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河流支流的水质提升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75334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河流支流的水质提升系统,前置塘、生态塘和表流湿地依次连通,前置塘进水口设置消能沉淀池,前置塘岸坡设置草皮护坡,草皮护坡中段设置有挺水植物种植带,挺水植物种植带铺设有种植土和挺水植物,前置塘底部铺设有防渗土工布,前置塘内设置漂浮植物种植区,前置塘末端设置滤水坝,滤水坝上层为生物滤料区,下层为黏土回填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对进入干流的支流水体进行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形成厌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河流支流的水质提升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污染治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河流支流的水质提升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水质恶化是在人为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矿质营养盐大量进入自然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下降,直观表现为水体黑臭,透明度差,常伴有大量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城镇的发展建设往往依水而建,因水而兴,而由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水质恶化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0003]目前,污染水体治理的手段按过程划分可分为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末端治理。源头预防主要是通过雨污分流、截污纳管等手段阻止污染物进入水体。过程控制则是通过在污染物汇流过程中,利用港渠、岸坡生态化改造等手段削减一部分的污染物。而末端治理是在污染物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进入水体中,采用自然或非自然手段,包括水体自净、人工湿地等工艺处理污水,最终达到水质提升的目的。
[0004]传统的污染水体控制往往采用先污染后治理的手段,而目前污染水体控制常常在项目运行之前就考虑到环境影响状况,项目运行之初就能达到环保要求,真正实现了源头预防。但是已有的城镇发展体制决定了采用单一手段解决不了水质恶化的问题,例如在一些老城区截污纳管工程开展难度大;没有足够的土地用于处理污水等,三种手段齐头并进才能从根源上改变这一现状。
[0005]在基于无法完全进行源头预防的情况下,开展过程控制与末端治理相结合的新方法是极其重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河流的水质提升系统,结合过程控制和末端强化手段,对水体进行调节,削减水体污染,提升水质。
[0007]本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8]一种基于河流支流的水质提升系统,包括前置塘,还包括生态塘和表流湿地,前置塘、生态塘和表流湿地依次连通,
[0009]前置塘进水口设置消能沉淀池,前置塘岸坡设置草皮护坡,草皮护坡中段设置有挺水植物种植带,挺水植物种植带铺设有种植土且种植有挺水植物;
[0010]前置塘底部铺设有防渗土工布;
[0011]前置塘内设置漂浮植物种植区,漂浮植物种植区内设置有由PE热熔管围成的外围,漂浮植物位于外围内,PE热熔管通过尼龙绳与沉入漂浮植物种植区水底的格宾石笼连接;
[0012]前置塘末端设置滤水坝,滤水坝上层为生物滤料区,下层为黏土回填区。
[0013]如上所述的生态塘包括生态塘深水区和生态塘浅水区;
[0014]生态塘深水区接前置塘经滤水坝净化后来水,并在生态塘深水区前段设置与水流
方向垂直的生物填料区,生物填料区内设置有松木桩以及绑扎在松木桩上的生物填料;
[0015]生物填料区沿水流方向后面设置沉水植物种植区,沉水植物种植区种植有沉水植物;
[0016]沉水植物种植区沿水流方向后面设置有生态塘浅水区,生态塘浅水区内设置挺水植物种植区,挺水植物种植区内种植有挺水植物,生态塘浅水区的末端设置跌水;
[0017]生态塘岸坡设置草皮护坡,草皮护坡中段设置有挺水植物种植带,挺水植物种植带铺设有种植土且种植有挺水植物。
[0018]如上所述的表流湿地内设置有多个湖心岛,各湖心岛沿坡脚线种植挺水植物带,挺水植物带内种植有挺水植物,表流湿地岸坡沿坡脚线向坡顶线种植挺水植物,表流湿地末端设置一处出水管涵。
[0019]如上所述的挺水植物包括芦苇以及香蒲,漂浮植物包括大薸,沉水植物包括金鱼藻以及苦草。
[0020]如上所述的前置塘的平均水位高于生态塘的平均水位,生态塘的平均水位高于表流湿地的平均水位。
[0021]如上所述的防渗土工布的规格为500g/m2。
[0022]如上所述的生物滤料区的滤料为粒径在30~50毫米的砾石,沿水流方向铺设厚度为1米。
[0023]如上所述的松木桩沿垂直于生态塘深水区前段的进水的方向间隔1米,且沿生态塘深水区前段的进水的方向间隔5米布置。
[0024]如上所述的沉水植物种植区占生态塘总面积的40%以上。
[0025]如上所述的湖心岛的坡度为1:2.5~1:5。
[0026]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及效果:
[0027](1)本技术采用多级塘+人工湿地的组合工艺,通过多次形成厌氧

