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机电设备安装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5670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机电设备安装架,包括底座、支撑移动单元和高度调节单元;底座:前侧面的中部安装有开关组,且底座的内部为中空,所述底座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安装座,所述底座下表面的左右两侧的后侧均固定有固定板;支撑移动单元:包括推板、移动柱、限位块、移动液压缸、支撑液压缸、移动板和球形万向轮,本多功能机电设备安装架,对机电设备的位置进行调整,使机电设备安装时能使机电设备上的螺丝孔位与安装座上的螺丝孔位快速的对齐,提高机电设备的安装效率,便于机电设备的安装,并且可调节安装架的高度,使机电设备在不同的使用环境能使用同一个安装架,降低财力的损耗,便于安装使用。便于安装使用。便于安装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机电设备安装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电设备安装
,具体为一种多功能机电设备安装架。

技术介绍

[0002]机电设备一般指机械、电器及电气自动化设备,在建筑中多指除土工、木工、钢筋、泥水之外的机械、管道设备的统称,它不同于五金,多指能实现一定功能的成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机电设备的需求越来越多,从交通工具到各种家用电器、计算机、打印机等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机电产品。先进的机电设备不仅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改善生产环境,完成人力无法完成的工作,而且作为国家工业基础之一,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国防实力的提高有着直接的、重要的影响,还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机电设备在使用时,为了保证其安全稳定运行会将机电设备安装在安装架上,在安装时大多通过螺栓将机电设备紧固在安装架上,在放置到安装架后需要将机电设备上的螺丝孔位与安装架上的螺丝孔位对齐,在对齐的过程中需要移动机电设备,但是机电设备都比较重,现有的安装架又不具备抬升的功能,在放置到安装架后难以移动,导致机电设备安装受阻,影响机电设备的安装效率,在正常安装时会使用外部的吊装设备来辅助安装,但是在一些狭小的空间内,吊装设备无法正常使用,这就导致机电设备的位置难以调整,导致机电设备难以安装,不便于使用,并且现有的安装架的高度是固定的,这就导致安装架的通用性差,使得机电设备在不同的位置需要不同高度的安装架,使机电设备安装需要消耗大量的财力去采购不同高度的安装架,不便于机电设备安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机电设备安装架,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底座、支撑移动单元和高度调节单元;底座:前侧面的中部安装有开关组,且底座的内部为中空,所述底座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安装座,所述底座下表面的左右两侧的后侧均固定有固定板;支撑移动单元:包括推板、移动柱、限位块、移动液压缸、支撑液压缸、移动板和球形万向轮,所述移动板下表面的四角均固定有球形万向轮,且移动板置于底座的内部,所述移动板上表面的中部与支撑液压缸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液压缸的上端与推板下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与推板对应的方形凹槽,所述移动液压缸设有两个,两个移动液压缸外侧的一端分别与底座内前后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两个移动液压缸内侧的一端分别与两个T型的限位块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两个限位块位于移动柱前侧面和右侧面中部的T型滑槽内,所述移动柱套接在支撑液压缸的外侧,两个所述支撑液压缸和支撑液压缸的输入端与开关组的输出端电连接,设置的支撑移动单元可对机电设备的位置进行调整,使机电设备安装时能使机电设备上的螺丝孔位与安装座上的螺丝孔位快速的对齐,提高机电设备的安装效率,而且在调整时不需要外部设备的辅助,使得机电设备
在较小的空间内也能快速的完成安装,便于使用;高度调节单元:包括固定杆、移动筒、蜗杆、蜗轮、连接板和螺杆,所述固定杆设有四个,四个固定杆的上端分别与底座下表面的四个角落固定连接,且四个固定杆下端的侧面分别与四个移动筒上端的内侧面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板设有两个,两个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左侧的两个移动筒和右侧的两个移动筒上端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蜗轮设有两个,两个蜗轮的上表面分别与底座下表面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两个蜗轮下表面的中部分别与两个螺杆的上端固定连接,两个螺杆的下端分别穿过两个连接板上表面中部的螺孔,所述蜗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板相对侧面的中部转动连接,且蜗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蜗轮啮合,设置的高度调节单元可调节底座和安装座的高度,使机电设备在不同的使用环境能使用同一个安装架,可降低机电设备在不同位置安装时所消耗的财力,便于机电设备安装使用。
