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C/AB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76296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C/AB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数计的原料:PC:40~80份;ABS:10~40份;UPE:4~20份;硅烷偶联剂:0.1~2份;LLDPE:3~12份;发泡剂:0.1~2份;润滑剂0.5~2份;金属粉:0.1~1.5份、珠光粉0.1~1.5份;抗菌剂:0.1~1份;分散剂0.1~1份;抗氧剂:0.2~0.4份。该复合材料具有高热稳定性、高透明性、优异的分散性能及良好的耐候性且具有炫彩金属/珠光质感,可替代塑料制品电镀或者喷漆,达到产品免喷涂效果,使其满足电器工程材料、汽车工程材料、建筑塑料制品等产品的性能及外观质量要求。性能及外观质量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C/AB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改性塑料
,具体涉及一种耐磨耐候且具有炫彩金属效果的抗菌PC/AB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PC/ABS复合材料同时继承了PC的高耐热、高冲击和高尺寸稳定性以及ABS的高流动和低内应力等特点,是一类综合性能优异的复合材料,这类材料在电子电器、汽车、机械、和通信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但PC/ABS合金材料仍存在耐候性差、耐磨性差、不抗菌、韧性有待提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耐磨耐候且具有炫彩金属效果的抗菌PC/AB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具有高热稳定性、高透明性、优异的分散性能及良好的耐候性且具有炫彩金属/珠光质感,可替代塑料制品电镀或者喷漆,达到产品免喷涂效果,使其满足电器工程材料、汽车工程材料、建筑塑料制品等产品的性能及外观质量要求。
[0004]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PC/ABS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计的原料:PC:40~80份;ABS:10~40份;UPE:4~20份;硅烷偶联剂:0.1~2份;LLDPE:3~12份;发泡剂:0.1~2份;润滑剂0.5~2份;金属粉:0.1~1.5份、珠光粉0.1~1.5份;抗菌剂:0.1~1份;分散剂0.1~1份;抗氧剂:0.2~0.4份。
[000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计的原料:PC:50~70份;ABS:10~30份;UPE:5~15份;硅烷偶联剂:0.5~1.5份;LLDPE:4~10份;发泡剂:0.5~1份;润滑剂0.5~2份;金属粉:0.1~1份、珠光粉0.1~1份;抗菌剂:0.5~1份;分散剂0.1~0.5份;抗氧剂:0.2~0.4份。
[0007]优选的,所述PC是指双酚A型聚碳酸酯,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工程塑料,其无味、无嗅且透明度在90%以上,具备高热变形温度、高尺寸稳定性和高冲击强度等优势,在光学、电子电气和机械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0008]优选的,所述ABS是指丙烯腈

丁二烯

苯乙烯三元共聚物,其兼具硬、刚和韧性,是一种非结晶性综合性能优异的通用塑料,且无毒、无味,可通过多种加工方式成型,在家电、汽车和建材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将其和PC共混制备的复合材料兼具两者优势,且互相弥补缺点,是一类综合性能极其优异、应用非常广泛的复合材料;
[0009]优选的,所述UPE作为材料的增韧剂,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体,其密度为0.93~0.95g/cm3,粒径为50~300nm;
[0010]优选的,所述硅烷偶联剂为乙烯基硅氧烷或烯丙基硅氧烷。
[0011]优选的,所述LLDPE树脂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树脂,为无毒、无味、无臭的乳白色颗
粒,密度为0.918~0.935g/cm3,熔指1.7~2.3g/10min;
[0012]优选的,所述发泡剂为吸热型闭孔式化学成核发泡剂,受热分散产生的气体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含量80~85ml/gram;
[0013]优选的,所述润滑剂为纳米合成的镁铝滑石,为粉体结构,其镁铝比为2:1,平均粒径<80μm,白度为92,比重为2.1g/ml;
[0014]优选的,所述金属粉的几何形状为抛光玉米片状,粒径大小在10~50μm:
[0015]优选的,所述珠光粉的几何形状为三维立体形,粒径大小在50~110μm;
[0016]优选的,所述抗菌剂优选无机抗菌剂(将银、锌、铜等一种或者多种金属离子负载到磷酸盐、硅酸盐、可溶性玻璃等载体上而制成),有机抗菌剂(季铵盐类、有机金属类、吡咯类等)或天然抗菌剂(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甲壳素类等),加入抗菌剂的目的是使得PC/ABS合金材料具备杀菌和抑菌的效果;
[0017]优选的,所述分散剂优选硬脂酰胺、硬脂酸和金属皂类等,分散剂和PC、ABS以及抗菌剂都有较好的相容性,将抗菌剂和分散剂进行有效预混,可以保证其在加工过程中在树脂中分散更均匀,不容易团聚。
[0018]优选的,所述抗氧剂为主抗氧剂/辅抗氧剂复配物,主抗氧剂优选1010、1076、245等受阻酚类,辅抗氧剂优选168、PEP36等亚磷酸酯类,其可以抑制PC和ABS树脂的降解。
[00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PC/ABS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1)将PC、ABS进行干燥处理,其干燥温度为80~100℃,干燥时间3~6小时;
[0021](2)按照原材料配比,将抗菌剂和分散剂加入振动打粉机中进行预混,混合时间30

