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管壳式蒸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5741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壳管式蒸发器,包括:制冷剂分配装置,用于使制冷剂分配至制冷剂分配装置下方的管束上,该制冷剂分配装置的出液口位置位于所述管束的上方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1)降低蒸发器制冷剂侧的压降;2)提高底部管束的换热性能;3)降低蒸发器内部的液体制冷剂量;4)确保更高效率的回油。4)确保更高效率的回油。4)确保更高效率的回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管壳式蒸发器


[0001]本技术属于制冷机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管壳式蒸发器。

技术介绍

[0002]当前满液式蒸发器多是液体制冷剂壳侧底部进入,气体制冷剂壳侧顶部排出,此种类型的满液式蒸发器虽换热效率较高,但是对于管束较多的满液式蒸发器,易出现底部管束静液柱压力增大的情况,易导致底部管束换热性能变差;同时此种类型的满液式蒸发器底部进液,靠压力作用把制冷剂从底部管束挤压至上部管束,管束间沸腾的气态制冷剂处于相对的压缩状态,易导致制冷剂充注量较大;另外满液式蒸发器的冷冻润滑油在整个蒸发器内较为分散,回油要求高且回油效率较低;
[0003]诸多厂家正在设计生产的带制冷剂喷淋均匀分配器的高效降膜蒸发器,或多或少存在着制冷剂分配均匀性的问题和管束排布合理性的问题,实际运行过程中易出现吸气带液或者部分管束分配不到制冷剂的情况,严重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和蒸发器高效换热性能的发挥;为应对这样的问题,诸多厂商采用半降膜式的设计,依然难以确保机组运行不同工况时制冷剂分配的均匀性,且制冷剂充注依然偏大、回油效率不高;对于加工精度高的制冷剂喷淋均匀分配器,其制造成本相对较高,同时制冷剂均匀喷淋分配时产生的压降较大,会影响节流阀的开度甚至造成开启度不够而需要更大型号的节流阀;
[0004]面对以上的问题,较好的解决途径就是不再使用制冷剂喷淋均匀分配器,而是让制冷剂通过简易的分配器装置分配到蒸发器管束一端的上部管束上,制冷剂在重力和液位高差的作用下横向由蒸发器一端流向另一端;制冷剂液体和制冷剂蒸汽从优化排布的管束间较为自由的下落和溢出,管束间制冷剂蒸汽几乎无压缩状态,可以实现蒸发器制冷剂较低的充注量;冷冻润滑油在蒸发器的一端不断的富集,使蒸发器的回油更加容易且回油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降低制冷剂充注量、换热性能良好、高效回油的新型管壳式蒸发器。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管壳式蒸发器,包括:
[0007]筒体,该筒体内具有空间;
[0008]两管板,分别设于筒体的两端;
[0009]换热管束,该换热管束设于筒体内,所述管板上设有与换热管束相配合的通孔;
[0010]支撑板件,用于对换热管束进行支撑,该支撑板件设于筒体内,其上设有供换热管束穿过的管孔和制冷剂混合冷冻油流通的缺口;
[0011]进出水室,设于筒体其中一端;
[0012]回水室,设于筒体另一端;
[0013]蒸汽通道,形成于筒体内,所述筒体内设置有沿纵向方向分布的多个蒸汽通口,多个蒸汽通口均与蒸汽通道相连通;
[0014]出气口,设于筒体上,该出气口与该蒸汽通道相连通;
[0015]制冷剂分配装置,用于使制冷剂下落至管束上,该制冷剂分配装置的出液口位置位于所述管束的上方位置。
[0016]可选的,所述制冷剂分配装置设置在换热管束其中一端的上部位置,以通过液体制冷剂在筒体内的竖向和横向流动,达到与换热管束充分换热的操作。
[0017]可选的,所述制冷剂分配装置包括分配盒和进液管,分配盒底部设有多个分配孔,分配盒的各面之间密封拼接;进液管一端穿入至分配盒内,另一端伸出至筒体外部,其中在分配盒内的部分上部设有若干个出液口,该出液口为朝上设置。
[0018]可选的,所述筒体上设有液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筒体内远离制冷剂分配装置位置的制冷剂液位高度。
[0019]可选的,所述筒体上设有回油口,用于将筒体内富集的冷冻油引流回压缩机,该回油口对应设于筒体远离制冷剂分配装置的一端上。
[0020]可选的,所述回油口设置为多个,该回油口分别对应设于支撑板件4之间及远离制冷剂分配装置的一端。
[0021]可选的,所述回油口设置为多个,多个回油口沿纵向方向分布于筒体上,且多个回油口所在位置与筒体底部之间的距离依次增大。
[0022]可选的,所述筒体内部设有分散挡板,该分散挡板与筒体内壁围成所述蒸汽通道,所述蒸汽通口形成于该分散挡板上。
[0023]可选的,所述分散挡板的截面为倒梯形结构设置,所述蒸汽通口分布于该分散挡板的两侧壁位置上,多个蒸汽通口的开口大小为由靠近制冷剂分配装置向远离制冷剂分配装置方向上依次增大设置。
[0024]可选的,制冷剂分配装置端分配孔与分散档板上的蒸汽通口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
[0025]可选的,所述换热管束的排布为竖向排布或者三角形排布。
[0026]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7]1、相比较于常规的满液式高效蒸发器底部供液、上部出气的设计,可以明显降低换热管束底部的静液柱压力,提高底部管束的换热性能。
[0028]2、采用液位高差分液和重力分液的原理,液体制冷剂在液位高差和重力协同的作用下,实现制冷剂从蒸发器筒体一端流向另一端且逐渐自由滴落到管束底部,气态制冷剂在管束间自由向上溢出,经过制冷剂自由的混合流动,蒸发器内部的液体制冷剂量可以明显降低;相比带制冷剂均匀喷淋分配器的降膜式蒸发器,制冷剂分配均匀性的影响完全可以忽略。
[0029]3、相较于带制冷剂均匀喷淋分配器的降膜式蒸发器,本专利技术操作性更为简单;不再需要较为复杂的制冷剂均匀喷淋分配器,改用较为简单易制作的制冷剂分配装置,分配器成本明显降低,蒸发器制冷剂分配器的压力降明显降低;同时相较常规的满液式蒸发器,可省去满液式蒸发器底部的制冷剂分散板,充分利用蒸发器筒体底部的空间。
[0030]4、相较于常规满液式蒸发器回油,冷冻油可富集在远离制冷剂入口端的管板侧和
支撑板件之间,冷冻润滑油更容易从蒸发器内部回到压缩机,蒸发器的回油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技术蒸发器的立体图。
[0032]图2为图1中蒸发器的剖视图。
[0033]图3为图1中蒸发器内液体制冷剂和气态制冷剂流动的示意图
[0034]图4为图1中制冷剂分配装置位于蒸发器位于中部的剖视图。
[0035]图5为图1中蒸发器的侧视图。
[0036]图6为图2中蒸发器内的制冷剂分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7为图6的分解示意图。
[0038]图8为图2中蒸发器内的分散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9为图2中蒸发器内的支撑板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0041]如图1