兼氧

好氧微生物适宜生长环境,可以有效削减水体中的污染负荷,提升来水水质,同时实现了对周边面源径流污染的有效控制。
[0028](2)本技术综合利用生物滤料、生物填料等技术,促进对水体中污染物的吸附与降解,通过重塑场地微地形,相较于传统生态塘以及人工湿地方法,形成了多条水流路径,延长了水力停留时间,同时实现了土方内部消纳,降低了治理成本。
[0029](3)本技术通过对支流水质提升的管养维护,保证了工艺的可持续性,实现了水体生态净化,水质提升的目标。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技术的工艺框图。
[0031]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3为本技术的滤水坝断面图。
[0033]图4为本技术的重塑微地形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4]图中:H

支流常水位,H1‑
前置塘常水位,1

支流来水,2

进水管涵,3

消能沉淀池,4

前置塘,5

滤水坝,6

生态塘,601

生态塘深水区,602

生态塘浅水区,603

生物填料区,7

跌水,8

表流湿地,9

湖心岛,10

出水管涵,11

干流。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了便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本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示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6]实施例:
[0037]X河位于河南省信阳市,是淮河上游右岸一级支流,全长137.87千米,流域面积2070平方公里。目前X河已分一、二两期将主城区段X河建成了“河水清,两岸绿、水上运动娱乐、两岸游览观光”的带状公园。根据信阳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发展的需要,X河两岸发展要向下游延伸,因此X河三期开发建设拟西起平桥渠首桥(平桥枢纽),东至上天梯区珍珠大桥以东2千米处。
[0038]X河三期河段水污染主要分为点源、面源、内源污染。点源污染主要来源于X河沿河汇入的10条支流,其中以某支流、污水处理厂尾水污染负荷较大;面源污染只有农业面源污染和地表径流污染;内源污染较轻,主要来源于局部垃圾和水面少量油污。当前河段水质现状并不满足水质目标。...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河流支流的水质提升系统,包括前置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生态塘和表流湿地,前置塘、生态塘和表流湿地依次连通,前置塘进水口设置消能沉淀池,前置塘岸坡设置草皮护坡,草皮护坡中段设置有挺水植物种植带,挺水植物种植带铺设有种植土且种植有挺水植物;前置塘底部铺设有防渗土工布;前置塘内设置漂浮植物种植区,漂浮植物种植区内设置有由PE热熔管围成的外围,漂浮植物位于外围内,PE热熔管通过尼龙绳与沉入漂浮植物种植区水底的格宾石笼连接;前置塘末端设置滤水坝,滤水坝上层为生物滤料区,下层为黏土回填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河流支流的水质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态塘包括生态塘深水区和生态塘浅水区;生态塘深水区接前置塘经滤水坝净化后来水,并在生态塘深水区前段设置与水流方向垂直的生物填料区,生物填料区内设置有松木桩以及绑扎在松木桩上的生物填料;生物填料区沿水流方向后面设置沉水植物种植区,沉水植物种植区种植有沉水植物;沉水植物种植区沿水流方向后面设置有生态塘浅水区,生态塘浅水区内设置挺水植物种植区,挺水植物种植区内种植有挺水植物,生态塘浅水区的末端设置跌水;生态塘岸坡设置草皮护坡,草皮护坡中段设置有挺水植物种植带,挺水植物种植带铺设有种植土且种植有挺水植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河流支流的水质提升系统,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沛柳卓胡玲李杰刘亮余辰洋张宗伟朱全亮聂梦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工武大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