[000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导杆,所述导杆设有四个,四个导杆的上端与推板下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且四个导杆的下端位于移动柱上表面的四个滑孔内。设置的导杆可使移动柱移动时能带动推板移动,避免移动柱移动时对支撑液压缸造成挤压。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为U型,且支撑板的上端分别与底座下表面左右两侧固定连接,且支撑板内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螺杆的下端转动连接,设置的支撑板可对螺杆的下端提供支撑,提高螺杆转动时的稳定性。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底板和橡胶垫,所述底板设有四个,四个底板上表面的中部分别与四个移动筒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四个底板的下表面均固定有橡胶垫,设置的底板可增加移动筒下表面的面积,通过橡胶垫可增加底板的摩擦力,提高安装架的稳定性。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支撑杆和万向轮,所述支撑杆设有四个,四个支撑杆的下端分别与底座下表面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且四个支撑杆的下端均安装有万向轮,设置的支撑杆和万向轮可使安装架在使用时能方便的进行移动,便于安装前调整安装架的位置。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连接杆和转动杆,所述连接杆的右端穿过左侧的固定板左侧面中部的通孔与蜗杆的左端固定连接,且连接杆中部的侧面固定有两个转动杆,设置的连接杆和转动杆可在调节底座高度时能方便的推动蜗杆转动。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推杆,所述推杆为U型,且推杆设有两个,两个推杆分别固定在底座前后侧面的中部,设置的推杆可在安装架移动时能使人们能抓握底座,便于推动底座移动。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橡胶板,所述橡胶板的下表面与推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设置的橡胶板可在推动机电设备时提供缓冲,避免推板推坏机电设备。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支撑液压缸和推板可将机电设备顶起,使机电设备脱离安装座,并通过两个移动液压缸推动移动柱、支撑液压缸、移动板和推板移动,可对机电设备的位置进行调整,使机电设备安装时能使机电设备上的螺丝孔位与安装座上的螺丝孔位快速的对齐,提高机电设备的安装效率,而且在调整时不需要外部设备的辅助,使得机电设备在较小的空间内也能快速的完成安装,便于使用,通过蜗杆带动两个蜗轮转动,使两个蜗轮带动两个螺杆转动,使两个螺杆推动连接板和移动筒向下移动,从而使底座的升
高,使得机电设备在不同的使用环境能使用同一个安装架,可降低机电设备在不同位置安装时所消耗的财力,便于机电设备安装使用,通过导杆可使移动柱移动时能带动推板移动,避免移动柱移动时对支撑液压缸造成挤压,通过支撑板可对螺杆的下端提供支撑,提高螺杆转动时的稳定性,通过底板可增加移动筒下表面的面积,通过橡胶垫可增加底板的摩擦力,提高安装架的稳定性,通过支撑杆和万向轮可使安装架在使用时能方便的进行移动,便于安装前调整安装架的位置,通过连接杆和转动杆可在调节底座高度时能方便的推动蜗杆转动,通过推杆可在安装架移动时能使人们能抓握底座,便于推动底座移动,通过橡胶板可在推动机电设备时提供缓冲,避免推板推坏机电设备。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正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机电设备安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支撑移动单元(5)和高度调节单元(6);底座(1):前侧面的中部安装有开关组(2),且底座(1)的内部为中空,所述底座(1)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安装座(3),所述底座(1)下表面的左右两侧的后侧均固定有固定板(4);支撑移动单元(5):包括推板(51)、移动柱(52)、限位块(53)、移动液压缸(54)、支撑液压缸(55)、移动板(56)和球形万向轮(57),所述移动板(56)下表面的四角均固定有球形万向轮(57),且移动板(56)置于底座(1)的内部,所述移动板(56)上表面的中部与支撑液压缸(55)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液压缸(55)的上端与推板(51)下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与推板(51)对应的方形凹槽,所述移动液压缸(54)设有两个,两个移动液压缸(54)外侧的一端分别与底座(1)内前后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两个移动液压缸(54)内侧的一端分别与两个T型的限位块(53)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两个限位块(53)位于移动柱(52)前侧面和右侧面中部的T型滑槽内,所述移动柱(52)套接在支撑液压缸(55)的外侧,两个所述支撑液压缸(54)和支撑液压缸(55)的输入端与开关组(2)的输出端电连接;高度调节单元(6):包括固定杆(61)、移动筒(62)、蜗杆(63)、蜗轮(64)、连接板(65)和螺杆(66),所述固定杆(61)设有四个,四个固定杆(61)的上端分别与底座(1)下表面的四个角落固定连接,且四个固定杆(61)下端的侧面分别与四个移动筒(62)上端的内侧面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板(65)设有两个,两个连接板(65)的两端分别与左侧的两个移动筒(62)和右侧的两个移动筒(62)上端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蜗轮(64)设有两个,两个蜗轮(64)的上表面分别与底座(1)下表面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两个蜗轮(64)下表面的中部分别与两个螺杆(66)的上端固定连接,两个螺杆(66)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站领杨冲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珩创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