60min,搅拌桨转速100

400rpm;抗菌剂和分散剂都是粉料,选用振动打机可以有效将二者充分混合均匀,从而通过分散剂的协助效应,保证抗菌剂在更少的添加量下,能够分散更均匀;
[0022](3)将PC、ABS、UPE、硅烷偶联剂、LLDPE、发泡剂、润滑剂、金属粉、珠光粉、预混后的抗菌剂和分散剂、抗氧剂依次加入高混机中混合均匀;
[0023](4)将混合料通过双螺杆挤出机,以熔融共混法制备得到PC/ABS复合材料,其中加热温度为190~240℃,挤出温度为210~230℃,螺杆转速为200~400rpm,加料转速为25~35rpm。
[0024]本专利技术对后续的成型加工方法没有特别地限定,可以采用常规的成型工艺,例如注塑成型等。
[0025]本专利技术中,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树脂LLDPE树脂,为无毒、无味、无臭的乳白色颗粒,具有较高的软化温度和熔融温度,有强度大、韧性好、刚性大、耐热、耐寒性好等优点,还具有良好的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耐冲击强度、耐撕裂强度等性能,并可耐酸、碱、有机溶剂等而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医药、卫生和日常生活用品等领域。
[0026]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PE),其耐磨、耐冲击、耐腐蚀、自润滑、吸收冲击能—这五个性能是现有塑料中最好的。UPE耐磨性居塑料之冠,是普通碳钢的8倍,冲击强度是ABS的6倍,自润滑性能相当于聚四氟乙烯,而且耐腐蚀性能强,化学技术性能高,不粘性好,制品表面与其它材料不易相附,卫生无毒,耐低温,在液氮下具有延展性。
[0027]本专利技术通过分散剂对抗菌剂进行有效的预分散,在更低添加量下使PC/ABS合金材料具备优异的抗菌效果,从而保证了材料更好的力学性能。
[0028]通过超临界发泡剂应用,化学发泡剂产生的二氧化碳充当一种超临界流体。在热塑性塑料的加工温度,二氧化碳能够将UPE树脂、LLDPE、PC、ABS等任何聚合物熔体溶解,并大大减少了聚合物熔体粘度,从而起到相容剂、流动改性剂等功效。可通过结合UPE树脂的疏水性好、耐化学性、耐磨性及优良的耐候性能、LLDPE树脂的强度大、韧性好、刚性大、耐热、耐寒性好等特点来改良PC/ABS存在的缺陷,加入的金属粉、珠光粉可使P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C/ABS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计的原料:PC:40~80份;ABS:10~40份;UPE:4~20份;硅烷偶联剂:0.1~2份;LLDPE:3~12份;发泡剂:0.1~2份;润滑剂0.5~2份;金属粉:0.1~1.5份、珠光粉0.1~1.5份;抗菌剂:0.1~1份;分散剂0.1~1份;抗氧剂:0.2~0.4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ABS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计的原料:PC:50~70份;ABS:10~30份;UPE:5~15份;硅烷偶联剂:0.5~1.5份;LLDPE:4~10份;发泡剂:0.5~1份;润滑剂0.5~2份;金属粉:0.1~1份、珠光粉0.1~1份;抗菌剂:0.5~1份;分散剂0.1~0.5份;抗氧剂:0.2~0.4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ABS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为乙烯基硅氧烷或烯丙基硅氧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ABS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剂为吸热型闭孔式化学成核发泡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ABS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为镁铝滑石。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ABS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粉的粒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荣强王炼杨敏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