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闪点燃料多用户组合供气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6104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闪点燃料多用户组合供气单元,属于船舶能源利用技术领域。包括气密阀箱、燃气管路、氮气吹除系统、控制系统和负压通风保护系统;气密阀箱中设有燃气管路和与燃气管路连通的氮气吹除系统;气密阀箱上设有负压通风保护系统;控制系统分别和燃气管路、氮气吹除系统和负压通风保护系统连接;燃气管路设为多个;每个燃气管路在气密阀箱上分别设有燃气进口和燃气出口;气密阀箱中的每个燃气管路上分别设有应急切断燃气阀。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集燃气供给管路应急切断、氮气吹扫及可燃气体探测于一体的泄漏检测、阀组响应、抽风保护功能的隔离装置,有利于船舶供气系统的安全性与操作灵活性。全性与操作灵活性。全性与操作灵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闪点燃料多用户组合供气单元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闪点燃料多用户组合供气单元,属于船舶能源利用


技术介绍

[0002]为了完全满足2020年全球限硫(不得使用硫含量超过0.5%的燃料)的规定,也为了完全符合《巴黎协定》关于气候变化所提出的相关目标以及IMO关于如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规定,越来越多的船舶已使用LNG作为燃料。使用LNG作为燃料相较于传统的使用重油作为燃料,能够使船舶减少25%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99%的硫排放,减少99%的细小颗粒排放,以及减少85%的氮氧化物排放,也将在EEDI的表现上提高20%。此外IMO于2018年4月通过的航运业减排初步战略致力于到2030年,船舶每一运输单位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较2008年减少40%,到2050年减少70%。同时,到2050年总排放量较2008年减少50%,并将逐步朝着零碳目标迈进。LNG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被视作为理想的绿色过渡能源将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然而,使用LNG作为一种低闪点的燃料对于船舶的安全性设计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为此2015年6月国际海事组织海上安全委员会第95届会议审议通过了《使用气体或低闪点燃料船舶安全国际规则》(IGF规则)。它是一部基于目标和风险的规则,包括船舶设计、建造和操作过程中使用低闪点燃料的目标和功能要求。IGF规则的通过,使得国际上液化天然气(LNG)动力船舶的设计、建造和运营获得一个明确的可供遵循的规则,推动LNG动力船舶的发展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0003]如何防止燃气管道的泄漏是一个在设计阶段中就需要重点考虑的安全性问题。IGF中规定在船舶的围蔽处所等安全区域燃气管道可采用双壁管的形式,以防止燃气泄露至安全区域。同时为双壁管配置抽风机,抽离双壁管内外壁之间因意外泄漏的燃气。此外,在意外紧急停机时,应急切断阀紧急切断燃气管路,氮气系统需要对部分燃气管路进行吹扫,以确保管路中没有残余燃气,避免产生泄露的风险。控制燃气供应的应急切断阀应尽量靠近机舱用户。通常机舱以及相邻的处所均为安全区域,但如果某个区域布置了应急切断阀,那么该区域将会变更为I类危险区域,区域内的所有设备均要满足更高的要求。而且机舱内有多个燃气用户,比如主机、发电机组、锅炉等,必须为每个用户设置单独的应急切断阀以及相应的氮气吹扫系统。如果控制阀相对分散,将会对操作管理带来不便,也会带来更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如何安全使用燃气,防止燃气管道的泄漏的技术问题。
[0005]为达到解决上述问题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低闪点燃料多用户组合供气单元,燃料通过供气单元连接至机舱各燃气用户,包括气密阀箱、燃气管路、氮气吹除系统、控制系统和负压通风保护系统;气密阀箱中设有燃气管路和与燃气管路连通的氮气吹除系统;气密阀箱上设有负压通风保护系统;控制系统分别和燃气管路、氮气吹除系统和负压通风保护系统连接;所述燃气管路设为多个;每个燃气管路在气密阀箱上分
别设有燃气进口和燃气出口;气密阀箱中的每个燃气管路上分别设有应急切断燃气阀。
[0006]优选地,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氮气吹除系统的电磁阀组和电磁阀控制箱、控制应急切断燃气阀的遥控阀控制箱和控制负压通风保护系统的风机控制箱。
[0007]优选地,所述氮气吹除系统包括氮气进口、氮气吹扫阀、释放阀、泄放阀、止回阀和释放出口;气密阀箱的箱体上设有氮气进口和释放出口;氮气进口和释放出口之间依次设有氮气吹扫阀、止回阀和释放阀;止回阀和释放阀之间与燃气管路共用管路;止回阀和释放阀之间的燃气管路上设有应急切断燃气阀;氮气吹扫阀与止回阀之间设有泄放阀。
[0008]优选地,靠近所述氮气进口的管路上设有氮气压力表。
[0009]优选地,所述电磁阀组包括控制空气进口、控制空气出口和多个电磁阀;控制空气进口通过电磁阀与控制空气出口连接;控制空气出口再分别与氮气吹扫阀、泄放阀和释放阀连接;多个电磁阀与电磁阀控制箱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遥控阀控制箱与应急切断燃气阀之间设有用于开关应急切断燃气阀的液压单元。
[0011]优选地,所述负压通风保护系统包括罩壳通风出口、罩壳通风进口、防爆排气风机、排风口、进风口、气体探测装置和阀箱压力表;气密阀箱上设有罩壳通风出口和罩壳通风进口;罩壳通风进口与进风口连接,罩壳通风出口和排风口连接;罩壳通风出口和排风口之间设有防爆排气风机;气密阀箱上设有气体探测装置和阀箱压力表。
[0012]优选地,所述进风口与罩壳通风进口之间依次设有阻燃器和节流孔板。
[0013]优选地,所述防爆排气风机设有两个,防爆排气风机与排风口之间设有止回风闸;风机控制箱与防爆排气风机连接。
[0014]优选地,所述阀箱压力表上设有阀箱压力传感器,阀箱压力传感器与风机控制箱连接。
[0015]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用专用的设备替代了满足I类危险区域要求的房间,并且把多个用户的控制阀组集中管理,并整合了泄漏检测、阀组响应、抽风保护等功能,简化了人员的操作,优化了布置的空间,并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同时单元内的应急切断阀与燃气处理间的主阀设置联动,两阀之间的燃气管路可以免于自动吹扫,减少了燃气系统再启动的时间,提升了效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系统原理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阀箱的内部原理与接口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电磁阀组的内部原理与接口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正常供气的系统流程;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吹扫应急切断燃气主阀下游管路时的系统流程;
[0022]图6为本专利技术释放应急切断燃气主阀上游管路时的系统流程;
[0023]图7为本专利技术阀箱负压维持的的系统流程;
[0024]附图标记:1.阀箱;2.电磁阀组;3.防爆排气风机;4.止回风闸;5.排风口;6.进风口;7.阻燃器;8.节流孔板;9.电磁阀控制箱;10.遥控阀控制箱;11.液压单元;12.风机控制
箱;13.应急切断燃气阀;14.氮气吹扫阀;15.释放阀;16.泄放阀;17.止回阀;18.氮气压力表;19.温度传感器;20.阀箱压力表;21.阀箱压力传感器;22.气体探测装置;23.气密阀箱罩壳;24.燃气进口;25.释放出口;26.燃气出口;27.罩壳通风进口;28.氮气进口;29.罩壳通风出口;30.控制空气接口;31.电磁阀;32.压力表;33.控制空气进口;34.控制空气出口;35.空气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专利技术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0026]如图1

