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握力球防拔管约束手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5020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握力球防拔管约束手套,包括硬质垫板、手套主体、通风装置;硬质垫板中央开设一个第一圆形通孔;硬质垫板上表面中央设有一个硬质支撑壳,支撑壳罩住第一圆形通孔;支撑壳为弧形曲面,患者手掌以及手指可以覆盖在其表面,呈现半握持状态;支撑壳表面布满通气孔,支撑壳外表面固定有具有弹性、柔软且多孔的弹性层;弹性层上设有将患者手指限制在弹性层上的手指套;手套主体为无指手套,包括手掌部和手腕部,手掌部包裹住支撑壳,形成一个手掌容纳空间;通过将患者的手掌约束在硬质垫板上的支撑壳上实现防止拔管的目的,通过通风装置向支撑壳内通气或通风对被约束的手掌进行吹拂,使得手部皮肤保持清爽舒适。使得手部皮肤保持清爽舒适。使得手部皮肤保持清爽舒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握力球防拔管约束手套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护理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握力球防拔管约束手套。

技术介绍

[0002]现在国内及国外都已普及应用各种深静脉置管,及各种引流导管,而各种管道的意外拔管率一直居高不下。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常有麻醉不醒,神志不清,昏迷等意识障碍的患者因躁动或激动而发生拔管,抓伤等意外情况,从而影响各种检查、治疗和护理,严重者还可能导致生命危险,因而有必要对此患者进行手部和上肢的约束。但在临床上应用的多种医用约束带只能将患者的手腕固定在床边,并没有对其手指进行约束,常有患者抬起身体,将头部靠近管道的部位或弯到手边,再将各种输液管道拔掉而造成医疗事故,而用普通手套或者无指手套对手部进行约束时不能完全限制手指的活动空间,依然存在抓伤自己及他人,自行解除约束的危险。
[0003]中国专利CN212089901U公开了一种预防烦躁患者拔管的医用约束手套,手套掌心面和指心面缝合在空心球上,该装置能将患者的手部约束,控制其手指的活动,使其整个手部都无法乱动,防止患者手指实现捏、夹、握等动作,从而避免自行拔管。类似的技术还有中国专利CN209004382U。上述约束手套的主要原理就是通过在患者手里握持一个柔软的弹性握力球来控制患者手指活动,使其无法做出捏、夹、握等动作。但是手长时间接触握力球会出汗,尤其是夏季炎热天气,为此,如何保证良好通风,使得接触握力球的手部皮肤保持清爽舒适是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握力球防拔管约束手套,实现防止拔管的目的,同时进行通风,使得手部皮肤保持清爽舒适。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握力球防拔管约束手套,包括硬质垫板、手套主体、通风装置;所述硬质垫板采用硬质材料制成,硬质垫板中央开设一个第一圆形通孔;硬质垫板上表面中央设有一个硬质支撑壳,支撑壳罩住第一圆形通孔;支撑壳为弧形曲面,患者手掌以及手指可以覆盖在其表面,呈现半握持状态;支撑壳表面布满通气孔,通气孔连通支撑壳内、外环境;支撑壳外表面固定有具有弹性、柔软且多孔的弹性层,弹性层上的多孔结构连同支撑壳上的通气孔用于气体流通;弹性层上设有将患者手指限制在弹性层上的手指套;所述手套主体为无指手套,采用透气布料制成,包括手掌部和手腕部,手掌部下部开设有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第一开口,第一开口边缘固定在硬质垫板上表面,手掌部包裹住支撑壳,形成一个手掌容纳空间;手腕部和手掌部内部连通,一侧为手掌进入口;手掌部上、沿着第一开口边缘开设一条拉链口,拉链口一直延伸至手腕部,拉链口上安装拉链;所述通风装置用于向支撑壳内通气或通风对被约束的手掌进行吹拂。
[0006]优选的,所述通风装置为外置形式,首先,支撑壳内第一圆形通孔处安装一个盖板,盖板封住第一圆形通孔,盖板中央安装有一个管状的气管接头,气管接头的进气端延伸
至硬质垫板侧面,或者延伸至硬质垫板上表面、手套主体外侧,气管接头的出气端位于支撑壳内部;用一根输气管一端连接在气管接头的进气端上,另一端连接在气泵上。
[0007]优选的,所述通风装置还可以是内置形式,首先支撑壳上第一圆形通孔为螺纹孔,第一圆形通孔内、螺纹连接有一个圆形的螺纹板将第一圆形通孔封住,螺纹板上表面安装有小型风扇,螺纹板上开设进气通孔。
[0008]优选的,所述硬质垫板为圆形或椭圆形板,采用硬质塑料板或硬质橡胶板,厚度为1cm

