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引导实验用兔下颌功能性前伸的标准化上颌矫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5211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引导实验用兔下颌功能性前伸的标准化上颌矫治器,包括上颌切牙固定座和曲面导板构成,所述曲面导板包括彼此连接或为一体的弯曲部和延长部,所述弯曲部的中轴线纵截面为双曲梯形,并且所述曲面导板的宽度呈现线性增大。该上颌矫治器通过曲面导板引导实验用兔下颌切牙功能性前伸,并且通过建立以实验用兔下颌切牙测量长度及实验所需下颌切牙的垂直打开量作为特征数据,设计并提供了不同型号的优选技术方案,从而解决同周龄实验用兔的发育差异所带来标准化实验困难,同时还具有易于安装、调整的特点。调整的特点。调整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引导实验用兔下颌功能性前伸的标准化上颌矫治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动物实验用功能性颌骨矫形
,具体涉及一种引导实验用兔下颌功能性前伸的标准化上颌矫治器。

技术介绍

[0002]安氏II类错牙合畸形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错牙合畸形,在乳牙期、替牙期和恒牙列初期的患病率分别为10.10%、25.77%和19.41%(赖文莉,赵美英,罗颂椒.继发性软骨与原发性软骨[J].口腔正畸学,1999,6(2):83

85.)。严重的错牙合畸形不仅表现为牙齿排列和牙合关系异常,通常还伴有颌骨的大小、形态及位置关系异常。据Pancherz(Delatte M,Hoff JWVD,Maltha JC,et al.Growthstimulation of mandibular condyles and femoral heads of newborn rats by IGF

I[J]. Arch Oral Biol,2004,49(3):165

175.)的统计,46%

76%的安氏II类错牙合畸形为骨性错牙合。Moyers(Delatte M,Von den Hoff JW,van Rheden RE,et al.Primaryand secondary cartilages of the neonatal rat:the femoral head and the mandibularcondyle[J].Eur J Oral Sci,2004,112(2):156

162.)认为骨性II类错牙合畸形中有一半以上是由于下颌骨发育不足所致。下颌后缩不仅影响患者的颜面美观、咀嚼功能和颞下颌关节的健康,甚至还可能诱发心理疾病,给社会带来严重的影响。
[0003]当前在口腔正畸医学领域中,多采用功能性矫治器对上述骨性II类错牙合畸形的青少年患者进行早期矫正,以期刺激其颌骨生长,协调上下颌骨性关系。但是,在半个多世纪以来,学者对骨性II类错牙合病理进行了很多临床和实验研究。迄今为止对功能性矫治器是否能促进下颌骨发生适应性生长改建、作用方式、作用机理尚无统一的认识,在某些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分歧和争议。一些学者认为功能矫形治疗对颌骨仅产生短期的矫形效果,但颌骨受基因控制,生长总量是遗传决定的,功能矫形短期内可以加速颌骨的生长量,但生长总量不变。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当病例选择恰当时用功能性治器时确有较好的疗效,有利于改善上下颌骨Ⅱ类矢状关系不调。
[0004]目前国内外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在动物实验方面,除采用实验用大鼠外,也有选择对实验用兔进行下颌前导进行实验,从而为下颌发育不足的II类骨性畸形的早期矫形治疗提供实验依据。而引导实验用兔下颌功能性前伸的矫治器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实验器具,通常都是由研究者自行制备、使用。
[0005]例如,詹静等(詹静,冯剑颖,谷志远,等.兔下颌持续前导后髁突软骨中核心结合因子α1的表达及意义[J].上海口腔医学,2006(02):157

