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控温的印刷用油墨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6643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控温的印刷用油墨桶,包括油墨桶、冷却桶,油墨桶设置于冷却桶内,油墨桶与冷却桶之间设置有冷却槽,冷却桶上设置有与冷却槽连通的第一冷却进口以及第一冷却出口。采用上述方案,提供一种通过在冷却槽内持续通冷却液而对油墨桶进行控温,实现油墨更加稳定的一种高效控温的印刷用油墨桶。加稳定的一种高效控温的印刷用油墨桶。加稳定的一种高效控温的印刷用油墨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控温的印刷用油墨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控温的印刷用油墨桶。

技术介绍

[0002]油墨桶是印刷行业在机台上存储油墨所用的容器,使得印刷设备取用油墨桶内的油墨进行印刷使用,且印刷设备经过印刷使用后,多余的油墨回到油墨桶进行反复使用。
[0003]近几年,接装纸生产行业,高档卷烟的不断推出使得接装纸呈显多元化发展,印刷难度提高如防伪效果的烟用纸和接装纸也呈上升趋势。使得产品生产工艺难度较大,产出率偏低,生产中易产生漏印的可能性。另外,金墨产品也是目前行业内比较难控制质量的一种材料,特别在夏天,印刷小笔画的图案时易掉笔画。
[0004]经研究,产生上述问题的因素多种,其中,环境温度升高导致的溶剂挥发过快造成油墨粘度不稳定是重要的因素之一,特别是防伪油墨随着生产环境的温度变化而变化,操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很难控制,最终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此外,防伪油墨价格贵,难操作时,生产中损耗较大。
[0005]因此,如何有效解决防墨受温度变化导致的不稳定性,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在冷却槽内持续通冷却液而对油墨桶进行控温,实现油墨更加稳定的一种高效控温的印刷用油墨桶。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油墨桶、冷却桶,所述油墨桶设置于冷却桶内,所述油墨桶与冷却桶之间设置有冷却槽,所述冷却桶上设置有与冷却槽连通的第一冷却进口以及第一冷却出口。/>[000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油墨桶以及冷却桶的轴向均沿竖向设置,所述第一冷却进口的竖向高度低于第一冷却出口,所述冷却槽内位于第一冷却进口与第一冷却出口之间设置有第一导流板,且第一导流板沿油墨桶的外周周向从下至上呈螺旋设置。
[000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油墨桶上端设置有供油墨进出的进出料口,所述油墨桶内设置有分隔筒,且分隔筒的轴向沿竖向设置,所述分隔筒内周设置有出料腔,所述分隔筒与油墨桶之间设置有进料腔,所述进料腔的下端与出料腔的下端呈连通设置,所述进料腔内设置有第二导流板,且第二导流板沿油墨桶的内周周向从下至上呈螺旋设置。
[001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料腔内设置有冷却盘管,所述冷却盘管设置有第二冷却进口以及第二冷却出口。
[001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冷却出口与第一冷却进口之间设置有用于将第二冷却出口与第一冷却进口连接的连接管。
[001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油墨桶上方设置有用于启闭进出料口的端盖,所述冷却盘管设置有沿竖向朝上延伸的进液管、出液管,所述端盖沿竖向贯穿设置有供进液管、出
液管穿设的定位缺口,所述定位缺口沿水平贯穿端盖设置有安装口,所述进液管与出液管的外周均设置有限位螺栓,且各限位螺栓均位于端盖上方,各所述限位螺栓沿竖向的投影与端盖沿竖向的投影呈部分重叠设置。
[001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端盖铰接安装有翻盖,所述定位缺口设置于翻盖,所述进液管与出液管的相向方向平行于翻盖相对端盖转动的轴向,所述定位缺口朝向安装口的方向平行于进液管与出液管的相向方向,所述定位缺口背离安装口侧设置有插设于进液管与出液管之间的限位凸条。
[001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却桶上方设置有供油墨桶插入的拆装口,所述冷却桶上设置有用于将油墨桶固定安装于冷却桶的安装组件。
[001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油墨桶的外周面沿竖向朝下呈缩口设置,所述冷却桶位于冷却槽上方设置有用于贴合油墨桶的外周面的密封斜面,所述密封斜面上设置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置有挤压于油墨桶与冷却桶之间的第一密封圈,所述安装组件设置于油墨桶下方,所述安装组件包括有锁紧螺栓、第二密封圈、第一垫片、压紧弹簧,所述冷却桶下方竖向贯穿设置有供锁紧螺栓穿设的穿设孔,所述油墨桶下端设置有用于与锁紧螺栓螺纹连接的螺纹孔,所述第二密封圈套设于锁紧螺栓外周,所述第二密封圈位于穿设孔的下端外周设置有相抵冷却桶的密封环,所述第一垫片设置于密封环下端,所述压紧弹簧用于将第一垫片朝上推动。
[001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却桶上设置有调压件,所述调压件螺纹安装于冷却桶,且调压件的旋转轴向沿竖向设置,所述安装组件还包括位于第一垫片下方的第二垫片,所述压紧弹簧压缩设置于第一垫片与第二垫片之间,所述锁紧螺栓的头部位于第二垫片下方,所述调压件位于第二垫片与锁紧螺栓的头部之间设置有受压部。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油墨桶外周设置冷却桶,从而在冷却桶与油墨桶之间形成冷却槽,并设置第一冷却进口以及第一冷却出口持续输入流动的冷却液进行高效冷却,从而对防伪油墨的温度控制更加的有效,提高防伪油墨的稳定性来最终提高产品的质量以及减少挥发来减少生产损耗。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装配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分解(爆炸)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4为图1中A的放大图;图5为图2中B的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装配图;图7为图3中C的放大图;图8为图3中D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如图1

