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供应链产运销协同与实时网络规划方法以及装置,属于供应链规划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制造商的产品数据和消费者的需求数据;当产品满足需求时,构建供应链网络,所述供应链网络的节点至少包括生产节点、需求节点和中转节点;在所述供应链网络中,确定所述制造商和所述消费者之间的多条最短运输路径;构建供应链网络优化模型;基于所述多条最短运输路径,求解所述供应链网络优化模型,生成所述制造商和所述消费者之间的最优车辆配送方案。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产运销协同,提高配送效率。提高配送效率。提高配送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供应链产运销协同与实时网络规划方法以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供应链规划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供应链产运销协同与实时网络规划方法以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供应链产运销协同与网络规划问题是供应链规划领域最关键的问题之一。它需要根据制造商生产情况、消费者需求情况、运输车辆与中转节点情况等各方面信息做出的全面的运输网络规划、车辆路径规划、货物运输方案等运营决策。
[0003]现有的网络规划、路径规划及运输方案大多由相关工作人员根据经验手动制订,这种方法不仅费时费工,而且所制订出的方案也存在产运销错配、货物时效不高、浪费运力等缺点,导致制造商的成本居高不下、消费者的体验差强人意。
[0004]因此,亟需一种智能供应链产运销协同与实时网络规划方法,用以提高供应链产运销的协同性与配送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供应链产运销协同与实时网络规划方法以及装置。技术方案如下: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供应链产运销协同与实时网络规划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7]接收制造商的产品数据和消费者的需求数据;
[0008]当产品满足需求时,构建供应链网络,所述供应链网络的节点至少包括生产节点、需求节点和中转节点;
[0009]在所述供应链网络中,确定所述制造商和所述消费者之间的多条最短运输路径;
[0010]构建供应链网络优化模型;
[0011]基于所述多条最短运输路径,求解所述供应链网络优化模型,生成所述制造商和所述消费者之间的最优车辆配送方案。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供应链产运销协同与实时网络规划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0013]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制造商的产品数据和消费者的需求数据;
[0014]第一构建模块,用于当产品满足需求时,构建供应链网络,所述供应链网络的节点至少包括生产节点、需求节点和中转节点;
[0015]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供应链网络中,确定所述制造商和所述消费者之间的多条最短运输路径;
[0016]第二构建模块,用于构建供应链网络优化模型;
[0017]生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多条最短运输路径,求解所述供应链网络优化模型,生成所述制造商和所述消费者之间的最优车辆配送方案。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0019]处理器;以及
[0020]存储程序的存储器,
[0021]其中,所述程序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在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智能供应链产运销协同与实时网络规划方法。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上述智能供应链产运销协同与实时网络规划方法。
[002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利用制造商的产品数据和消费者的需求数据,通过智能优化算法进行实时网络规划,进而实现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产运销协同,提高配送效率。
附图说明
[0024]在下面结合附图对于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专利技术的更多细节、特征和优点被公开,在附图中:
[0025]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智能供应链产运销协同与实时网络规划方法流程图;
[0026]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供应链网络示意图;
[0027]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运输弧示意图;
[0028]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智能供应链产运销协同与实时网络规划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0029]图5示出了能够用于实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示例性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应当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1]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执行,和/或并行执行。此外,方法实施方式可以包括附加的步骤和/或省略执行示出的步骤。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
[0032]本文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是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于”是“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术语“一些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些实施例”。其他术语的相关定义将在下文描述中给出。需要注意,本专利技术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概念仅用于对不同的装置、模块或单元进行区分,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或单元所执行的功能的顺序或者相互依存关系。
[0033]需要注意,本专利技术中提及的“一个”、“多个”的修饰是示意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非在上下文另有明确指出,否则应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
[0034]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多个装置之间所交互的消息或者信息的名称仅用于说明性
的目的,而并不是用于对这些消息或信息的范围进行限制。
[003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供应链产运销协同与实时网络规划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终端、服务器和/或其他具备处理能力的设备完成。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由上述任一设备完成,也可以由多个设备共同完成,本专利技术对此不作限定。
[0036]本实施例中以供应链产运销协同系统为例,参照图1所示的智能供应链产运销协同与实时网络规划方法流程图,对该方法进行介绍。
[0037]步骤101,接收制造商的产品数据和消费者的需求数据。
[003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供应链产运销协同系统可以至少包括制造商、消费者和提供后台支持的服务器。本实施例以服务器为执行主体进行说明。
[0039]服务器中可以存储有如下数据:
[0040](1)制造商的生产数据:制造商的地理位置、生产产品的种类、生产产品的体积、生产产品的重量、当前库存数量、生产率。
[0041](2)消费者的需求数据:消费者的地理位置、消费者订购的产品种类与数量、消费者期待的收货时间(可具体到小时)。
[0042](3)运输车辆的数据:运输车辆的地理位置、车内容积、车内载重额、行驶里程限制、不同车型的使用成本、车辆装卸货物速度、不同时间段车辆在不同道路的行驶速度。
[0043](4)中转节点的数据:中转节点的地理位置、中转节点的容量空间、中转节点装卸货物的速度、每件货物经由该中转节点所耗的运营成本。
[0044](5)其他参数:规划每个时间段的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如8:00
‑
8:30)。
[0045]基于API(Application Programm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供应链产运销协同与实时网络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制造商的产品数据和消费者的需求数据;当产品满足需求时,构建供应链网络,所述供应链网络的节点至少包括生产节点、需求节点和中转节点;在所述供应链网络中,确定所述制造商和所述消费者之间的多条最短运输路径;构建供应链网络优化模型;基于所述多条最短运输路径,求解所述供应链网络优化模型,生成所述制造商和所述消费者之间的最优车辆配送方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供应链产运销协同与实时网络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产品不满足需求时,基于所述产品数据和所述需求数据,确定待生产的产品数据;将所述待生产的产品数据下发至所述制造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供应链产运销协同与实时网络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供应链网络中,确定所述制造商和所述消费者之间的多条最短运输路径,包括:基于迪杰斯特拉算法,确定每个生产节点和需求节点之间的初始最短运输路径;确定每条初始最短运输路径的运送货物总量,并对所述运送货物总量进行排序,获得初始最短运输路径的排序表;对所述排序表循环执行如下筛选处理:获取运送货物总量最大的一条初始最短运输路径并存储;遍历当前排序表的其余初始最短运输路径,删除与所述一条初始最短运输路径完全重合的初始最短运输路径;遍历结束时,在所述当前排序表中删除所述一条初始最短运输路径;直至所述排序表为空时,将已存储的多条初始最短运输路径确定为所述制造商和所述消费者之间的多条最短运输路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供应链产运销协同与实时网络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应链网络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为最小化运输成本,所述运输成本至少包括节点启用成本、车辆启用成本和车辆油耗成本;约束条件至少包括供应链网络流量平衡约束和车辆资源限制约束。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供应链产运销协同与实时网络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多条最短运输路径,求解所述供应链网络优化模型,生成所述制造商和所述消费者之间的最优车辆配送方案,包括:将所述多条最短运输路径作为初始可行解,求解所述供应链网络优化模型,计算供应链网络最优运输路径以及每条运输路径对应的车辆组合;基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潇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外国语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