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悬臂施工挂篮行走系统及操作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76569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桥梁悬臂施工挂篮行走系统及操作方法,包括挂篮装置、顶升结构、油压千斤顶结构和行走系统;该行走系统包括卷扬机组和轮组;所述轮组集成在所述挂篮装置上,且所述挂篮装置通过所述卷扬机组驱动以沿所述桥梁的长度方向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行走系统以多台卷扬机作为动力机构,在对应定滑轮的导向作用下逐步实现挂篮装置的支点和整体的移动,结构新颖、自动化程度高、方便施工操作;整体采用机械自动化原理,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安全性高。全性高。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悬臂施工挂篮行走系统及操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刚构悬臂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桥梁悬臂施工挂篮装置用的行走系统及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桥梁刚构(连续梁)悬臂施工工具

挂篮施工操作过程中,传统的均为人工操作,前一个节段浇筑完成后,要人员爬上前上横梁,操作千斤顶松吊带,在操作过程中由于空间限制,非常不方便,且不安全。挂篮前移时要逐个顶起前后支点位置,然后才能统一前移;前移由人工手拉葫芦操作,费时费力,也有用千斤顶推进的,但是速度太慢。由于施工挂篮设计和施工的不确定性,是一个工程用一个挂篮,没有周转,造成极大的浪费。
[0003]同时,现有技术中的挂篮装置的移动主要采用人工或者千斤顶推进的方式,使得施工难度大,且精度也无法保证。
[0004]因此,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需研发一种桥梁悬臂施工挂篮行走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卷扬机作为前后支点就位,给挂篮提供移动的动力、方便施工操作、结构新颖、自动化程度高的桥梁悬臂施工挂篮装置用的行走系统。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桥梁悬臂施工挂篮行走系统,该挂篮装置集成于桥梁的主墩身上方的已浇筑钢筋混凝土段且沿桥梁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挂篮装置包括:
[0008]立柱;
[0009]集成于所述立柱底部的主梁;
[0010]一端与所述立柱的上部连接、另一端朝向前侧延伸并与所述主梁端部的前三角斜拉带;以及
[0011]一端与所述立柱的上部连接、另一端朝向后侧延伸并与所述主梁端部的后三角斜拉带;
[0012]所述挂篮装置还包括:
[0013]集成于挂篮装置的顶升结构;
[0014]所述行走系统集成于所述挂篮装置上,该行走系统包括:
[0015]定滑轮锚点,其设置于所述已浇筑钢筋混凝土段的前端,
[0016]前支点,其设置于所述挂篮装置的主梁的底部前侧,
[0017]后支点,其设置于所述挂篮装置的主梁的底部后侧,
[0018]卷扬机组,其包括,
[0019]第一卷扬机组件,其设置于靠近所述前支点的位置,
[0020]第二卷扬机组件,其设置于靠近所述后支点的位置,
[0021]第三卷扬机组件,其设置于所述挂篮装置的后端的位置;以及
[0022]通过所述卷扬机组驱动转动的轮组;
[0023]所述轮组集成在所述挂篮装置上,且所述挂篮装置通过所述卷扬机组驱动以沿所述桥梁的长度方向移动。
[0024]进一步的,所述已浇筑钢筋混凝土段的前端设置有定滑轮锚点;
[0025]所述挂篮装置的主梁的底部具有两处支点,分别为靠近前侧的前支点和靠近后侧的后支点;
[0026]靠近所述前支点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卷扬机组件;
[0027]靠近所述后支点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卷扬机组件;
[0028]位于所述挂篮装置的后端的位置设置有第三卷扬机组件。
[002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卷扬机组件包括:
[0030]第一卷扬机;
[0031]第一定滑轮;以及
[0032]与所述定滑轮锚点连接的第一锚定定滑轮;
[0033]所述第二卷扬机组件包括:
[0034]第二卷扬机;
[0035]第二定滑轮;以及
[0036]与所述定滑轮锚点连接的第二锚定定滑轮;
[0037]所述第三卷扬机组件包括:
[0038]第三卷扬机;以及
[0039]第三定滑轮;
[0040]所述挂篮装置的前支点通过所述第一卷扬机驱动、并在所述第一定滑轮和所述第一锚定定滑轮的导向作用下沿所述桥梁的长度方向移动至设计位置;
[0041]所述挂篮装置的后支点通过所述第二卷扬机驱动、并在所述第二定滑轮和所述第二锚定定滑轮的导向作用下沿所述桥梁的长度方向移动至设计位置;
[0042]所述挂篮装置通过所述第三卷扬机驱动、并在所述第三定滑轮的导向作用下沿所述桥梁的长度方向移动。
[0043]进一步的,该挂篮装置沿桥梁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挂篮装置一端延伸至所述桥梁的已浇筑钢筋混凝土段的前侧;
[0044]所述挂篮装置延伸至所述桥梁的已浇筑钢筋混凝土段前侧一端集成有底梁结构;
[0045]所述底梁结构与所述桥梁的已浇筑钢筋混凝土段之间的空间为待浇筑空间。
