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位差压静水循环发电设备泵阀连接机构及其工艺方法,特征是第一阀体与第二阀体的结构组成、结构特征、安装使用方法相同。球阀体安装在第一阀体、第二阀体水管路后相隔一个距离,相互之间组成异步错序运行,形成差压吸排水进入水轮机轮盘驱动发电机工作,第一阀体、第二阀体的阀芯上方装有复位配重块,球阀体的球顶上有配重块复位,实现自动开闭水管里的水道运行。结构新颖,设计先进合理,制造容易,安装使用方便,工效高,工期短,省料省工,成本低。成本低。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位差压静水循环发电设备泵阀连接机构及其工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电设备类,尤其是一种高位差压静水循环发电设备泵阀连接机构及其工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力发电机有河水、潮水、海底水、风电、水电、核电、光电等发电机,山区有一米以上自然水安装的微型发电机可满足小家庭应用。对比文件1,申请号:CN201510336054,专利技术名称:一种高效水循环发电综合系统,包括发电轮,该种高效水循环发电综合系统包含压力前池、蓄水池、用于将所述压力前池中的水抽进所述蓄水池的抽水装置、多个与所述压力前池连接且逐渐海拔高度降低的千米水渠跑道、与多个所述千米水渠跑道共同连接在所述千米水渠跑道最低处的尾水池和用于收集太阳能的光伏装置,所述发电轮设在所述千米水渠跑道上。对比文件2,申请号:CN201320076353,专利技术名称:家用水循环发电机,包括一个高度为两米的四脚架,架顶安装有一个一立方米贮水量的贮水桶,贮水桶底部装有六个引水管,每根引水管装有一个直水开关,引水管长60CM,在四脚架高55CM处外架设两根圆盘支撑架,在圆盘支撑架上固定装有一根可动支撑横轴,支撑横轴一端外伸20CM,支撑横轴上装有三个圆盘,每个圆盘外缘两侧都安装有一个水槽,六根引水管分别对应三个圆盘上的六个水槽,在支撑横轴外伸20CM的地方安装一个小齿轮,小齿轮通过传动带与变速箱相连,变速箱又通过传动带连接发电机,发电机用导线连通逆变器,逆变器通过导线连接太阳能电池的同时,太阳能电池也通过导线连通逆变器,四脚架架设在水池上,水池中设置有潜水泵,通过潜水泵抽取后经输水管打入贮水桶内。对比文件1、2与本专利申请的结构特征不相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用水阀水泵自动调节水差压驱动水轮机工作,在静水状态下由高位水冲压启动阀泵驱动发电机。结构新颖简单,设计先进,制造容易,安装使用方便,在平坡、山坡、水塘、水池可应用发电,是一种理想的清洁新能源设备。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高位差压静水循环发电设备泵阀连接机构,包括高位水管、第一法兰、第一水管、第二法兰、第一软垫、第一配重块、第一螺母、第二螺母、第一上下轴、第三法兰 、支承、第二水管、第四法兰、阀内腔、第二配重块、第二软垫、第一阀体、水道、球阀座、球阀顶板、球阀体、球阀内腔、球配重块、球、第五法兰、进水道、第四水管、第三水管、阀芯、第三软垫、螺栓、第六法和第二阀体,其特征在于高位水管1通过第一法兰2连接第一水管3,第一水管3通过第四法兰13连接第三水管28,第三水管28通过第六法兰32连接第四水管27,第四水管27连接球阀体21的进水道26,进水道26顶口是球24、球阀内腔22,球阀内腔22通过出水口连接到水轮机轮盘,第一阀体17底安装在第三水管28,阀内腔14与水道18相通,第二阀体33安装在第一水管3顶面上,其阀内腔14与水道18相通,阀芯29安装在第一阀体17的阀内腔14,阀芯29由第一上下轴9连接进入水道18和阀内腔14,球24在球
阀内腔22与进水道26之间,球24顶上有球配重块23。
[0005]第一上下轴9在第二法兰4、第一软垫5、支承11、第三法兰10、第二软垫16中心孔上下滑动,为动配合。
[0006]阀芯29外径≤水道18。
[0007]阀芯29外径≤阀内腔14。
[0008]第一阀体17与第二阀体33结构组成、结构特征相同,安装使用方法相同。
[0009]高位水从高位水管1进入第一水管3的水道18和进入第三水管28的水道18,并进入第四水管27及进入球阀体21的进水道26、球阀内腔22,从出水口连接到水轮发电机的轮盘。
[0010]第一阀体17与第二阀体33串接为同步运行,并与球阀体21之间成差压吸排水,阀芯29的上下与球24的上下之间有差距不同步。
[0011]第一阀体17与球阀体21相距有20cm以上,其水道18相互运行相差有间距。
