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蓄冷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立式蓄冷罐,包括罐体,罐体的内部两端均设有布水机构,罐体中部设有相变层,相变层包括至少两个过水格栅,各过水格栅沿罐体的高度方向间隔布置,相邻两个过水格栅之间填充相变球,相变球内部填充相变材料,进入罐体的热水经过相变层后能够变为冷水。向外供冷时,罐体底部的布水机构将罐体底部的冷水送出,当送出罐体的冷水在外部完成热交换后,会进入到罐体顶部的布水机构,从罐体顶部的布水机构中流出的热水经过相变层变成冷水,为下一次供冷做准备,这种蓄冷罐利用相变球来实现蓄冷,杜绝使用电力蓄冷,因此能够有效节省蓄冷成本,不需要在罐体上设置相关的电力设备,所以罐体的整体体积也更小。也更小。也更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蓄冷罐
[0001]本专利技术用于蓄冷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立式蓄冷罐。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常见的立式蓄冷罐通常采用电力进行蓄冷,电力蓄冷一方面蓄冷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在蓄冷罐内需要安装各种电力设备,导致立式蓄冷罐的体积臃肿,占地面积过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立式蓄冷罐,能够降低蓄冷成本,罐体体积更加简洁,减少罐体的占用面积。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立式蓄冷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内部上下两端均设有布水机构,所述罐体中部设有相变层,所述相变层包括至少两个过水格栅,各所述过水格栅沿所述罐体的高度方向间隔布置,所述过水格栅与所述罐体的内壁连接,相邻两个所述过水格栅之间填充相变球,所述相变球内部填充相变材料,进入所述罐体的热水经过所述相变层后能够变为冷水。
[0005]上述技术方案中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向外供冷时,罐体底部的布水机构将罐体底部的冷水送出,当送出罐体的冷水在外部完成热交换后会变成热水进入到罐体顶部的布水机构,从罐体顶部的布水机构中流出的热水经过相变层,流过相变球的热水会冷却成冷水,冷水会流到罐体底部,为下一次供冷做准备,这种蓄冷罐利用相变球来实现蓄冷,杜绝使用电力蓄冷,因此能够有效节省蓄冷成本,不需要在罐体上设置相关的电力设备,所以罐体更加简洁,罐体的占用面积也更小。
[0006]进一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过水格栅包括第一格栅板和第二格栅板,所述第一格栅板与所述罐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格栅板与所述第一格栅板铰接,所述第二格栅板的外周与所述罐体的内壁间隙配合。
[0007]进一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罐体的内壁设有卡槽,所述第一格栅板的外缘嵌入所述卡槽并与所述罐体固定连接。
[0008]进一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罐体的内壁设有多个支撑件,所述第一格栅板与相应的所述支撑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格栅板的外缘搭在相应的所述支撑件上。
[0009]进一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罐体内部设有凸缘,所述第一格栅板与所述凸缘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格栅板的外缘搭在所述凸缘上。
[0010]进一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罐体内部设有多个支撑加强条,所述支撑加强条的两端与所述罐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格栅板与相应的所述支撑加强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格栅板搭在相应的所述支撑加强条上。
[0011]进一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罐体上设有观察孔,所述观察孔位于相邻两个所述过水格栅之间。
[0012]进一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罐体顶部设有通气帽。
[0013]进一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罐体顶部设有人孔。
[0014]进一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布水机构包括布水器和水管,所述布水器设在所述罐体内部,所述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布水器连通,另一端伸向所述罐体外部。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过水格栅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过水格栅与支撑件以及支撑加强条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0]本专利技术中,如果有描述到方向(上、下、左、右、前及后)时,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技术特征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1]本专利技术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0022]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还可以是一体成型;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能够互相通讯;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3]参见图1、图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立式蓄冷罐,包括罐体1,罐体1的内部两端设有布水机构2,罐体1中部设有相变层,相变层包括至少两个过水格栅3,各过水格栅3沿罐体1的高度方向间隔布置,过水格栅3与罐体1的内壁连接,相邻两个过水格栅3之间填充相变球,相变球内部填充相变材料,进入罐体1的热水经过相变层后能够变为冷水。
[0024]向外供冷时,罐体1底部的布水机构2将罐体1底部的冷水送出,当送出罐体1的冷水在外部完成热交换后会变成热水进入到罐体1顶部的布水机构2,从罐体1顶部的布水机构2中流出的热水经过相变层,相变层的相变球会将热水冷却成冷水,使得流到罐体1底部的水变成冷水,为下一次供冷做准备,这种蓄冷罐利用相变球来实现蓄冷,杜绝使用电力蓄冷,因此能够有效节省蓄冷成本,不需要在罐体1上设置相关的电力设备,所以罐体1的整体体积也更小。
[0025]具体的,罐体1为圆柱形结构,过水格栅3为水平横隔在罐体1内部的格栅结构,过水格栅3的格栅孔的孔径小于相变球的球径,过水格栅3主要用于将相变球固定在罐体1内部。
[0026]参见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过水格栅3包括第一格栅板30和第二格栅板31,第一格栅板30与罐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二格栅板31与第一格栅板30铰接,第二格栅板31的外周与罐体1的内壁间隙配合,如果罐体1内部的相变球出现异常需要更换,可以直接打开第二格栅板31进行更换。
[0027]具体的,第一格栅板30和第二格栅板31均为半圆形格栅板结构,第一格栅板30的平直边和第二格栅板31的平直边相互铰接,第一格栅板30的圆弧边与罐体1的内壁焊接固定,第二格栅板31的圆弧边与罐体1的内壁间隙配合。
[0028]进一步的,罐体1的内壁设有卡槽,第一格栅板30的外缘嵌入卡槽并与罐体1固定连接,这样使得第一格栅板30与罐体1的内壁连接更加牢固。
[0029]具体的,第一格栅板30的圆弧边嵌入到罐体1内壁的卡槽中并与罐体1内壁焊接固定。
[0030]当然本申请中的过水格栅3除了是两个相互铰接的半圆形格栅板组成的之外,还可以是整体为圆形的格栅板。
[0031]在本专利技术中,罐体1内部设有两个过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蓄冷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内部上下两端均设有布水机构,所述罐体中部设有相变层,所述相变层包括至少两个过水格栅,各所述过水格栅沿所述罐体的高度方向间隔布置,所述过水格栅与所述罐体的内壁连接,相邻两个所述过水格栅之间填充相变球,所述相变球内部填充相变材料,进入所述罐体的热水经过所述相变层后能够冷却为冷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蓄冷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格栅包括第一格栅板和第二格栅板,所述第一格栅板与所述罐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格栅板与所述第一格栅板铰接,所述第二格栅板的外周与所述罐体的内壁间隙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蓄冷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内壁设有卡槽,所述第一格栅板的外缘嵌入所述卡槽并与所述罐体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蓄冷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内壁设有多个支撑件,所述第一格栅板与相应的所述支撑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格栅板的外缘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向阳,吴正南,邹胜文,沈梦圆,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泰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