[0046]进一步的,所述底梁结构包括:
[0047]一端与主梁连接,另一端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的主吊带;
[0048]连接于所述主吊带下端的底部纵梁;以及
[0049]集成于所述底部纵梁两端的下横梁,两端的下横梁分别为靠近所述桥梁一端的后下横梁以及远离所述桥梁一端的前下横梁。
[0050]进一步的,所述顶升结构包括:
[0051]集成于主梁的油泵;
[0052]分别集成于所述前三角斜拉带和后三角斜拉带的油缸缸筒;以及
[0053]间隔布置于所述主梁的多个活塞;
[0054]所述挂篮装置的主梁与所述桥梁之间间隔布置有多个顶升装置垫墩,所述活塞与所述顶升装置垫墩一一对应;
[0055]所述油泵为所述活塞提供动力以驱使所述活塞顶升该挂篮装置。
[0056]进一步的,所述主梁的前端连接有沿桥梁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前上横梁;
[0057]所述主梁的后端连接有沿桥梁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后锚横梁。
[0058]进一步的,所述油压千斤顶结构集成于所述前上横梁处;
[0059]所述油压千斤顶结构包括:
[0060]集成于所述前上横梁的油压千斤顶;以及
[0061]集成于所述油压千斤顶和所述前上横梁之间的油压千斤顶下钢垫板。
[0062]进一步的,所述主梁的下方、通过所述主吊带连接有外滑梁。
[0063]进一步的,所述挂篮装置为对称结构。
[0064]所述的一种桥梁悬臂施工挂篮行走系统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65]顶升结构整体提升挂篮装置,
[0066]所述挂篮装置的前支点通过所述第一卷扬机组件驱动、并在所述轮组导向作用下沿所述桥梁的长度方向移动至设计位置;
[0067]所述挂篮装置的后支点通过所述第二卷扬机组件驱动、并在所述轮组导向作用下沿所述桥梁的长度方向移动至设计位置;
[0068]所述挂篮装置通过所述第三卷扬机组件驱动、并在所述轮组导向作用下沿所述桥梁的长度方向移动至设计位置;
[0069]挂篮装置经由顶升结构整体顶升及下落就位。
[007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桥梁悬臂施工挂篮行走系统及操作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71]本专利技术的行走系统以多台卷扬机作为动力机构,在对应定滑轮的导向作用下逐步实现挂篮装置的支点和整体的移动,结构新颖、自动化程度高、方便施工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悬臂施工挂篮行走系统,该挂篮装置集成于桥梁的主墩身(101)上方的已浇筑钢筋混凝土段(102)且沿桥梁的长度方向延伸,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篮装置包括:立柱(202);集成于所述立柱(202)底部的主梁(201);一端与所述立柱(202)的上部连接、另一端朝向前侧延伸并与所述主梁(201)端部的前三角斜拉带(203);以及一端与所述立柱(202)的上部连接、另一端朝向后侧延伸并与所述主梁(201)端部的后三角斜拉带(204);所述挂篮装置还包括:集成于挂篮装置的顶升结构;所述行走系统集成于所述挂篮装置上,该行走系统包括:定滑轮锚点(212),其设置于所述已浇筑钢筋混凝土段(102)的前端,前支点(210),其设置于所述挂篮装置的主梁(201)的底部前侧,后支点(211),其设置于所述挂篮装置的主梁(201)的底部后侧,卷扬机组,其包括,第一卷扬机组件,其设置于靠近所述前支点(210)的位置,第二卷扬机组件,其设置于靠近所述后支点(211)的位置,第三卷扬机组件,其设置于所述挂篮装置的后端的位置;以及通过所述卷扬机组驱动转动的轮组;所述轮组集成在所述挂篮装置上,且所述挂篮装置通过所述卷扬机组驱动以沿所述桥梁的长度方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悬臂施工挂篮行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卷扬机组件包括:第一卷扬机(501);第一定滑轮(502);以及与所述定滑轮锚点(212)连接的第一锚定定滑轮(503);所述第二卷扬机组件包括:第二卷扬机(601);第二定滑轮(602);以及与所述定滑轮锚点(212)连接的第二锚定定滑轮(603);所述第三卷扬机组件包括:第三卷扬机(701);以及第三定滑轮(702);所述挂篮装置的前支点(210)通过所述第一卷扬机(501)驱动、并在所述第一定滑轮(502)和所述第一锚定定滑轮(503)的导向作用下沿所述桥梁的长度方向移动至设计位置;所述挂篮装置的后支点(211)通过所述第二卷扬机(601)驱动、并在所述第二定滑轮(602)和所述第二锚定定滑轮(603)的导向作用下沿所述桥梁的长度方向移动至设计位置;所述挂篮装置通过所述第三卷扬机(701)驱动、并在所述第三定滑轮(702)的导向作用下沿所述桥梁的长度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悬臂施工挂篮行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篮装置一端延伸至所述桥梁的已浇筑钢筋混凝土段(102)的前侧;所述挂篮装置延伸至所述桥梁的已浇筑钢筋混凝土段(102)前侧一端集成有底梁结构;所述底梁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进冯景臣薛旭涛阙正义徐杰郑伯钟冯晓张群峰朱宜浣刘裕裕李想朱金盈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