[0012]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用泵阀组成异步启动运行,高位水形成差压使静水变为动力差压驱动水轮机发电。结构新颖,设计先进合理,简单,制造容易,安装使用方便,工期短,施工快,见效快,省工省时,是一种理想的新能源设备。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装配主视示意图。
[0014]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装配俯视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高位水管1、第一法兰2、第一水管3、第二法兰4、第一软垫5、第一配重块6、第一螺母7、第二螺母8、第一上下轴9、第三法兰 10、支承11、第二水管12、第四法兰13、阀内腔14、第二配重块15、第二软垫16、第一阀体17、水道18、球阀座19、球阀顶板20、球阀体21、球阀内腔22、球配重块23、球24、第五法兰25、进水道26、第四水管27、第三水管28、阀芯29、第三软垫30、螺栓31、第六法兰32、第二阀体33。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17]实施例1,参照附图,本专利技术利用高水位压差带动两个同结构同步水阀动作,结合用配重块把阀芯重力压复位,在水阀后面接一个球阀泵,2个同类阀配合一个球阀泵,水流再形成压差,阀芯上下滑行开闭水管路内腔的水道,再经泵的开闭形成压力把水抽吸注入水轮机轮叶,轮盘带动发电机转动。具体是:高位水管1安装在高位水池底下,高位水管1通过第一法兰2连接第一水管3,第一水管3通过第四法兰13连接第三水管28,第三水管28连接第四水管27,第四水管27连接球阀体21,球阀体21通过第五法兰25连接到水轮机轮盘,轮盘带动发电机工作。第一阀体17与第二阀体33结构特征与安装使用方法相同。第二阀体33安装在第一水管3顶面上。并与水道 18相通。第一阀体17安装在第三水管28顶面并与水道 18相通。第一上下轴9顶端安装第一配重块6,第一上下轴9底端安装阀芯29,第一上下轴9中间段穿过第三法兰 10、第二软垫16、第二法兰4、支承11和第一软垫5。第二阀体33顶上是第二法兰4。第二软垫16、第三法兰 10、支承11、第二法兰4、第一软垫5中间有中心孔容第一上下轴9上下滑动。第一配重块6上面有第二螺母8,下面有第一螺母7固定,阀芯29固在第一上下轴9底端,阀芯29底面有第三软垫30,阀芯29是圆面,阀芯29安装在第一阀体17的阀内腔14,
阀芯29的高度大小≤阀内腔14。阀芯29伸到第三水管28的内径水道18里,阀芯29外径大小在第三水管28内腔水口径范围内。第一上下轴9上行时阀芯29上行离开第三水管28内径为开启,反之则为关闭。阀芯29上行到阀内腔14的第二法兰4底面被限位不上行,这时第一配重块6的重力下压,使第一上下轴9和阀芯29下行,阀芯29重复位回到第三水管28内径成关闭状态堵水,这样的一上一下重复开闭水道18。第一阀体17与第二阀体33结构组成、结构特征相同,安装和运行相同。在第一阀体17相距20cm以上的第四水管27安装球阀体21,并连接进水道26相通。球阀体21出水口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位差压静水循环发电设备泵阀连接机构,包括高位水管、第一法兰、第一水管、第二法兰、第一软垫、第一配重块、第一螺母、第二螺母、第一上下轴、第三法兰 、支承、第二水管、第四法兰、阀内腔、第二配重块、第二软垫、第一阀体、水道、球阀座、球阀顶板、球阀体、球阀内腔、球配重块、球、第五法兰、进水道、第四水管、第三水管、阀芯、第三软垫、螺栓、第六法和第二阀体,其特征在于高位水管(1)通过第一法兰(2)连接第一水管(3),第一水管(3)通过第四法兰(13)连接第三水管(28),第三水管(28)通过第六法兰(32)连接第四水管(27),第四水管(27)连接球阀体(21)的进水道(26),进水道(26)顶口是球(24)、球阀内腔(22),球阀内腔(22)通过出水口连接到水轮机轮盘,第一阀体(17)底安装在第三水管(28),阀内腔(14)与水道(18)相通,第二阀体(33)安装在第一水管(3)顶面上,其阀内腔(14)与水道(18)相通,阀芯(29)安装在第一阀体(17)的阀内腔(14),阀芯(29)由第一上下轴(9)连接进入水道(18)和阀内腔(14),球(24)在球阀内腔(22)与进水道26之间,球(24)顶上有球配重块(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位差压静水循环发电设备泵阀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上下轴(9)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建新,梁源,彭章发,
申请(专利权)人:梁建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