2cm。
[0009]进一步,所述硬质垫板上表面固定柔软材质制成的舒适层,舒适层采用柔软的海绵层外包布料层,舒适层粘接在硬质垫板上。
[0010]优选的,所述支撑壳形状为鼠标形状、或半个球型、或半个椭球形。
[0011]优选的,所述弹性层厚度为1cm

3cm;弹性层采用硅胶,支撑壳上的通气孔同样贯穿弹性层;或者所述弹性层是布满孔洞的高弹海绵外包布料。
[0012]优选的,所述手指套为固定在弹性层上形成的套环结构,手指套采用条形布料或松紧带制成。
[0013]进一步,手腕部外表面一圈还设有锁紧带以及一根捆扎带;其中,锁紧带用于患者手伸入手套后将手腕部箍紧在患者手腕或手臂上,避免患者将手抽出;捆扎带用于将整个手套拴在医疗床上的护栏上,其一端缝合固定在手腕部上,另一端为自由端。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约束手套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将患者的手掌约束在硬质垫板上的支撑壳上实现防止拔管的目的,通过通风装置向支撑壳内通气或通风对被约束的手掌进行吹拂,使得手部皮肤保持清爽舒适。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约束手套的俯视展示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约束手套剖开手套主体后内部结构展示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约束手套剖开支撑壳后内部结构展示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通风装置为外置结构的展示图。
[0019]图中:硬质垫板1,舒适层2,第一圆形通孔3,支撑壳4,通气孔5,弹性层6,手指套7,手套主体8,手掌部9,第一开口10,拉链口11,手腕部12,锁紧带13,捆扎带14,盖板15,气管接头16,输气管17,螺纹板18,进气通孔19,风扇20,温度传感器21。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以下所述,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
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3]实施例
[0024]一种握力球防拔管约束手套,包括硬质垫板1、手套主体8、通风装置。
[0025]请参照图1至图3,所述硬质垫板1为圆形或椭圆形板,例如采用硬质塑料板或硬质橡胶板,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握力球防拔管约束手套,包括硬质垫板、手套主体、通风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硬质垫板采用硬质材料制成,硬质垫板中央开设一个第一圆形通孔;硬质垫板上表面中央设有一个硬质支撑壳,支撑壳罩住第一圆形通孔;支撑壳为弧形曲面,患者手掌以及手指可以覆盖在其表面,呈现半握持状态;支撑壳表面布满通气孔,通气孔连通支撑壳内、外环境;支撑壳外表面固定有具有弹性、柔软且多孔的弹性层,弹性层上的多孔结构连同支撑壳上的通气孔用于气体流通;弹性层上设有将患者手指限制在弹性层上的手指套;所述手套主体为无指手套,采用透气布料制成,包括手掌部和手腕部,手掌部下部开设有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第一开口,第一开口边缘固定在硬质垫板上表面,手掌部包裹住支撑壳,形成一个手掌容纳空间;手腕部和手掌部内部连通,一侧为手掌进入口;手掌部上、沿着第一开口边缘开设一条拉链口,拉链口一直延伸至手腕部,拉链口上安装拉链;所述通风装置用于向支撑壳内通气或通风对被约束的手掌进行吹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握力球防拔管约束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装置外置,首先,支撑壳内第一圆形通孔处安装一个盖板,盖板封住第一圆形通孔,盖板中央安装有一个管状的气管接头,气管接头的进气端延伸至硬质垫板侧面,或者延伸至硬质垫板上表面、手套主体外侧,气管接头的出气端位于支撑壳内部;用一根输气管一端连接在气管接头的进气端上,另一端连接在气泵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握力球防拔管约束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装置内置,首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丽琴贾晓东徐敏刘国亭闫俊萍曹宇环庞诗瑶康赛赛云玉芬杨红艳庞思阳王沛马慧贾志东刘芳庞毅杨红燕
申请(专利权)人:包头市第三医院包头市传染病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