料,塑料经回收处理造粒后,也可作为生产塑料填料的原料,废弃物提高了资源化程度,符合节能环保要求。
[0013]进一步,单元管为一次挤出成型。通过成套设备直接挤出成型,为网管状结构,网丝挤出口形状和网管切面形状灵活,可为圆形、方形、六边形等。塑性材料可采用PP或PE及其改性材料等。
[0014]进一步,单元管之间热熔固定成型。单元管之间热熔固定成型,固定方便、连接效果好。上下封盖由同长较短的单元结构填料围成对应形状,通过热熔一体成型,嵌入柱形腔体上下端面。模块外框侧面可采取及进一步熔接或固定措施。上下端面待模块腔体内装入不同填料后,可采取进一步熔接或固定措施。
[0015]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1、模块可装填不同大小功能型填料,填料选择空间大,装填灵活;
[0017]2、模块在反应器内根据工艺和处理需要配置灵活,位置互换性强,安装简便;
[0018]3、模块外框由同种结构拼接单元构成,外框尺寸生产灵活,生产便捷;
[0019]4、模块全部由生物填料构成,模块外框的拼接单元成本低,且本身也为生物膜载体;
[0020]5、模块所用材料回收处理后资源化利用率高,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六边形截面填料柱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方形截面填料柱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

填料柱;2

端盖;3

单元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魔方式生物膜填料模块,包括填料柱1和端盖2,端盖2设于填料柱1的上下两端,填料柱1由单元管3组成,相邻单元管3相互连接形成填料腔,填料腔中设有填料。模块可分别装填或分层装填不同形状的功能型填料,根据农村生活污水特点可加入功能填料,如:基于铁碳微电解除磷填料、有缓释碳源的功能的农作物废料、强化微生物生长的多孔填料(PE、聚氨酯等)。填料柱1采用单元管3拼接而成,生产制造方便,成本低,且形状多变,尺寸大小灵活。通过该方案,为固定床和移动床结合使用提供了应用空间,通过模块并列安装形成反应器从进水到出水的断面拦截,在两类模块间,可装填悬浮填料,而无需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魔方式生物膜填料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填料柱和端盖,所述端盖设于所述填料柱的上下两端,所述填料柱由单元管组成,相邻所述单元管相互连接形成填料腔,所述填料腔中设有填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魔方式生物膜填料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管为网状壁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魔方式生物膜填料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的数量至少为两种,不同所述填料之间分层装填。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魔方式生物膜填料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柱的顶层和底层均设有零价铁刨花除磷填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魔方式生物膜填料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洪堂邱冲杨前进莫栋梁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双林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