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网电缆保护管现场快速测试分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75235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配网电缆保护管现场快速测试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随机选用管材,根据现场检验管材存放环境,录入测试温度和湿度信息、样品长度及材质种类、管材壁厚及生产日期等样品基本信息;步骤二、根据管材的不同规格型号,选取不同取样数量和取样方位,将取样完成的样品放入冷却纯水中进行冷却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网电缆保护管现场快速测试分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
,尤其涉及一种配网电缆保护管现场快速测试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缆保护管,也称为电缆管、电力电缆管、水泥电缆管、电力排管、电力电缆保护管等。在国家电网物资管理监督系统目录中的分类树为:一次设备

电缆附件

电缆保护管。氯化聚氯乙烯(CPVC)电缆保护管,是以氯化聚氯乙烯(PVC

C)树脂为主要材料,通过PVC

C氯化而来的高性能树脂。改性聚丙烯(MPP)电缆保护管,是以改性聚丙烯为原料,采用特殊配方和加工工艺制造的新型塑料管道。
[0003]由于电缆保护管制造工艺相对成熟,新入网供应商数量快速增长,但部分供应商存在不按标准生产、设备不符合技术规范、存在高风险缺陷等突出问题,设备质量问题风险陡增、形势严峻。
[0004]而现阶段,电缆保护管设备质量考核仍以型式试验、抽样检查为主,缺乏针对设备本质安全全面有效、方便快捷的考核手段。且由于拟入网电缆保护管体量庞大,传统抽样检测模式不仅难以满足电力电缆及附件入网考核需求,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对电缆保护管设备质量进行全面的考核,无法对电缆保护管设备质量进行有效的管控,运行过程中线路面临故障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配网电缆保护管现场快速测试分析方法。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配网电缆保护管现场快速测试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步骤一、随机选用管材,根据现场检验管材存放环境,录入测试温度和湿度信息、样品长度及材质种类、管材壁厚及生产日期等样品基本信息;
[0009]步骤二、根据管材的不同规格型号,选取不同取样数量和取样方位,将取样完成的样品放入冷却纯水中进行冷却10

12min;
[0010]步骤三、将冷却后的样品置于测试舱中,再测试仓内加入密度测试溶液,静止12

16min,判定样品悬浮状态,不合格终止测试,合格继续测试;
[0011]步骤四、根据悬浮的样品对对应的管材通过壁厚测量仪进行厚度测量,测量后厚度与管材标准厚度进行进行判定,测量后厚度不在管材标准厚度规定范围时管材不合格,终止测试,测量后厚度在管材标准厚度规定范围时管材合格继续测试;
[0012]步骤五、测量后厚度不在管材标准厚度规定范围时,通过取样仪在管材上制取规格合适的维卡测试样品,在冷却纯水冷却5

8min;
[0013]步骤六、将冷却后的维卡测试样品装入配置的维卡软化温度测试设备中,进行封
闭软化温度测试,经过25

30min的维卡软化测试,维卡软化测试结束后管材维卡温度大于设定温度,管材合格;管材维卡温度低于设定温度管材不合格。
[0014]优选的,所述冷却纯水的温度控制12

15℃。
[0015]优选的,所述步骤三的管材为CPVC管材时密度测试溶液密度为1.60g/cm3,样品悬浮则判定合格,沉底则判定不合格。
[0016]优选的,所述步骤三的管材为MPP管材时,密度测试溶液选用Ⅰ级溶液和Ⅱ级溶液,Ⅰ级溶液密度为0.90g/cm3、Ⅱ级溶液密度达到0.94g/cm3,样品在Ⅰ级溶液密沉底,II级悬浮则判定合格,否则判定不合格。
[0017]优选的,所述壁厚测量仪选用超声壁厚测量仪。
[0018]优选的,所述维卡测试样品尺寸为9