9所示,一种新型管壳式蒸发器,包括筒体1,该筒体1内具有空间;两管板2,分别设于筒体1的两端;换热管束3,该换热管束3设于筒体1内,所述管板2上设有与换热管束3相配合的通孔,换热管的端部通过胀接或者焊接的方式固定于管板上;支撑板件4,用于对换热管束3进行支撑,该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壳管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该筒体内具有空间;两管板,分别设于筒体的两端;换热管束,该换热管束设于筒体内,所述管板上设有与换热管束相配合的通孔;支撑板件,用于对换热管束进行支撑,该支撑板件设于筒体内,其上设有供换热管束穿过的管孔和制冷剂混合冷冻油流通的缺口;进出水室,设于筒体其中一端;回水室,设于筒体另一端;蒸汽通道,形成于筒体内,所述筒体内设置有沿纵向方向分布的多个蒸汽通口,多个蒸汽通口均与蒸汽通道相连通;出气口,设于筒体上,该出气口与该蒸汽通道相连通;制冷剂分配装置,用于使制冷剂下落至制冷剂分配装置下方的换热管束上,该制冷剂分配装置的出液口位置位于所述换热管束的上方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分配装置设置在换热管束其中一端的上部位置,以通过液体制冷剂在筒体内的竖向和横向流动,达到与换热管束进行换热的目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分配装置包括分配盒和进液管,分配盒底部设有多个分配孔,分配盒的各面之间密封拼接;进液管一端穿入至分配盒内,另一端伸出至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新成王红燕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国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