160.)自制了上颌固定功能矫治器。功能矫治器主要由斜面导板和固位装置组成,固位装置位于上颌切牙,塑料斜面导板与上颌平民成20
°
~25
°
角,并用正畸粘结剂固定于上颌切牙。矫治器每天24h戴用,兔闭口时斜面导板引导下颌前导,产生等量而连续的下颌前导及髁突移位。
[0006]很明显看出,目前对于引导实验用兔下颌功能性前伸的矫治器在方式方法上不存在统一的标准,但同时因下颌前导实验所选用的实验用兔通常为7~9周龄左右,体型、体重
皆存在偏差较大的现象(例如上述文章中的8周龄日本大耳白兔 60只,体重在1~1.5kg范围内分布),最直观的影响就是实验用兔的上下颌切牙的尺寸,以及口角宽度等具体情况不一,因此其佩戴的功能矫治器难以做到统一量化的标准,需要进行细致的微调以适应实验用兔的个体差异。
[0007]此外,上述现有文献中的方法,无法在较大数量实验用动物对照实验中,做到实验组的下颌前导效果一致,该方面与实验用大鼠的下颌前导矫正相同,只有在精确量化了兔下颌切牙的前伸距离、垂直打开高度等进一步的精准数据,才更有利于通过动物实验为下颌发育不足的II类骨性畸形的早期矫形治疗提供实验依据。上述文献中,仅针对功能矫治器的斜面导板的倾斜角进行了微调,显然是无法满足发育情况明显不一的实验用兔在下颌前导矫治上精准量化的一致性。
[0008]在进一步研究后,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通过长期经验总结发现,若采用上述文献中根据其功能矫治器的图示一致的上颌全包覆式功能矫治器,虽然避免了佩戴后自行脱落的风险,但是,实验用兔在安装后几日内出现了进食量明显下降等情绪不佳现象,由于实验用兔正处于发育期,其在对照实验中会与对照组的实验用兔产生较为明显的发育差异,增大了个体差异对于实验带来的影响。同时该固定方式也不易于进行矫治器的调整,并且粘接时需要完全手动地对粘接后矫治器的倾斜角度进行自主调整,因此需要高度凭借研究人员大量安装所累积的经验总结,同时在调整失败时或需要更换矫治器时也更不易于取下操作。
[0009]因此,在引导实验用兔下颌功能性前伸的实验中,若有一种具备标准化,且易于安装的矫治器,能够更为方便的开展相关实验,为II类骨性畸形的早期矫形治疗提供实验依据做出贡献,将极大的有益于安氏II类错牙合畸形的研究与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引导实验用兔下颌功能性前伸的标准化上颌矫治器,该上颌矫治器通过曲面导板引导实验用兔下颌切牙功能性前伸,并且通过建立以实验用兔下颌切牙测量长度及实验所需下颌切牙的垂直打开量作为特征数据,设计并提供了不同型号的优选技术方案,从而解决同周龄实验用兔的发育差异所带来标准化实验困难,同时还具有易于安装、调整的特点。
[001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采用由以下技术措施构成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12]一种引导实验用兔下颌功能性前伸的标准化上颌矫治器,包括上颌切牙固定座和曲面导板构成,所述上颌切牙固定座和曲面导板彼此固定连接或为一体;
[0013]所述上颌切牙固定座为柱形体,高为2~3mm,远离曲面导板一端上设有上颌切牙固定槽,所述上颌切牙固定槽穿过上颌切牙固定座并且深入曲面导板内部,槽深h1为5~6.5mm,且槽口尺寸为(5~6)
×
(8~9)mm;
[0014]所述曲面导板包括彼此连接或为一体的弯曲部和延长部,所述弯曲部与上颌切牙固定座彼此固定连接或为一体,所述弯曲部的中轴线纵截面为双曲梯形,其中,截面双曲梯形的内曲面R1弧度为π/18~π/3.6rad,外曲面R2弧度为π/12~π/4.5rad,截面双曲梯形与上颌切牙固定座连接处的下底b1长为5~6mm,与上颌切牙固定座最远端处上底b2长为2.0~3.0mm,且下底b1与上底b2的角度β为30
°
~90
°
,弯曲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导实验用兔下颌功能性前伸的标准化上颌矫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颌切牙固定座和曲面导板构成,所述上颌切牙固定座和曲面导板彼此固定连接或为一体;所述上颌切牙固定座为柱形体,高为2~3mm,远离曲面导板一端上设有上颌切牙固定槽,所述上颌切牙固定槽穿过上颌切牙固定座并且深入曲面导板内部,槽深h1为5~6.5mm,且槽口尺寸为(5~6)
×
(8~9)mm;所述曲面导板包括彼此连接或为一体的弯曲部和延长部,所述弯曲部与上颌切牙固定座彼此固定连接或为一体,所述弯曲部的中轴线纵截面为双曲梯形,其中,截面双曲梯形的内曲面R1弧度为π/18~π/3.6rad,外曲面R2弧度为π/12~π/4.5rad,截面双曲梯形与上颌切牙固定座连接处的下底b1长为5~6mm,与上颌切牙固定座最远端处上底b2长为2.0~3.0mm,且下底b1与上底b2的角度β为30
°
~90
°
,弯曲部的中轴线长度为4~8mm;所述延长部为沿弯曲部远离上颌切牙固定座一端延长所构成,中轴线长度为4.0~8.0mm;所述曲面导板的宽度呈现线性增大,在与上颌切牙固定座连接位置处的宽度与上颌切牙固定座近似或一致,随远离上颌切牙固定座呈线性增大,最远端处宽度为23~33mm,连接位置处宽度为10~11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标准化上颌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颌切牙固定座在弯曲导板的两个弯曲面方向上的外径随远离连接位置处呈线性增大,最远端处即槽口处外径增大(b3

b1)0.4~0.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标准化上颌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颌切牙固定槽的槽底处设有上颌切牙尖端固位槽,所述上颌切牙尖端固位槽的形状与实验用兔上颌切牙切端近似或一致,呈现“切嵴”状,且所述上颌切牙尖端固位槽的中轴线弧度与外曲面R2近似或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标准化上颌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颌切牙固定槽的内槽面上设有凸起型构造,所述凸起型构造为三角牙型,或为波浪状牙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标准化上颌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颌切牙固定座侧面上设有与上颌切牙固定槽内连通的排溢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标准化上颌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颌切牙固定槽深入曲面导板内部的槽体部分,随曲面导板弯曲部的弯曲构造进行弯曲;上颌切牙固定槽穿过上颌切牙固定座的槽体部分,也同样随上颌切牙固定座的外径变化接近或保持一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标准化上颌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颌切牙固定座为柱形体,具体为圆柱形体或方形柱体,其柱形体倾斜角配合弯曲部的曲面构造朝向弯曲部的内曲面一端倾斜。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标准化上颌矫治器,其特征在于:当实验用兔的下颌切牙长度≤5mm,下颌切牙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沛棋薛超然白丁韩向龙田野舒睿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