11mm。
[0019]优选的,所述管材为CPVC管材时维卡软化温度测试设备开始升温速率20℃/min,快速升温到75℃后加热系统恒温保持震荡2min,待加热系统自动调整加热速率下调至72℃/h,继续从75℃加热至98℃,当压针压入维卡测试样品内1mm时,记录系统温度。
[0020]优选的,所述管材为CPVC管材时设定温度为93℃。
[0021]优选的,所述管材为MPP管材时维卡软化温度测试设备开始升温速率20℃/min,快速升温到130℃后加热系统恒温保持震荡2min,待加热系统自动调整加热速率下调至72℃/h,继续从130℃加热至160℃,当压针压入试样内1mm时,记录系统温度。
[0022]优选的,所述管材为MPP管材时设定温度为150℃。
[0023]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配网电缆保护管现场快速测试分析方法,有益效果在于:
[0024]本专利技术密度测试、取样设备、维卡检验设备适用条件广泛,温度适用范围为
‑5‑
40℃,可满足省内四季环境节令,在国内除东北和西北部分极寒地区,均可广泛适用;有效地对电缆保护管设备质量进行有效的管控,避免运行过程中线路面临故障风险;同时,测试时间较实验室检验取样时间大幅减少,CPVC管材测试时间约为30min,MPP管材测试时间约为40min;具体检验时长:溶液测试时间3min,取样时间0.5min,维卡测试时间25

30min,壁厚测试5min,提升了检测速度,可在仓储和施工现场有效鉴别不合格的CPVC和MPP材质电缆保护管,具有极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配网电缆保护管现场快速测试分析方法的总体测试流程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配网电缆保护管现场快速测试分析方法的密度鉴别测量方法流程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配网电缆保护管现场快速测试分析方法的壁厚测量方法流程图;
[0028]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配网电缆保护管现场快速测试分析方法的维卡软化温度现场测试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0]实施例1:
[0031]如图1

4所示,一种配网电缆保护管现场快速测试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2]步骤一、随机选用管材,根据现场检验管材存放环境,录入测试温度和湿度信息、样品长度及材质种类、管材壁厚及生产日期等样品基本信息;
[0033]步骤二、根据管材的不同规格型号,选取不同取样数量和取样方位,将取样完成的样品放入冷却纯水中进行冷却10

12min,冷却纯水的温度控制12

15℃;
[0034]步骤三、将冷却后的样品置于测试舱中,再测试仓内加入密度测试溶液,静止12

16min,判定样品悬浮状态,不合格终止测试,合格继续测试;
[0035]管材为MPP管材时,密度测试溶液选用Ⅰ级溶液和Ⅱ级溶液,Ⅰ级溶液密度为0.90g/cm3、Ⅱ级溶液密度达到0.94g/cm3,样品在Ⅰ级溶液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网电缆保护管现场快速测试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随机选用管材,根据现场检验管材存放环境,录入测试温度和湿度信息、样品长度及材质种类、管材壁厚及生产日期等样品基本信息;步骤二、根据管材的不同规格型号,选取不同取样数量和取样方位,将取样完成的样品放入冷却纯水中进行冷却10

12min;步骤三、将冷却后的样品置于测试舱中,再测试仓内加入密度测试溶液,静止12

16min,判定样品悬浮状态,不合格终止测试,合格继续测试;步骤四、根据悬浮的样品对对应的管材通过壁厚测量仪进行厚度测量,测量后厚度与管材标准厚度进行进行判定,测量后厚度不在管材标准厚度规定范围时管材不合格,终止测试,测量后厚度在管材标准厚度规定范围时管材合格继续测试;步骤五、测量后厚度不在管材标准厚度规定范围时,通过取样仪在管材上制取规格合适的维卡测试样品,在冷却纯水冷却5

8min;步骤六、将冷却后的维卡测试样品装入配置的维卡软化温度测试设备中,进行封闭软化温度测试,经过25

30min的维卡软化测试,维卡软化测试结束后管材维卡温度大于设定温度,管材合格;管材维卡温度低于设定温度管材不合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网电缆保护管现场快速测试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纯水的温度控制12

1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配网电缆保护管现场快速测试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的管材为CPVC管材时密度测试溶液密度为1.60g/cm3,样品悬浮则判定合格,沉底则判定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袁济宇喻志程陈骞胥铮邵成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盐城津能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