7所示,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低闪点燃料多用户组合供气单元,燃料通过供气单元连接至机舱各燃气用户,包括气密阀箱1、燃气管路、氮气吹除系统、控制系统和负压通风保护系统;气密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闪点燃料多用户组合供气单元,燃料通过供气单元连接至机舱各燃气用户,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密阀箱、燃气管路、氮气吹除系统、控制系统和负压通风保护系统;气密阀箱中设有燃气管路和与燃气管路连通的氮气吹除系统;气密阀箱上设有负压通风保护系统;控制系统分别和燃气管路、氮气吹除系统和负压通风保护系统连接;所述燃气管路设为多个;每个燃气管路在气密阀箱上分别设有燃气进口和燃气出口;气密阀箱中的每个燃气管路上分别设有应急切断燃气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闪点燃料多用户组合供气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氮气吹除系统的电磁阀组和电磁阀控制箱、控制应急切断燃气阀的遥控阀控制箱和控制负压通风保护系统的风机控制箱。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闪点燃料多用户组合供气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气吹除系统包括氮气进口、氮气吹扫阀、释放阀、泄放阀、止回阀和释放出口;气密阀箱的箱体上设有氮气进口和释放出口;氮气进口和释放出口之间依次设有氮气吹扫阀、止回阀和释放阀;止回阀和释放阀之间与燃气管路共用管路;止回阀和释放阀之间的燃气管路上设有应急切断燃气阀;氮气吹扫阀与止回阀之间设有泄放阀。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低闪点燃料多用户组合供气单元,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氮气进口的管路上设有氮气压力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低闪点燃料多用户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旭诚黄津津秦俊郑福都燕家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零八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