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控温的印刷用油墨桶,包括油墨桶1、冷却桶2,油墨桶1设置于冷却桶2内,油墨桶1与冷却桶2之间设置有冷却槽21,冷却桶2上设置有与冷却槽21连通的第一冷却进口22以及第一冷却出口23。
[0022]因此,通过将印刷使用的油墨置于油墨桶1内而供墨使用,此外,通过在油墨桶1外周设置冷却桶2,从而在冷却桶2与油墨桶1之间形成冷却槽21,并设置第一冷却进口22以及第一冷却出口23持续输入流动的冷却液进行高效冷却,从而对防伪油墨的温度控制更加的有效,提高防伪油墨的稳定性来最终提高产品的质量以及减少挥发来减少生产损耗。
[0023]其中,本实施例中的油墨桶1以及冷却桶2均呈圆桶状,且油墨桶1以及冷却桶2的轴向呈同轴并均沿竖向设置,优选的,第一冷却进口22的竖向高度低于第一冷却出口23,此外,冷却槽21内位于第一冷却进口22与第一冷却出口23之间设置有第一导流板24,且第一导流板24沿油墨桶1的外周周向从下至上呈螺旋设置,因此,冷却液从第一冷却进口22通入冷却槽21,并沿着第一导向板呈螺旋的传输方向朝上传输,并最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控温的印刷用油墨桶,其特征在于:包括油墨桶、冷却桶,所述油墨桶设置于冷却桶内,所述油墨桶与冷却桶之间设置有冷却槽,所述冷却桶上设置有与冷却槽连通的第一冷却进口以及第一冷却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控温的印刷用油墨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桶以及冷却桶的轴向均沿竖向设置,所述第一冷却进口的竖向高度低于第一冷却出口,所述冷却槽内位于第一冷却进口与第一冷却出口之间设置有第一导流板,且第一导流板沿油墨桶的外周周向从下至上呈螺旋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控温的印刷用油墨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桶上端设置有供油墨进出的进出料口,所述油墨桶内设置有分隔筒,且分隔筒的轴向沿竖向设置,所述分隔筒内周设置有出料腔,所述分隔筒与油墨桶之间设置有进料腔,所述进料腔的下端与出料腔的下端呈连通设置,所述进料腔内设置有第二导流板,且第二导流板沿油墨桶的内周周向从下至上呈螺旋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控温的印刷用油墨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腔内设置有冷却盘管,所述冷却盘管设置有第二冷却进口以及第二冷却出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控温的印刷用油墨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出口与第一冷却进口之间设置有用于将第二冷却出口与第一冷却进口连接的连接管。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高效控温的印刷用油墨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桶上方设置有用于启闭进出料口的端盖,所述冷却盘管设置有沿竖向朝上延伸的进液管、出液管,所述端盖沿竖向贯穿设置有供进液管、出液管穿设的定位缺口,所述定位缺口沿水平贯穿端盖设置有安装口,所述进液管与出液管的外周均设置有限位螺栓,且各限位螺栓均位于端盖上方,各所述限位螺栓沿竖向的投影与端盖沿竖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青青郑红军
申请(专利权)人:增和包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